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流  拼音:bù liú
1.不流动。《文选。张衡。思玄赋》:「行积冰之硙硙兮,清泉冱而不流。」《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回塘寂其已暮兮,东川澹而不流。」
2.不流布、不流传。《文选。曹囧。六代论》:「仁心不加于亲戚,惠泽不流于枝叶。」
3.不陷入。如:「这款式别致优雅,不流于俗。」
《國語辭典》:过时(過時)  拼音:guò shí
1.过气的时尚,陈旧而不合时宜。如:「他穿了一套过时的西装。」
2.过了时间。如:「速食店为确保品质,食物过时即行丢弃。」《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一》:「诸郡县灾伤,过时而不申,或申不以实,及按治官不以时检踏,皆罪之。」
《漢語大詞典》:不兴(不興)
不喜欢。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郑玄 注:“兴之言喜也。”
《國語辭典》:潢污(潢汙)  拼音:huáng wū
低洼积水的地方。《国语。周语下》:「绝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其竭也无日矣。」
《漢語大詞典》:语难(語難)
谓因愤激而出语艰涩,说话不流利。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説之。” 陆德明 释文:“语难,如字。艰难也;勇士愤气积於心胷,言不流利也。”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环寇之师,殆且十万,瞋目语难,自以为武人,不肯循法度。頡頏作气势,窃爵位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属也。” 宋 刘敞 《与吴九论武学书》:“夫縵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按剑而疾视者,此所谓勇力之人也。”
《漢語大詞典》:渊渟(淵渟)
(1).潭水积聚不流貌。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中可数十步,两溪合为一以投大壑,渊渟凝湛,散为溪滩。”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又如飞瀑布巖,一泻千尺,无渊渟沉冥之致。”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潭既受水,渊渟滉漾,其深不测。”
(2).深静。魏书·宗钦传:“肃志琴书,恬心初素,潜思渊渟,秀藻云布。”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恭惟某官英姿山立,大度渊渟。” 清 刘大櫆 《姚南青五十寿序》:“於古圣贤之经传,诸史百子,探涉奥突,渊渟穿贯。”
《漢語大詞典》:澄水
清澈而不流动的水。《淮南子·说山训》:“人莫鑑於沫雨,而鑑於澄水者,以其休止不荡也。” 唐 陈子昂 《薛大夫山亭宴序》:“披翠微而列坐,左对青山;俯磐石而开襟,右临澄水。”云笈七籤卷四:“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澄水者,以其清且浄也。”
《國語辭典》:苦涩(苦澀)  拼音:kǔ sè
1.又苦又涩的味道。
2.形容内心很痛苦。如:「他脸上尽是苦涩的表情。」
《国语辞典》:不畅(不畅)  拼音:bù chàng
不顺畅、不流通。如:「文气不畅」、「血路不畅」、「销路不畅」。
《國語辭典》:死水  拼音:sǐ shuǐ
停聚而不流通的水。如:「静若死水。」
《漢語大詞典》:语涩(語澀)
说话艰难,不流利。太平广记卷一八○引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苗缵:“ 苗粲 子 纘 应擧,而 粲 以中风语涩,而心绪至切。”
《國語辭典》:生涩(生澀)  拼音:shēng sè
1.形容果实未熟时,辛麻苦涩的味道。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今唐邓间多大柿,其初生涩,坚实如石。」
2.形容不流畅、不润滑、不圆熟。如:「文辞生涩」。宋。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二首之一:「玉笛悲凉吹易散,冰纨生涩画难亲。」元。鲁贞〈题赵章泉诗后〉:「用字生涩,鍊句强硬。」
3.钝锈不利。元。郝经 冤鐍叹诗:「铁簧生涩深金苔,沴气缠结埋阴霾。」
《国语辞典》:沉滞(沉滞)  拼音:chén zhì
1.积闷而不流畅。《国语。周语下》:「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筋骨沉滞,血脉壅塞。」
2.滞留。《后汉书。卷四五。袁张韩周列传。袁安》:「久议沉滞,各有所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九。滦阳续录一》:「身是幽魂,沉滞于此,不闻书声者,百馀年矣。」
3.隐退。《楚辞。宋玉。九辩》:「愿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4.形容不景气、不热络。如:「近日利空消息频传,股市交易因而沉滞。」
《漢語大詞典》:寒涩(寒澀)
(1).形容寒气凝聚。谓严寒。 宋 孔平仲 《二十二日大风发长芦》诗:“云气作冥晦,气候变寒涩。”
(2).形容诗文艰涩不流畅。 宋 吴坰 五总志:“ 蜀 僧 鸞 鄙, 贾岛 寒涩。”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三:“观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於寒涩。”
(3).犹寒酸。贫困,困窘。 清 薛雪 一瓢诗话:“寒涩人诗必枯瘠,丰腴人诗必华赡。”
《漢語大詞典》:静流
犹死水。不流动的水。 唐 孟郊 《长安羁旅行》:“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