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邪
汉 乐府《铙歌》篇名,以第一句“上邪”二字而名。上,指天;邪,通“ 耶 ”,语气词。上邪,犹言天啊,即指天为誓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逐句
按句子次序,一句一句地。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我的译《苦闷的象征》,也和现在一样,是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的。”
《漢語大詞典》:渔家傲(漁家傲)
(1).词牌名。因 宋 晏殊 珠玉词中“神仙曲渔家傲”一句而得名。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句,仄韵。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先是数载前一渔者,持蓑笠纶竿,击短版唱《渔家傲》,其舌为鸣桹之声以参之,自号 回同客人 。” 清 沈大成 《玉兰泉舍人三泖渔庄图》诗之四:“从今翻作《渔家傲》,细雨斜风尽入诗。”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而以南曲为常见,属中吕宫。其字句格律有与词牌同者,用作引子;与词牌不同者,用作过曲。
《國語辭典》:换头(換頭)  拼音:huàn tóu
1.把头交换。见《聊斋志异。卷二。陆判》。
2.一种曲牌体式。凡双调词曲中,上下片首句、字数、平仄不相同的,称为「换头」。如清平乐、太常引等。
《漢語大詞典》:入韵(入韻)
(1).指诗文某一句的韵脚符合该句应押之韵。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予在 蜀 见其稿。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韵,非也。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韵。”
(2).入声韵脚。 清 李渔 《闲情偶记·词曲上·音律》:“予每以入韵作南词,随口念来,皆似北调。”
《漢語大詞典》:小点(小點)
(1). 唐 时博戏之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又有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之名,然无如长行者。”
(2).批点诗文的符号,用于一句中的停顿处。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辩·批点法》:“ 宋 真德秀 批点法:点,句读小点。语絶为句,句心为读。”
(3).小供应点。如:多设小铺、小点,方便居民。
《漢語大詞典》:三韵(三韻)
(1).诗之一体。每首六句,隔句用韵。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餘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鑾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 庐山 菴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律诗至百五十韵者,有律诗止三韵者。”
(2).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韵。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西厢:“ 元 人 周德清 评《西厢》云:六字中三用韵,如:‘玉宇无尘内,忽听一声猛惊。’及‘玉驄娇马内,自古相女配夫。’此皆三韵为难。”
《國語辭典》:起句  拼音:qǐ jù
诗的第一句,称为「起句」。
《國語辭典》:顶真(頂真)  拼音:dǐng zhēn
1.用上一句的结尾,作下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的修辞法,称为「顶真」。如唐李白〈白云歌〉中的「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就是顶真的修辞法。也作「联珠」。
2.认真。《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抚台于此举甚是顶真,一听这话,忙说:『冒名顶替,照考试定章办起来,是要斩立决的。』」
《國語辭典》:顶真续麻(頂真續麻)  拼音:dǐng zhēn xù má
用前一句的结尾,做为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的修辞法。如元代郑光祖的《㑳梅香第一折》「你道信步出兰庭,庭院悄人初静,静听是弹琴的那生」。也称为「顶针续麻」。
《漢語大詞典》:一滴禅(一滴禪)
佛教禅宗谓从一句、一事、一境中触机悟道。语本 宋 本觉 释氏通鉴·韶国师:“问:‘如何是 曹溪 一滴水?’ 眼 曰:‘是 曹溪 一滴水。’ 韶 闻乃大悟,平生疑滞,涣若冰释。” 宋 唐庚 《梦泉》诗:“虽无十丈花,中有一滴禪。”
《漢語大詞典》:数念
一件一件地说;一句一句地念诵。例如:这首歌谣,到如今老人还常向晚辈们数念着呢。
分類:一句念诵
《漢語大詞典》:回波词(迴波詞)
乐府曲名。每句六言,第一句用“迴波尔时”四字起,故名。后亦为舞曲。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景龙 中, 中宗 尝游 兴庆池 ,侍宴者递起歌舞,并唱《迴波词》,方便以求官爵。”亦作“ 迴波乐 ”。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 沈佺期 曾以罪謫遇恩,官还秩,朱紱未復,尝内晏,羣臣皆歌《迴波乐》,撰词起舞,因是多求迁擢。”亦省称“ 迴波 ”。 清 赵翼 《题汶上旅壁》诗:“十二年前过 汶河 ,曾徵红粉唱《迴波》。” 清 蒲松龄 《拟上徵天下博学宏词亲考拣用以备顾问群臣谢表》:“给扎授题,《迴波》自舞;临轩简士,落纸如飞。”
《漢語大詞典》:换体(换體)
曲牌的一种体式,和“换头”类似,但对前腔的头一句不换,而增减第二句以下的句子字数。参见“ 换头 ”。
《國語辭典》:换头(換頭)  拼音:huàn tóu
1.把头交换。见《聊斋志异。卷二。陆判》。
2.一种曲牌体式。凡双调词曲中,上下片首句、字数、平仄不相同的,称为「换头」。如清平乐、太常引等。
《漢語大詞典》:隔句
作赋格式之一。相隔一句对仗。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十:“又作赋咏其黑,有隔句云:‘行到暗碧橱前,必言吾过矣,吾过矣;坐向退光閤内,则称某在斯,某在斯。’”
《漢語大詞典》:鼎真
顶真。诗文中的一种修辞格。后一句首字即用前一句末字。亦称联珠格。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或焚香而啜茗,或联句而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