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3,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泽惠
橡树
灵夔
云滴
说郛
朝珠
提调
押运
市担
监照
具题
二韭
度尺
省陌
犯手
《漢語大詞典》:泽惠(澤惠)
恩惠。艺文类聚卷一百引 汉 京房 《别对灾异》:“人君无施泽惠利於下人,则致旱也。”
分類:恩惠一百
《国语辞典》:橡树(橡树)  拼音:xiàng shù
植物名。壳斗科麻栎属,共约一百馀种,依木材颜色可分为红橡、白橡两大类。叶芽外有许多坚硬的鳞片保护。坚果称为橡实或橡斗。木材可做家具、地板、枕木。某些树皮可提炼单宁,或做木塞。多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参见「橡斗」条。
《漢語大詞典》:灵夔(靈夔)
传说中的奇兽。文选·左思〈吴都赋〉:“想蓱实之復形,访灵夔於鮫人。” 刘逵 注:“山海经曰: 东海 中有兽,如牛苍身,无角,一足,入水则风,其声如雷,以其皮冒皷,闻五百里,名曰夔。”云笈七籤卷一百:“灵夔吼,雕鶚争,石坠崖,壮士怒。”
分類:一百
《漢語大詞典》:云滴(雲滴)
云中的小水滴,直径约为四至一百微米。
《国语辞典》:说郛(说郛)  拼音:shuō fú
书名。明陶宗仪编,一百卷,仿曾慥类说体例,于诸书皆略存大概,或原书已亡,而于类书中钞合其文,以备一种。古籍之不传于今者,时可取徵于此书。
《國語辭典》:朝珠  拼音:cháo zhū
清代官吏文职五品以上、武职四品以上、翰林及五品以上命妇,穿戴公服时所佩挂的串珠。状如念珠,但形制较复杂。共计一百零八颗,其中包括四颗大珠,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后一,背后的大珠底下垂有一组玉饰,称为「背云」。朝珠的两边附有三串更小的珠子,称为「纪念」。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朝珠所用的珠子和绦色都有区别。《文明小史》第一回:「他来是便衣短打,我们这边一个个都是补挂朝珠。」
《國語辭典》:提调(提調)  拼音:tí diào
1.管理调度。《水浒传》第一六回:「这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
2.管理机构内一切杂务的官员。
3.负责指挥调度的人。如:「总提调」。
《國語辭典》:押运(押運)  拼音:yā yùn
监督运送。如:「保全人员负责押运超商现钞回银行。」《儒林外史》第四○回:「我今番押运北上,不敢停泊。」
《漢語大詞典》:市担
市制重量单位。一市担等于一百市斤。通称担。
《漢語大詞典》:监照(監照)
(1).监,通“ 鉴 ”。犹照临。庄子·天运:“九洛之事,治成德备,监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
(2).监,通“ 鉴 ”。监生的凭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再看那大纸包的,是一张监照,一张候选通判的官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他到得 上海 来,就盘缠断絶了。此刻拿了一张监照,两个奬札,在这里兜卖。”
《漢語大詞典》:具题(具題)
(1).谓题本上奏。《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由吏部缮履歷清单具题,候旨定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自 天成 至 杀虎口 八站,每站应设马八十六匹……查 杀虎口 一站,先经臣部具题撤去,其餘七站,俱设额马五十匹在案。”
(2).指申报朝廷的题本。红楼梦第一百回:“且说 薛姨妈 为着 薛蟠 这件人命官司,各衙门内不知花了多少银钱,才定了误杀具题。”
《漢語大詞典》:二韭
指 浙江省 象山县 东南一百里海中的 韭山列岛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远东则 天台 、 桐栢 , 方石 、 太平 , 二韭 、 四明 , 五奥 、 三菁 。”
《漢語大詞典》:度尺
古代以一百粒黍横着连接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叫做“度尺”。对“律尺”而言。参见“ 律尺 ”。
《國語辭典》:律尺  拼音:lǜ chǐ
古代调音律用的度长器。相传黄帝命令伶伦造律尺以一黍的纵长为一分,律尺共长八十一分。
《國語辭典》:省陌  拼音:shěng mò
一百钱足数称为「足陌」;钱币不足一百而仍当百钱使用,称为「省陌」。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用钱之法,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也称为「省钱」。
分類:钱币一百
《漢語大詞典》:犯手
(1).着手;动手。朱子语类卷一百:“ 康节 本是要出来有为底人,然又不肯深犯手做,凡事直待可做处,方试为之。”高子遗书·语之三六:“﹝ 朱子 ﹞未尝不惺惺,未尝不收敛,内外卓然,絶不犯手也。”
(2).沾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此药忌阴人犯手,须亲敷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