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礼记注疏》卷八〈檀弓上〉~49~
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妇人不葛带。有荐新,如朔奠。既葬,各以其服除。池视重溜。君即位而为椑,岁一漆之,藏焉。复、楔齿、缀足、饭、设饰、帷堂并作。父兄命赴者。君复于小寝、大寝,小祖、大祖,库门、四郊。丧不剥,奠也与?祭肉也与?既殡,旬而布材与明器。朝奠日出,夕奠逮日。父母之丧,哭无时,使必知其反也。练,练衣黄里、縓缘,葛要绖,绳屦无絇,角瑱,鹿裘衡长袪,袪裼之可也。汉·郑玄注:「俗间名。」唐·孔颖达疏:「恐燕人不识,故举俗称「马鬣封之谓也」,以语燕人。」
典故
五鬣


《酉阳杂俎》卷十八〈广动植之三·木篇〉
松,凡言两粒、五粒,粒当言鬣。段成式修行里私第,大堂前,有五鬣松两株,大才如?。结实,味与新罗者不别。五鬣松,皮不鳞。唐中使仇士良水硙亭子在城东,有两鬣皮不鳞者。又有七鬣者,不知自何而得。俗谓孔雀松,三鬣松也。
《國語辭典》:马鬣(馬鬣)  拼音:mǎ liè
1.马颈上的长毛。如:「古人造字时,已注意到鬣是马身上物,所以就以马为偏旁来造字。」
2.坟地。因坟地上所封的土,形状有如马鬃。故称。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把马鬣高封,立个死士碑。」
《漢語大詞典》:鳞鬣(鱗鬣)
(1).指龙的鳞片和鬣毛。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鳞鬣中怒张,风雨昼晦昧。”亦指鱼的鳞片和背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鳞语·黄雀鱼:“海人譟而惊之,化者十五,鳞鬣不开者不全化矣。” 清 李元 《蠕范·物候》:“鱖……形扁而腹圆,大口大目,细鳞有斑彩,其斑雄明雌暗,皆有鬐鬣,鳞鬣皆圆,黄质黑章。”
(2).代称龙。 宋 欧阳修 《和出省》:“共向丹墀侍临选,莫惊鳞鬣化风雷。”
(3).代称鱼。 五代 齐己 《池上感兴》诗:“碧底红鳞鬣,澄边白羽翰。”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艺语·诸家画品:“有 官能 者, 香山 千户小旗,生有巧思,欲与 林良 抗衡,所画鳞鬣亦精絶。”
(4).代称松树。鳞喻松树皮,鬣喻松针。 明 吴承恩 《画松》诗:“鳞鬣如有声,飢蛟对相语。”
《漢語大詞典》:鬐鬣
亦作“鬐鬛”。
(1).鱼、龙的脊鳍。文选·木华〈海赋〉:“巨鳞插云,鬐鬣刺天。” 李善 注引 郭璞 《〈上林赋〉注》:“鰭,鱼背上鬣也。”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诗:“蛟龙露鬐鬛,神鬼合变态。” 宋 孔平仲 《和常父望吴亭》:“游龙出鬐鬣,怒马轩颈项。” 清 孙枝蔚 《蠹鱼》诗:“每思作檄先讨蟫,鬐鬛虽小网须深。”
(2).借指马。 唐 杜荀鹤 《投江上崔尚书》诗:“若许登门换鬐鬛,必应辛苦事风雷。”
(3).兽畜的鬃毛。 清 龚自珍 《卢公神道碑铭》:“天禄辟邪,鬐鬣飞颺。”
《國語辭典》:长鬣(長鬣)  拼音:cháng liè
多髭须。《左传。昭公七年》:「楚子享公于新台,使长鬣者相。」《北齐书。卷四三。许惇传》:「惇洛廔髯,下垂至带,省中号为长鬣公。」
《骈字类编》:鼓鬣(鼓鬣)
张恊七命鼓鬣风生怒目电瞛
《漢語大詞典》:鬣封
马鬣封。坟墓上封土的一种形状。 明 唐顺之 《皇陵行》:“羽骑千屯护玉鱼,鬣封数仞堆金粟。”
《漢語大詞典》:雾鬣(霧鬣)
浓密的鬣毛。亦借指马。 唐 柳宗元 《晋问》:“ 晋国 多马, 屈 焉是产……风騣雾鬣,劚土抉壑。” 金 党怀英 《和张德远伐松之什》:“雨师夜失律,偶此遗神螭。烟鳞渍寒雨,雾鬣明朝曦。” 元 张伯淳 《洗马图》诗:“萧萧雾鬣与风騣,扑面征尘一洗空。”
分類:浓密
《國語辭典》:马鬣封(馬鬣封)  拼音:mǎ liè fēng
