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七
字长孺,号大若,少与从兄一贯、族兄九畴同研席知名,人方之三谢。初中进士,值江陵当轴,其二子亦以是科第上等,使交同榜名士,公所最注目者,然公澹然弗顾也。授都水主事,议罢神岭山采石,民得不扰。稍迁仪制郎中,多与藩邸关。时沈藩负大力,有所干请,俞旨每从中出,公争甚强,事得寝。出以按察副使,备兵上荆。荆多庶宗,贫无赖,不受有司约,公为曲贷其困,巳稍整齐之,遂循循奉法。擢山东参政,以病致仕,起补福建参政,税珰高寀,与红毛番通,许其贡市,为疏请,而番舶已泊漳门。公亢言疆臣无延寇入门,理宜以死守。下令集舟师,逼使去,珰无以夺。其疏入,亦遂不行。进按察使,迁河南布政使,徙贵州。其地无成赋,一切车軨之备,仰给邻壤。适徵发巨材,人多受值,而逋邻值因不至。公下令先输木者受镪,立得材三千。金筑安抚其民颇驯。数苦豪右侵,公具请使内比为州,拓地千里,遂力请骸骨归里,逾年卒。方公初释褐,从兄文恭公已在史馆,及文恭枋国,深以家门贵盛为嫌,不肯引兄弟使同列,公亦远自引避,每与客语,终日未尝一及相君。人或徵起居,唯唯而巳。尝言吾辈坚立脚根,庶晚节不至秋蓬转,虽有智巧,岂能益吾命所无。其自守若此。所著有书礼二经补注、梅园集。
维基
沈一中(1550年—?),字长孺,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浙江乡试第十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授工部屯田司主事,累升礼部精膳司郎中。二十年六月升湖广副使,二十三年十一月升山东左参政。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出任分守漳南道福建右参政,晋按察使,三十四年五月平定闽妖吴建,改大名道河南按察使,三十五年闰六月升河南右布政使,三十八年五月官至贵州左布政使。文章以才气辞藻见长,而短于剪裁澄汰。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一中(1576年—1647年),字元枢,号石门,浙江处州府丽水县民籍青田县人。王一中是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举人,次年(1607年)联捷丁未科进士,授福建古田县知县,曾提拔陈宏德等士子,之后转任河南杞县、新蔡知县。泰昌元年(1620年),行取授广西道监察御史,上请罢设内市,检举保母客氏、权珰魏忠贤,巡按山东期间剿灭妖寇徐鸿儒。天启四年(1624年),升太仆寺少卿,七年(1627年)得荐任操江都御史,但被魏忠贤矫旨削夺为民,离开北京时身衣褴褛,只带著少量行李,几位僮仆,嗟叹而去。王一中居乡期间,奖励后进,著述五经、府志,不接受当道推荐,与士子研究道德性命之学。崇祯元年(1628年)再擢光禄寺卿,召对称旨,却因不依附权贵调南京光禄寺,多次上疏乞休,到七十二岁去世。入祀乡贤祠,子王胤昌、王胤升。

人物简介

中国对联甘棠奖第二届联作选粹
王一中,辽宁台安人。鞍山楹联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楹联家协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2018年荣获开先杯首届斗联大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