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下巴  拼音:xià bā
下颔,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却用左手从他脖子右边反插将去,把下巴一搯,叫作黄鸾搦腿。」也称为「下巴颏」。
分類:下巴下部
《國語辭典》:下巴颏(下巴頦)  拼音:xià bā kē
脸的最下部,在嘴和两腮的下面。也称为「颏」、「下颏」、「下巴颏儿」、「下巴」、「下颌」、「颔」、「下颔」、「下颚」。
《高级汉语词典》:下巴颏儿  拼音:xià bā kē ér
颏的通称
《国语辞典》:乾吊著下巴  拼音:gān diào zhe xià bā
只张著嘴巴,什么东西也不吃。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乾吊著下巴,连筷子也不动一下。」
《漢語大詞典》:跌了下巴
犹口软。指说话口气不坚决。《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既是惹了这等下贱,爽俐硬帮到底,别要跌了下巴,这也不枉了做个悍泼婆娘。”
《漢語大詞典》:颏颔(頦頷)
下巴。 唐 柳宗元 《游黄溪记》:“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頦頷齗齶。”
分類:下巴
《國語辭典》:下颔(下頷)  拼音:xià hàn
位于颜面下方的马碲形骨骼,骨面生有牙齿。为颜面最大最坚硬的骨块,也是头颅骨中唯一的可动骨骼。
分類:下颔下巴
《漢語大詞典》:下颌(下頜)
口腔的下部。通称下巴。
《漢語大詞典》:辅角(輔角)
指下巴。太平广记卷二二一引 唐 吕道生 《定命录·袁天纲》:“ 天纲 曰:‘公额上伏犀贯玉枕,辅角又成就,从今十年后必富贵,为圣朝良佐。右辅角起兼復明净,当於 梁 益 二州分野,大振功名。’”
分類:下巴
《漢語大詞典》:领颚(領顎)
指下巴。 殷夫 《血字·一个红的笑》诗:“红笑的领顎在翕动,眼中的红光显得发抖。”
分類:下巴
《國語辭典》:支颐(支頤)  拼音:zhī yí
用手托住脸颊。唐。白居易 除夜诗:「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分類:下巴
《漢語大詞典》:燕颔(燕頷)
(1).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 唐 王宏 《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 童贯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视炯炯,不类宦人。”《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虎头燕頷,知不是等闲人。”
(2). 东汉 名将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 。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頷”为封侯之相。 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生平燕頷相,会自得封侯。” 唐 岑参 《送张都尉东归》诗:“封侯应不远,燕頷岂徒然。” 清 赵翼 《赠相士彭铁嘴》诗:“幸免鼠目求官讯,本无燕頷封侯状。”
(3).指武将;勇士。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燕頷不醒頽锦帐,蛾眉邀醉叠金椑。”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燕頷何年驰铁马,羊头此日总金貂。” 清 陈维嵩 《贺新凉·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词:“风前小进休仍却,从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
《國語辭典》:颐指(頤指)  拼音:yí zhǐ
不开口说话,只以面颊表情指使他人做事。《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
《漢語大詞典》:龙颔(龍頷)
骊龙的下巴。传说其下有珠。 唐 陆复礼 《珠还合浦赋》:“利用溥博,何必取之於龙頷;报德宏多,奚由得之於蛇口?”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凤形怜彩笔,龙頷借驪珠。” 唐 杜牧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圆疑窃龙頷,色已夺鸡冠。”参见“ 龙珠 ”。
《國語辭典》:龙珠(龍珠)  拼音:lóng zhū
植物名。茄科龙珠属,多年生草本。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五至八公分。花二至六朵簇生叶腋,下垂,花冠阔钟形,黄色。浆果球形,色红而有毒。茎叶可供药用。产台湾、华南、华西至韩国及日本。
《漢語大詞典》:丰颐(豐頤)
丰满的下巴。旧时视为有威容。 汉 王褒 《责须髯奴辞》:“尔乃附以丰颐,表以蛾眉。” 清 朱彝尊 《乌江谒项王祠题名》:“过亭基,謁王石刻遗像,圆袍短幘,广顙丰颐, 宋 人所摹勒也。”
分類:丰满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