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条(三條)
(1).见“ 三条路 ”。
(2).指 北条山 、 中条山 、 南条山 。 唐 皎然 《送沈居士还太原》诗:“浪花飘一叶,峯色向三 条 。”
《漢語大詞典》:三条路(三條路)
都城的三条大道。亦泛指都城通衢。后汉书·班固传:“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李贤 注:“《周礼》:‘国方九里,旁三门。’每门有大路,故曰三条。”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诗:“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忆昔三条路,居隣数仞墙。”亦省作“ 三条 ”。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三条不远,五达非难。” 唐 刘禹锡 《洛下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诗:“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明 杨慎 《垂柳篇》:“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姿。”
《漢語大詞典》:三条烛(三條燭)
唐 代考进士科,试日可延长至夜间,许烧烛三条,故 唐 人诗文中常言“三条烛”。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敕赐及第:“及 小归公 主文, 韜玉 准敕放及第,仍编入其年榜中。 韜玉 置书谢新人,呼同年,略曰:‘三条烛下,虽阻文闈;数仞墻边,幸同恩地。’”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禹玉》《复斋漫录》:“杜阳杂编言:‘ 舒元舆 举进士,既试,脂炬人皆自将。’以余考之, 唐 制如此耳。故《广记》云:‘ 唐 制,举人试日,既暮,许烧烛三条……’而旧説亦言举人试日,已晚,试官 权德舆 於帘下戏云:‘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而举子遂答曰:‘八韵赋成,惊破侍郎之胆。’”
《漢語大詞典》:三条路(三條路)
都城的三条大道。亦泛指都城通衢。后汉书·班固传:“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李贤 注:“《周礼》:‘国方九里,旁三门。’每门有大路,故曰三条。”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诗:“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忆昔三条路,居隣数仞墙。”亦省作“ 三条 ”。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三条不远,五达非难。” 唐 刘禹锡 《洛下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诗:“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明 杨慎 《垂柳篇》:“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姿。”
《漢語大詞典》:肚束三条篾(肚束三條篾)
勒紧腰带。比喻忍饥安贫。语出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药山维俨禅师:“子之所得,可谓协於心体,布於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往山去。” 宋 王廷珪 《刘时举主簿相聚月馀赋诗为别》:“且将肚束三条篾,敢望腰缠十万钱。”
分類:腰带安贫
《分类字锦》:后采三条(后采三条)
晋书礼志皇后至西郊升坛公主以下陪列坛东皇后东面躬桑采三条诸妃公主各采五条县乡君以下各采九条悉以桑条授蚕母还蚕室
《漢語大詞典》:三条椽下(三條椽下)
佛寺禅堂中每人坐禅地位广三尺许,与三条屋椽的宽度大致相等,因以“三条椽下”指称禅床。禅家亦用为话头,有切近处之意。 宋 圆悟 《碧岩录》卷三:“且如山僧道:适来举拂子,且道即今在什么处?尔诸人若见得,与 莲花峯 庵主同参;其或未然,三尺椽下,七尺单前,试去参详看。”
《漢語大詞典》:三条九陌(三條九陌)
泛指帝都的纵横大道。 唐 骆宾王 《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唐 徐凝 《寄白司马》诗:“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多情月送我在三条九陌,又不曾泛桃花流下 天台 。”参见“ 三条路 ”。
《漢語大詞典》:三条路(三條路)
都城的三条大道。亦泛指都城通衢。后汉书·班固传:“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李贤 注:“《周礼》:‘国方九里,旁三门。’每门有大路,故曰三条。”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诗:“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忆昔三条路,居隣数仞墙。”亦省作“ 三条 ”。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三条不远,五达非难。” 唐 刘禹锡 《洛下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诗:“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明 杨慎 《垂柳篇》:“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