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齐刷刷(齊刷刷)
亦作“ 齐唰唰 ”。 形容动作一致,非常整齐。《新华月报》1981年第9期:“话音刚落,全场齐刷刷地举起一片手。”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他们,齐唰唰地摆成双行纵队。”《上海滩》1990年第1期:“珍珠般光洁、晶莹的牙齿,齐刷刷地镶嵌在玫瑰色的双唇之间。”
分類:一致整齐
《國語辭典》:全始全终(全始全終)  拼音:quán shǐ quán zhōng
有好的开始及圆满的结束。《三国演义》第八六回:「孤正欲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耳。」《西游记》第六四回:「圣僧不必閒叙,出家人全始全终。既有起句,何无结句?卒望成之。」
《國語辭典》:瓶罄罍耻(瓶罄罍恥)  拼音:píng qìng léi chǐ
1.比喻关系密切,彼此利害一致。北周。庾信 思旧铭:「麟亡星落,月死珠伤,瓶罄罍耻,芝焚蕙叹。」也作「瓶罄罍耻」。
2.比喻物伤其类。
《國語辭典》:瓶罄罍耻(缾罄罍恥)  拼音:píng qìng léi chǐ
瓶,小的酒器。罍,大的酒器。罄,尽。瓶罄罍耻指小瓶没有酒了,大瓶也引以为耻。语本《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比喻关系密切,彼此利害一致。也作「瓶罄罍耻」。
《漢語大詞典》:十家锅灶九不同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难求得一致
你姓,他姓 ,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同。—— 李茂荣《人望幸福树望春》
《漢語大詞典》:人民内部矛盾
两类社会矛盾之一。同“敌我矛盾”相对。指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国语辞典》: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拼音: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
(谚语)对某些事情,大家皆有一致的感受与看法。《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只是他也是女孙儿,俗话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若说照安公子这等人物,他还看不入眼,这眼界也就太高了,不是情理。」
《國語辭典》:上下一心  拼音:shàng xià yī xīn
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协力。《韩诗外传》卷六:「故近者竞亲,而远者愿至,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晋书。卷四六。列传。刘颂》:「上下一心,爱国如家,视百姓如子,然后能保荷天禄,兼翼王室。」也作「上下同心」。
《漢語大詞典》:谨终如始(謹終如始)
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宋 楼钥 《签书枢密院事致仕赠资政殿学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与天通,动有阴相,谨终如始,视险若夷。”亦作“ 谨终慎始 ”。 明 解缙 《瑞应歌辞序》:“谦恭抑畏,谨终慎始,巍巍蔼蔼,不可悉记。”
《漢語大詞典》:斠然一概
持平一致。 章炳麟 《秦政记》:“ 唐 宋 虽理,法度不如 汉 明 平也。亦有踦偶,非斠然一概者。”参见“ 斠若画一 ”。
《漢語大詞典》:斠若画一(斠若畫一)
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唐 程晏 《萧何求继论》:“ 萧何 为法,斠若画一。” 清 龚自珍 《说中古文》:“中秘既是古文,外廷自博士以汔民间,应奉为定本,斠若画一,不应听其古文家,今文家,纷纷异家法。”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吾以为火器之穷,人人殫精竭思而无所进,万国之彊弱,斠若画一。”
《國語辭典》:较若画一(較若畫一)  拼音:jiào ruò huà yī
法令规章明显一致。汉。荀悦《前汉纪。卷五。惠帝纪》:「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也作「较如画一」。
分類:明确一致
《國語辭典》:满堂彩(滿堂彩)  拼音:mǎn táng cǎi
1.整个厅堂张灯结䌽,光彩夺目。形容喜气洋洋的样子。如:「李家布置得满堂彩,好像要办喜事的样子。」
2.全场鼓掌、喝采。如:「表演完毕,她获得满堂彩。」
《漢語大詞典》:貌离神合(貌離神合)
谓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夫 六朝 虽尚文采,然其健者则缓急疾徐,纵送激射,同符《史》《汉》,貌离神合,精彩夺人。”
《國語辭典》:名副其实(名副其實)  拼音:míng fù qí shí
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清史稿。卷四○五。吕贤其传》:「贤基品行端正,居官忠直,名副其实,即报可。」《歧路灯》第九○回:「就是那礼部门口有名的,也要名副其实。」也作「名符其实」。
分類:名声一致
《漢語大詞典》:两人合穿一条裤子(兩人合穿一條褲子)
比喻两人看法相同、行动一致。多用于贬义。《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我偏不要你去,我还和你説话哩。你两个合穿着一条裤子也怎的?”
《國語辭典》:离心离德(離心離德)  拼音:lí xīn lí dé
团体成员失去了共同信念和思想,不能合作同心。《书经。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封神演义》第一七回:「黎民离心离德,祸生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