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渝  拼音:bù yú
不变。《文选。祢衡。鹦鹉赋》:「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漢語大詞典》:之死不渝
同“ 之死靡它 ”。 宋 苏辙 《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國語辭典》:忠贞不渝(忠貞不渝)  拼音:zhōng zhēn bù yú
忠诚坚贞,永不改变。如:「革命先烈对国家忠贞不渝的志节,值得我们学习。」
《國語辭典》:终始不渝(終始不渝)  拼音:zhōng shǐ bù yú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指意志坚定。《旧唐书。卷八九。姚璹传》:「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也作「始终不易」、「始终不渝」。
分類:自始至终
《国语辞典》:恒久不渝(恒久不渝)  拼音:héng jiǔ bù yú
永远不改变。如:「世间所有的情爱都有可能会改变,只有亲情是恒久不渝的。」
分类:永远不改
《国语辞典》:言之不渝  拼音:yán zhī bù yú
所说的话绝不改变。晋。陆机〈遂志赋〉:「任穷达以逝止,亦进仕而退耕;庶斯言之不渝,抱耿介以成名。」
《国语辞典》:信守不渝  拼音:xìn shǒu bù yú
坚守不变。如:「国际盟约,双方都应信守不渝。」
分类:坚守
《漢語大詞典》:矢志不渝
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语出晋书·谢安传:“ 安 虽受朝寄,然 东山 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七章:“她爱的是 四敏 !矢志不渝的爱着!”《花城》1981年第6期:“我总觉得,一个人对于自己选择的爱情,应当是矢志不渝的。”亦作“ 矢志不摇 ”、“ 矢志不移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 仲 叔 尚廉 利其嫁,屡劝驾,而 邵氏 矢志不摇。” 冯雪峰 《论〈保卫延安〉》:“他是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矢志不移地为人民服务。”
《國語辭典》:始终不渝(始終不渝)  拼音:shǐ zhōng bù yú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指意志坚定。《晋书。卷七七。陆晔传》:「恪劝贞固,始终不渝。」《明史。卷一七七。年富传》:「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王翱同称名臣。」也作「终始不渝」、「始终不易」。
分類:自始至终
《國語辭典》:生死不渝  拼音:shēng sǐ bù yú
不论是活著或死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心志坚贞不移。如:「这生死不渝的感情支持他俩共同度过生命里许多难关。」
分類:至死
《漢語大詞典》:誓死不渝
立誓至死不变。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陈力之志,誓死不渝。”
分類:立誓至死
《漢語大詞典》:坚贞不渝(堅貞不渝)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徐迟 《牡丹》六:“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唐弢 《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这样坚贞不渝地谨守着自己的诺言,这样忠心耿耿、废寝忘食地为党为人民工作过来、斗争过来的。”
《國語辭典》:金石不渝  拼音:jīn shí bù yú
形容坚如金石而不可改变。宋。欧阳修〈除许怀德制〉:「荷宠灵之优渥,挺金石不渝之操。」
《漢語大詞典》:没世不渝
终身不变。 郭沫若 《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一直到 鲁迅 的病殁, 蔡元培 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的。”
分類: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