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5分类词汇 5
《漢語大詞典》: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灏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漢語大詞典》:既立
指三十岁。语本《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明 徐渭 《自书小像赞一》:“吾生而肥,弱冠而羸不胜衣,既立而復渐以肥,乃至於若斯图之痴痴也。”
分類:三十岁
《漢語大詞典》:始立
(1).谓三十岁。 清 吴伟业 《海虞孙孝维三十赠言》诗之三:“始立何容减宦情?法曹有弟尚诸生。”
(2).犹始创。 明 吴从先 《〈史纲评要〉序》:“乃进而求 苍頡 、 沮诵 于始立。递 夏 商 之记言、记事之分为二也。”
《国语辞典》:而立之年  拼音:ér lì zhī nián
三十岁的代称。参见「而立」条。如:「他已届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马齿徒长。」
分类:三十岁
《漢語大詞典》:当立之年(當立之年)
指三十岁。语本《论语·为政》:“三十而立。”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汝将及当立之年,犹未纳室。”
分類: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