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容(無容)  拼音:wú róng
1.仪容不加修饰。《孝经。丧亲章》:「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人去笄侧席而坐,安心无容,三月不扫。」
2.不能、不允许。《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上》:「行路之人,尚不应尔,今日乃可一门同尽,无容奉敕。」《隋书。卷六五。赵才传》:「自以荷恩深重,无容坐看成败。」
《國語辭典》:朴野  拼音:pú yě
质朴不谙礼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林断事看那井庆是个朴野之人,不像恶人。」
《國語辭典》:朴野(樸野)  拼音:pú yě
质朴而不懂礼节。《管子。小匡》:「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也作「朴鄙」。
《國語辭典》:野蛮(野蠻)  拼音:yě mán
1.未开化的。如:「野蛮民族」。
2.蛮横而不讲理。《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你近来如何越弄越顽固,越学越野蛮了?」
《漢語大詞典》:朴辞(朴辭)
质朴而不文饰之辞。 罗惇曧 《文学源流》:“若夫金人垂铭,丹书著戒,词非甚质,恐未足徵。惟道言错见群籍,乃有朴辞,意者简直易传,或未尽依托。”
《漢語大詞典》:文背
不文雅,粗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 荆公 有一家但取一二首,而不可读者。如 曹唐 二首,其一云:‘年少风流好丈夫,大家望拜 汉 金吾……’此不足以书屏幛,可以与閭巷小人文背之词。”
《漢語大詞典》:俚鄙
粗俗,不文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所谈笑概俚鄙不堪,多有醉后忿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名媛诗:“又向来坊间有《明诗归》,更俚鄙可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诗难其雅也,有学问而后雅,否则俚鄙率意矣。”
《漢語大詞典》:俚野
粗鄙,不文雅。 宋 张师正 括异志·率子廉:“其应答之言虽甚俚野,而气貌自若。” 宋 文天祥 《衡州上元记》:“州民为百戏之舞,击鼓吹笛,斓斑而前,或蒙倛焉,极其俚野以为乐。”
《漢語大詞典》:污言秽语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例如:“语言美”的宣传日益深入人心,以讲文明礼貌语言为荣、以说污言秽语为耻的社会风气开始形成。
《國語辭典》:不登大雅之堂  拼音: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大雅之堂,风雅人物聚会的厅堂,借指高雅的境界。「不登大雅之堂」指文艺作品粗俗低劣,不能获得高雅文士的欣赏。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一一九:「晚唐人诗……求新在此,不登大雅之堂正在此。」《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种小说,初名金玉缘。」后泛指一切粗俗、不入流的事物。如:「此人鲁莽粗鄙,不登大雅之堂。」
《國語辭典》:粗话(粗話)  拼音:cū huà
1.粗俗的言语。《红楼梦》第四二回:「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
2.脏话,秽亵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