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上服  拼音:shàng fú
1.古代施于脸部割鼻或刺额的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听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汉。郑玄。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宫刖也。」
2.上等服装。《魏书。卷一○○。契丹传》:「灵太后以其俗嫁娶之际,以青毡为上服。」《元史。卷一三三。塔出传》:「复赐珍珠上服,拜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3.外衣。汉。司马相如 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國語辭典》:累犯  拼音:lěi fàn
受有期徒刑之执刑完毕,或受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一部之执行而赦免后,五年以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时,称为「累犯」,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
《漢語大詞典》:贯械(貫械)
戴上刑具。 汉 王充 论衡·谴告:“ 子云 识微,知后復然,借变復之説,以效其言,故愿贯械以待时也。” 宋 崔敦礼 刍言卷上:“ 汉 诛滥於名节,贯械、腰斧质请罪者相属,荣其辱矣。” 清 方孔炤 《别黄石斋太史》诗:“藏经身作壁,贯械血成书。”
分類:上刑刑具
《漢語大詞典》:锢送(錮送)
戴上刑具押送。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徵 至 磁州 ,遇州县錮送前太子千牛 李志安 、 齐王 护军 李思行 诣京师。” 胡三省 注:“械锁而送之,谓之錮送。”
《漢語大詞典》:盗械(盜械)
谓因犯罪而被戴上刑具。山海经·海内经:“ 北海 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名曰 相顾之尸 。”汉书·惠帝纪:“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繫。” 颜师古 注:“盗械者,凡以罪著械皆得称焉。” 汉 刘歆 《上〈山海经〉表》:“ 孝宣帝 时,击磻石於 上郡 ,陷,得石室,其中有反缚盗械人。”一说,“盗者,逃也。恐其逃亡,故著械也。”见汉书·惠帝纪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漢語大詞典》:械解
戴上刑具押送。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上:“ 王怀我 曰:‘ 孔子 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范 君作《据目抄》,而贪官污吏惧。’众谓 范 必死矣。已而械解抚臺,幸不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