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正  拼音:zhōng zhèng
1.不偏不倚。《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宋。叶适答少詹书〉:「轻鄙中正平易之论,而多为惊世骇俗绝高之语。」
2.正直。《管子。五辅》:「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东观汉记。卷一五。申屠刚传》:「性刚直中正,志节抗厉,常慕史䲡汲黯之为人。」
3.纯正。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4.职官名。秦末陈胜自立为楚王时所置,主掌纠察群臣的过失。《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5.三国魏开始立中正以区别人物出身的贵贱。参见「九品中正」条。《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语林。卷二。文学》:「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
《國語辭典》:执中(執中)  拼音:zhí zhōng
语本《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守中正之道,无过与不及。
《国语辞典》:一碗水往平处端(一碗水往平处端)  拼音:yī wǎn shuǐ wǎng píng chù duān
比喻不偏不倚,以公道相待。《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别著急,他怄你呢。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儿。」
《國語辭典》:中庸  拼音:zhōng yōng
1.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才德平凡,指一般常人。《文选。贾谊。过秦论》:「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3.礼记篇名。相传为子思所作,阐述中庸之道。宋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4.流行语。中间很臃肿。如:「人到中年,身材也中庸起来。」
《國語辭典》:居中  拼音:jū zhōng
1.处于两者之间。如:「这件争端,经过他居中调停,双方已握手言和了。」
2.不偏不倚。《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君子之音,温柔居中。」
《漢語大詞典》:中中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五等。书·禹贡:“﹝ 冀州 ﹞厥田惟中中。” 孔 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书·禹贡:“﹝ 徐州 ﹞厥赋中中。” 孔 传:“赋第五。”
(2).中等;一般。 宋 何薳 墨经·松:“矿而挺直者曰籤松,品惟中中。”《平山冷燕》第五回:“领出一个女子来,年纪只好十五六岁,人物也还中中。”
(3).不偏不倚貌。 宋 苏辙 《书〈楞严经〉后》:“每趺坐燕安,觉外尘引起六根,根若随去,即堕生死道中。根若不随,返流全一,中中流入,即是涅槃真际。”
《國語辭典》:允执厥中(允執厥中)  拼音:yǔn zhí jué zhōng
语出《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指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明。方孝儒〈夷齐〉:「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也作「允执其中」。
《国语辞典》:中庸之道  拼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处事态度。《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吾等适才分处,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逊,便是矫情沽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