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可思议(不可思議)  拼音:bù kě sī yì
1.在直观中才能證悟的真理或境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种种台榭,不可思议,皆于岸上,次第行列。」
2.无法想像,难以理解。含有神秘奥妙,出乎常情之意。《老残游记》第三回:「此人名震一时,恐将来果报也在不可思议之列!」
《漢語大詞典》:神通力
神奇不可思议的力量。《法华经·如来寿量品》:“﹝偈言﹞我常住於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得六神通力,具四无碍智。” 巴金 《〈神·鬼·人〉·神》:“关于神通力的话是一定可靠的。”参见“ 神通 ”。
《國語辭典》:神通  拼音:shén tōng
1.高明的本领或手段。《西游记》第八回:「问他来历,他言有神通,会变化,又驾觔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
2.佛教中指能清楚明白直接看见,知道一切远时、远地各种情况的一种神秘智力。《央掘魔罗经》卷二:「常行自他利,愿速安众生,如是修方便,疾获上神通。」
3.心领神会。《亢仓子。用道》:「静则神通,穷则意通。」
《漢語大詞典》:秘密藏(祕密藏)
(1).佛教语。谓奥秘而不可思议的境界。《大涅槃经·纯陀品》:“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我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祕密藏中。”
(2).引申指奥秘之处。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水清石见君所知,此是吾家祕密藏。”
《漢語大詞典》:向上一路
佛教禅宗谓不可思议的彻悟境界。《碧岩录》卷二:“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如影。”亦泛指高超的境界。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八家中,唯 欧阳永叔 无此三病,而无能学之者。要之,更有向上一路在。”
《国语辞典》:超能力  拼音:chāo néng lì
超出人类体能的限制,令人不可思议的能力。
五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参见:不可思议)附录。
五种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三十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谓众生多少,业果报,坐禅人力,诸龙力,诸佛力。于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净土论注下曰:「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
【佛学常见辞汇】
不可以心思之亦不可以言议之的意思。
【俗语佛源】
大智度论》指出:「不可思议」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五灯会元》卷十六载,光孝禅师临终时只说了「不可思议」四个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认为,「佛力」是最「不可思议」的。各部经对「不可思议」的具体内容有不同说法。例如:《仁王经》说三种「不可思议」:「佛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说四种「不可思议」,增加了一个「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词还用于佛、法、僧三宝。如:阿弥陀佛又称「不可思议光如来」,《维摩诘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唐代灵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议」,系善无畏的弟子,曾注《大日经·法供养品》,人称《不思议疏》。后用「不可思议」谓事物之难以理解,不可想象。如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那时的人在自然势力的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著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李明权)
四种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与不可思议解脱经同。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三十三曰:「佛为诸大菩萨说不可思议经,舍利弗目莲在左右而不得闻,以不种闻大乘行法因缘故。」
不可思议尊
【佛学大辞典】
(佛名)阿弥陀如来之德号也。赞阿弥陀佛偈曰:「稽首不可思议尊。」(参见:不可思议光如来)
不可思议解脱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维摩经之异名。以此经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经首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又】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三十三曰:「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广说。」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探玄记一曰:「良为此经所说之法皆一摄一切,无不悉是不思议解脱,故以为名。」华严经大疏钞三曰:「四从法彰名,如智论释嘱累品名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
不可思议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阿弥陀如来之德号也。取无量寿经十二光佛中难思无称之二种,而立不可思议光佛之名。鸾师之赞弥陀偈曰:「南无不可思议光,一心归命稽首礼。」是立名之初也。宝积经如来会上所列十四光中虽有不可思议之名,但此为唐代之译,则赞弥陀偈以后之事也。教行信證五曰:「谨按真佛土者,佛者则不可思议光如来,土者亦是无量光明土也。」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脱者三昧之异名也,三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于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系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性如故。」注一云:「什曰:解脱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无碍,故名解脱。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议。」
四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之事,非小乘所能知。一世界不可思议,二众生不可思议,三龙不可思议,四佛土境界不可思议。见增一阿含经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