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一钱(一錢)
(1).一文钱。亦指极少的钱。《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紿为謁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唐 李白 《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唐 杜甫 《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2).表数量。一两的十分之一。《朱子语类》卷十六:“如秤子钉盘星上加一钱,则称一钱物,便成两钱重了。”《宋史·律历志一》:“以御书真草行三体 淳化 钱,较定实重二銖四絫为一钱者,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为一称之则。”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以钱代铢》:“古算法二十四銖为两……近代算家不便,乃十分其两,而有钱之名,此字本是借用钱币之钱,非数家之正名。”
(3). 清 时 吴 俗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板儿》:“今 吴 俗犹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此旧语之未泯者也。”
(2).表数量。一两的十分之一。《朱子语类》卷十六:“如秤子钉盘星上加一钱,则称一钱物,便成两钱重了。”《宋史·律历志一》:“以御书真草行三体 淳化 钱,较定实重二銖四絫为一钱者,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为一称之则。”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以钱代铢》:“古算法二十四銖为两……近代算家不便,乃十分其两,而有钱之名,此字本是借用钱币之钱,非数家之正名。”
(3). 清 时 吴 俗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板儿》:“今 吴 俗犹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此旧语之未泯者也。”
《漢語大詞典》:悬车(懸車)
(1).形容险阻。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 悬车束马 ”。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國語辭典》:大耋 拼音:dà dié
年高的人或年高。古以八十为耋,一说七十。晋。陆机 〈拟古诗十二首。拟东城一何高〉:「三闾结飞辔,大耋嗟落晖。」清。姚鼐〈汇香七叔父八十寿序〉:「大耋之年,于里中时会亲族。」
《漢語大詞典》:稀年
分類:七十
《漢語大詞典》:杖国(杖國)
《漢語大詞典》:县车(縣車)
(1).谓上下陡坡时牵引车身。《国语·齐语》:“县车束马,踰 大行 与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韦昭 注:“ 大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险谿谷,故县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一本作“ 悬车 ”。
(2).古代指黄昏前的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至于 悲泉 ,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 虞渊 ,是谓黄昏。”
(3).悬置其车。谓辞官致仕。《汉书·薛广德传》:“﹝ 薛广德 ﹞与丞相 定国 、大司马车骑将军 史高 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駟马……东归 沛 ,太守迎之界上。 沛 以为荣,县其安车传子孙。” 颜师古 注:“县其所赐安车以示荣也。致仕县车,盖亦古法。”《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今大将军位极功成,可为至戒;宜遵县车之礼,高枕颐神。” 清 钱谦益 《寄严道彻太守》诗之一:“侍帝官如謫籍初,一麾况復早县车。”
(4).指致仕之年,一般为七十岁。《汉书·韦贤传》:“我之退征,请于天子……悬车之义,以洎小臣。”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古者七十县车致仕。”《三国志·魏志·徐宣传》:“ 宣 曰:‘七十有县车之礼,今已六十八,可以去矣。’乃固辞疾逊位,帝终不许。”《北史·卢昌衡传》:“ 昌衡 自以年在县车,上表乞骸骨,优詔不许。”
(2).古代指黄昏前的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至于 悲泉 ,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 虞渊 ,是谓黄昏。”
(3).悬置其车。谓辞官致仕。《汉书·薛广德传》:“﹝ 薛广德 ﹞与丞相 定国 、大司马车骑将军 史高 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駟马……东归 沛 ,太守迎之界上。 沛 以为荣,县其安车传子孙。” 颜师古 注:“县其所赐安车以示荣也。致仕县车,盖亦古法。”《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今大将军位极功成,可为至戒;宜遵县车之礼,高枕颐神。” 清 钱谦益 《寄严道彻太守》诗之一:“侍帝官如謫籍初,一麾况復早县车。”
(4).指致仕之年,一般为七十岁。《汉书·韦贤传》:“我之退征,请于天子……悬车之义,以洎小臣。”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古者七十县车致仕。”《三国志·魏志·徐宣传》:“ 宣 曰:‘七十有县车之礼,今已六十八,可以去矣。’乃固辞疾逊位,帝终不许。”《北史·卢昌衡传》:“ 昌衡 自以年在县车,上表乞骸骨,优詔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