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剌口子  拼音:lá kǒu zi
开口说话。多用于表示负责或下定决心时。如:「这件开发案您既然已经剌口子了,还操什么心呢?」
《国语辞典》:铁下心(铁下心)  拼音:tiě xià xīn
铁了心。即下定决心。如:「不能铁下心来革除慵懒的恶习,哪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國語辭典》:发愤图强(發憤圖強)  拼音:fā fèn tú qiáng
下定决心,努力自强。如:「他虽经商失败,仍每日勤劳不懈,发愤图强,终于东山再起。」《清史稿。卷四六四。列传。康广仁》:「戊戌变法,德宗发愤图强,用端棻等言,召用新进。百日维新,中外震仰,党争遽起,激成政变。」
《漢語大詞典》:发愤自厉(發憤自厲)
下定决心磨炼自己。 章炳麟 《与刘揆一书》:“夫处阴极玄黄之世,材者宜发愤自厉,復我邦族。”
《國語辭典》:横了心(橫了心)  拼音:héng le xīn
下定决心,不顾一切。《红楼梦》第四六回:「我是横了心的,当著众人在这里,我这辈子,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國語辭典》:打定主意  拼音:dǎ dìng zhǔ yì
拿定了主张。如:「他早已打定主意要辞职,你想挽留他是不可能的。」
《漢語大詞典》:破釜沈舟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悉引兵渡 河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遂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亦作“ 破釜沉舟 ”。 王逋 《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为尔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贼不灭,誓不返辙。”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 破釜 ”。 明 张煌言 《北回示将吏》诗:“同仇计左矣,遗老思深哉!破釜烝徒义,持筹参佐才。” 清 吴伟业 《下相怀古》诗:“太息取 祖龙 ,大言竟非妄。破釜救 邯郸 ,功居入 关 上。”
《國語辭典》:破釜沉舟  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
秦末项羽与秦军战于钜鹿,项羽为使士卒拚死战斗,渡河之后,即将渡船弄沉,釜甑打破,以断绝士兵后退的念头。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引申为做事果决、义无反顾。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也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船沉钜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