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9
典故
1
词典
3
分类词汇
65
共65,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全精
衔泣
冷锉
散收
秘机
拟音
洴澼药
抛丸
悠着
焙烧
御柩
隐迹埋名
隐姓埋名
无所不用其极
韬光灭迹
《漢語大詞典》:
全精
道家语。谓保持精神,不使散失。
《关尹子·四符》
:“全精者忘是非,忘得失。”
分類:
道家
道家语
家语
保持
精神
不使
散失
《國語辭典》:
衔泣(銜泣)
拼音:
xián qì
忍住悲泣不出声。南朝陈。
徐陵
〈
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
〉:「衔泣吞声,长对公闾之怒。」
分類:
强忍
不使
泪水
《漢語大詞典》:
冷锉(冷銼)
久不使用的饭锅。形容家境贫寒。 元
刘诜
《城角春声》
诗:“牛衣有人久待旦,冷銼三尺冰花长。”
分類:
不使
饭锅
家境
贫寒
《漢語大詞典》:
散收
将罪犯单独囚禁,不使混杂。
《元典章·刑部一·刑名》
:“ 蒙古 人犯罪散收。”
《元典章·刑部一·刑名》
:“达鲁花赤与众官人一同问当,得实,将犯繫腰合鉢去了,散收。”
《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
:“凡牢狱禁繫囚徒,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废疾散收,轻重不许混杂。”
分類:
罪犯
单独
囚禁
不使
混杂
《漢語大詞典》:
秘机(祕機)
隐藏内部机关,不使外见的机械。
《
汉书·王莽传下
》
:“ 莽 乃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金瑵羽葆,载以祕机四轮车。” 颜师古 注:“言潜为机关,不使外见,故曰祕机也。”
分類:
隐藏
内部
机关
不使
机械
《国语辞典》:
拟音(拟音)
拼音:
nǐ yīn
1.由人造出来模仿物体、自然界所发的声音或动物的叫声,以加强电影、戏剧、广播、电视等音响效果。
2.声韵学上对一个已不使用的语言中,一个字的音读,按照语音系统及音变规律,进行拟测的方法,称为「拟音」。
分类:
由人
声韵学
人造
上对
模仿
已不
不使
自然界
言中
声音
动物
叫声
《国语辞典》:
洴澼药(洴澼药)
拼音:
píng pì yào
利于漂洗绵絮而不使手冻伤的药。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龟手正需洴澼药,语君珍重百金方。」也称为「不龟手药」、「不龟药」。
分类:
利于
漂洗
绵絮
不使
冻伤
《漢語大詞典》:
抛丸
杂技之一。两手上下抛接多个弹丸不使落地。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
:“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参见“ 弄丸 ”。
分類:
杂技
两手
手上
上下
多个
弹丸
不使
落地
《國語辭典》:
弄丸
拼音:
nòng wán
一种民俗杂技。表演者把几个球抛上空中,再用手接住,弄出各种花样。《庄子。徐无鬼》:「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巧技承蜩与弄丸,当前卖弄许多般。」
分類:
蜣螂
技艺
两手
手上
上下
好多
多个
弹丸
《漢語大詞典》:
悠着
不能那么积极活动,控制着不使过度。例如:我年龄大了,干啥事都得悠着点。
分類:
那么
积极
控制
不使
过度
《漢語大詞典》:
焙烧
把物料(如矿石)加热而又不使熔化,以改变其化学组成或物理性质。
分類:
焙烧
物料
矿石
加热
不使
熔化
《漢語大詞典》:
御柩
亦作“ 御柩 ”。 匶,“ 柩 ”的古字。谓扶正灵柩不使倾覆。
《
周礼·地官·乡师
》
:“及葬,执纛,以与匠师御匶而治役。” 贾公彦 疏:“谓在路恐有倾覆,故与匠师御正其柩。”
《
仪礼·既夕礼
》
:“商祝执功布,以御柩执披。”
分類:
扶正
灵柩
不使
倾覆
《國語辭典》:
隐迹埋名(隱跡埋名)
拼音:
yǐn jī mái míng
隐藏自己的踪迹及真实姓名。《孤本元明杂剧。裴度还带。第二折》:「或有山间林下,怀才抱德,隐迹埋名,屈于下流,著某随处体察采访。」也作「隐迹藏名」。
分類:
隐藏
藏行
行踪
埋没
名姓
不使
《國語辭典》:
隐姓埋名(隱姓埋名)
拼音:
yǐn xìng mái míng
改换姓名,不让别人知道。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他不是别人,则他便是谢金莲,著他隐姓埋名,假说做王同知的女儿。」《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一定是你借此躲避你那仇家,作一个隐姓埋名哑迷儿。」
分類:
隐姓埋名
隐瞒
自己
真实
姓名
不使
《國語辭典》:
无所不用其极(無所不用其極)
拼音: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1.没有一个地方不竭尽全力。《礼记。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2.做坏事时用尽一切卑劣手段。如:「这犯罪集团的做案方式十分毒辣,无所不用其极。」
分類:
无处
什么
用尽
极端
尽心
心力
不使
《國語辭典》:
韬光灭迹(韜光滅跡)
拼音:
tāo guāng miè jī
比喻隐藏才能,不露于外。《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虑其后患,乃率其族,韬光灭迹,易姓变名,避仇于新平真宁县安村。」也作「晦迹韬光」。
分類:
隐藏
自己
行迹
不使
外人
得知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