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县分(縣分)  拼音:xiàn fèn
介于省与乡、镇、县辖市、区之间的地方行政区域。在我国为二级行政区。《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敝上说小县分没有好菜,送了一桌粗饭,请大老爷包涵点。」也作「县份」。
分類:不与专名
《漢語大詞典》:寡与(寡與)
犹寡合。谓不与世俗合流。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茅屋数椽,穜稑百亩,仅给衣食,如 吴介肃 之高持;刚介寡与,誓不营私,终身不渝,如 何文肃 之正大。”
《國語辭典》:孤峭  拼音:gū qiào
性情不随流俗。《隋书。卷七八。艺术传。萧吉传》:「吉性孤峭,不与公卿相沉浮,又与杨素不协,由是摈落于世,郁郁不得志。」
《國語辭典》:单身(單身)  拼音:dān shēn
1.独身无家室的人。唐。王建〈自伤〉诗:「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红楼梦》第七○回:「共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应该娶妻成房的,等里面有该放的丫头们,好求指配。」
2.独自一人。《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郤正》:「蜀之大臣无翼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看见前边一个单身客人,在地下检了一个兜肚儿,提起颇重,想来其中有物。」
《國語辭典》:飞地(飛地)  拼音:fēi dì
指行政上隶属于甲地,而所在却在乙地的土地。
《国语辞典》:不见面(不见面)  拼音:bù jiàn miàn
不与人相见。如:「同处一个办公室,要不见面也难。」
《漢語大詞典》:鲁二生(魯二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 使徵 鲁 诸生三十餘人。 鲁 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叔孙通 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清 钱谦益 《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诗之二:“长吟颇惜 齐 三士,抚卷谁知 鲁 二生!” 李光 《赠穉兰》诗:“知君不为 鲁 二生,知君不为 汉 四皓。”亦作“ 鲁两生 ”。 清 谭嗣同 《咏史》之一:“遐哉 鲁 两生,韜修谢干羽。”
《漢語大詞典》:斋马(齋馬)
旧唐书·良吏传·冯元淑:“﹝ 元淑 ﹞歴 浚仪 、 始平 二县令,皆单骑赴职,未尝以妻子之官。所乘马,午后则不与蒭,云令其作斋。身及奴僕,每日一食而已。”佛教以过午不食为斋。 元淑 之马午后即不与刍,故被称为斋马。后用以比喻廉吏的乘马。 元 马祖常 《光山县尹孔凝道作县有声乡人为图》诗:“春雨行田无从吏,独骑斋马畏青泥。”
《漢語大詞典》:闭迹(閉跡)
谓不与世人交往。
《國語辭典》:退一步  拼音:tuì yī bù
1.退后一步。
2.比喻对事情的退让。《宋史。卷四三○。道学传四。李燔传》:「分之所在,一毫跻攀不上,善处者退一步耳。」
《国语辞典》:离岛(离岛)  拼音:lí dǎo
不与附近大陆块相连的岛屿。如:「兰屿是台湾的离岛。」
《漢語大詞典》:拒物
拒绝外物。谓不与外界接触。 唐 韩愈 《高君画赞》:“迹不拒物,心不扬波。”
《国语辞典》:围堵(围堵)  拼音:wéi dǔ
团团围住,使其不与外界相通。如:「大批警员围堵毒枭的大本营,旨在一网成擒。」
《國語辭典》:闭门羹(閉門羹)  拼音:bì mén gēng
古时妓女拒绝客人进门,仅作羹待客而不与之相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迷香洞》:「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甚异者有迷香洞、神鸡枕、锁莲灯,次则交红被、传香枕、八分羊。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后比喻为拒客的意思。如:「下次他敢再来,我就给他闭门羹吃!」
《漢語大詞典》:洋禁
封闭海关,不与外国通商往来。清史稿·世宗纪:“辛丑,开 闽省 洋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