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融三世间十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解境之十佛也。以解境之十佛,融众生器智正觉之三世间而为十佛故也。
三世佛母
【佛学常见辞汇】
出生三世诸佛之母,即般若波罗密多,因诸佛若不修行般若波罗密多,就不能成就佛道,所以说般若波罗密多是出生三世诸佛之母。
三世间(二)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世间,但就众生而说世间。兹合凡圣而说,亦分之为三世间。
一、器世间 即国土世间,举如来所化之境。
二、众生世间 举如来所化之机类。
三、智正觉世间 如来具大智慧,觉了世间出世间之法,是如来教化一切众生,为种种差别之智身也。
三世有缘
【俗语佛源】
时间的迁流称为「世」。时间没有独立的自性,仅仅表现在事物的生灭变化中。在这个意义上佛教假立「三世」之说。如《大宝积经》所说:「三世,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事物已灭,称为「过去世」;事物已生未灭,称为「现在世」;事物未生,称为「未来世」。佛教的因果轮回之说是建立在「三世」的基础上的,谓之「三世因果」。有首著名的偈颂说:「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鲁迅《华盖集·题记》说「我知道伟大的人物能洞见三世,观照一切。」佛教认为,人际间的交往共事等,都是有缘份的,甚至还是宿世的缘份。后因称极有缘份者为「三世有缘」。宋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载:法师对前来帮助取经的行者说:「果得如此,三世有缘;东土众生,获大利益。」
三世业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过去世业〕,谓过去世,若意起贪瞋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瞋、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现在未来之报,是名过去世业。
〔二、现在世业〕,谓现在世,若意起贪瞋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瞋、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未来之报,是名现在世业。
〔三、未来世业〕,谓未来世,必由身口意,造作善恶诸业。虽不现作,望于未来,毕竟不无,是名未来世业。
三才配三世间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世间者,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诸法间隔不同也。
〔一、天配正觉世间〕,正觉即佛也。谓天道广大,包万象以无馀。佛智弘深,极十方而普照。故以天配正觉世间也。
〔二、地配器世间〕,世界如器,名器世间。谓地有含藏之能,亦有负载之义,而为世界所依;十方世界无边刹土,亦为一切有情众生所依,故以地配器世间也。
〔三、人配众生世间〕,人即六道之一道也。谓世间一切有情之类,皆名众生,以人与众生皆有觉知之性,故以人配众生世间也。(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十身──融三世间十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融者,通也、会也。三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三、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三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三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智正觉世间,即佛世间。以其一一隔别间差,故通称为世间也。递互相作者,谓菩萨如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之类,此之十身,与菩萨自身,一一递互相作融通无碍也。)
〔一、众生身〕,众生身者,谓五蕴众共和合而生其身,即有情世间诸众生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国土身〕,国土身者,谓山河大地,诸器世间,刹土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国土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三、业报身〕,业报身者,谓烦恼为因,所感业报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业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四、声闻身〕,声闻身者,谓闻佛声教,悟真谛理,所證声闻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声闻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五、独觉身〕,独觉身者,谓出无佛之世,独宿孤峰,观物变化,无师自悟,所證独觉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独觉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六、菩萨身〕,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于有情众生之中,既自觉悟,亦能觉他,有情所證菩萨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自身现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七、如来身〕,如来身者,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为如来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如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八、智身〕,智身者,谓智慧圆明,一切诸法,皆能决了,为智慧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九、法身〕,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十、虚空身〕,虚空身者,谓非众生国土诸有量身,乃是无名无相之虚空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虚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法身也。
十种说三世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种说三世者,谓三世各三,乃分九别,会别归总,摄在一念;故以一融九,虽九而常一,虽一而常九,一九无碍,十世圆融。经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是名十种说三世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过去世说过去世〕,谓过去世中,说过去世之事也。
〔二、过去世说未来世〕,谓过去世中,说未来世之事也。
〔三、过去世说现在世〕,谓过去世中,说现在世之事也。
〔四、未来世说过去世〕,谓未来世中,说过去世之事也。
〔五、未来世说现在世〕,谓未来世中,说现在世之事也。
〔六、未来世说无尽〕,谓未来世中,说未来世;未来之后,复有未来无穷尽之事也。
〔七、现在世说过去世〕,谓现在世中,说过去世之事也。
〔八、现在世说未来世〕,谓现在世中,说未来世之事也。
〔九、现在世说平等〕,谓现在世中,说现在世之事也。以现在为平等者,例过去、未来之现在前后均齐也。
〔十、现在世说三世即一念〕,谓世由积念而成,故三世各三,而成九世,摄九世归三世,摄三世即一念。故合论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也。
融三世间为十身
【三藏法数】
融即融会之义。隔别名世,间差名间。即众生、国土、智正觉之三世间也。言融三世间为十身者,众生身、业报身即众生世间,国土身即国土世间,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即智正觉世间也。
融三世间土
【三藏法数】
隔别名世,间差名间。三世间者: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也。谓如来法界之身,遍一切处,以一切众生国土,即是如来清净法身。如来之身,能为众生身,及国土虚空身,交彻混融,无障无碍,是名融三世间土。(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智正觉世间,即佛世间。)
现在世说三世即一念
【三藏法数】
谓世由积念而成,故三世各三,而成九世,摄九世归三世,摄三世即一念。故合论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