坟墓形状像马鬣的封土。唐。李贺〈王浚墓下〉诗:「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筑坟曰『马鬣封』。」
分類:坟墓封土
《漢語大詞典》:奋鬣(奮鬣)
兽、畜等扬起颈上的长毛。形容奋发或狂怒。 汉 张衡 《西京赋》:“於是 蚩尤 秉鉞,奋鬣被般。”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哮闞之兽,张牙奋鬣。”
《漢語大詞典》:翠鬣
(1).鸟头上的绿毛。文选·枚乘〈七发〉:“鵷鶵鵁鶄,翠鬣紫缨。” 李善 注:“鬣,首毛也。缨,颈毛也。” 南朝 梁 沈约 《天渊水鸟应诏赋》:“翠鬣紫缨之饰,丹冕緑襟之状。” 唐 崔珏 《和友人鸳鸯之什》之一:“翠鬣红衣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
(2).青绿色松针。 清 吴伟业 《吾谷行》:“雷劈烧痕翠鬣焦,雨垂漏滴苍皮缩。”
《漢語大詞典》:刚鬣(剛鬣)
(1).古代祭祀所用猪的专称。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 孔颖达 疏:“豕肥则毛鬣刚大也。” 唐 李翱 《陵庙日时朔祭议》:“谨以一元大武、柔毛、刚鬣、明粢、薌萁、嘉蔬、醴齐,敬修时享,以申追慕,尚享。”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敬以玉帛、一元大武、柔毛、刚鬣、明粢、香萁,嘉荐、醴齐,备兹禋瘞,用伸报本。”
(2).豪猪。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豪彘》:“刚鬣之族,号曰豪狶。”
分類:豪猪祭祀
《骈字类编》:五鬣(五鬣)
粒同癸辛杂识李贺有五粒小松歌陆龟蒙松斋一夜怀贞白霜外空闻五粒风李义山松暄翠粒新酉阳杂俎云五粒者各言鬣自有一种名五鬣皮无鳞甲而结实多新罗所种所谓粒者鬣也
又凡松叶皆双股故世以为松钗独栝松每穗三须而高丽所产每穗乃五鬣焉今所谓华山松是也 本草松集解颂曰其叶有两鬣五鬣七鬣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不及塞上者佳好也 名山记五鬣松服之长生按谓华山所产也
又乔宇华山西峰赋餐五鬣之长松兮摘莲花之十丈
又张籍送韩侍御归山诗九灵洞口行应到五鬣松枝醉亦攀冷陈陶宿天竺寺诗一宵何期此灵境五鬣松香金地 陆龟蒙和袭美怀章来二上人诗何时更问逍遥义五鬣松阴半石床
又胡宿冲虚观诗五鬣青松护翠苔石门岑寂断纤埃
又虞集孙宰金碧山水诗云生金水三春柳露滴银床五鬣松云倪瓒赠岳松涧诗曾访神仙五鬣松涧泉流润白 封
《漢語大詞典》:朱鬣
(1).马的红色颈毛。山海经·海内北经:“﹝ 犬封国 ﹞有文马,縞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 唐 王绩 《无心子传》:“昔者 蜚廉氏 有二马,一者朱鬣白毳、龙骼凤臆。” 元 张宪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拿弟走马歌》:“潜蛟双綰玉抱肚,朱鬣分毛散红雾。”
(2).神马名。后汉书·舆服志上:“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鬣云。”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序》:“是以天不爱道,白马嘶风,王泽効祥,朱鬣降祉。”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白马朱鬣》:“明王在上,则白马朱鬣至。”
(3).红色的背鳍。借指美丽的鱼。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渼陂鱼》:“鲸孙蛟子谁復惜,朱鬣金鳞漫如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