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亮阴
 
谅闇


《尚书·周书·无逸》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
《论语·宪问》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例句

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 韩愈 永贞行

《漢語大詞典》:闇然
沉默貌。 汉 刘向 说苑·至公:“ 始皇 闇然无以应之,面有慙色。”后汉书·杜林传:“及 宏 ( 卫宏 )见 林 ,闇然而服。”
分類:沉默
《國語辭典》:闇然  拼音:àn rán
幽暗不明显的样子。《礼记。中庸》:「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漢語大詞典》:闇然
忽然。《韩诗外传》卷六:“其刑罚繁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闇然如电击之,如墙压之。”
分類:忽然
《高级汉语词典》:闇室
遮去光线的房间
《漢語大詞典》:闇闇
(1).阴暗;不光亮。《楚辞·天问》:“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游国恩 纂义:“明明闇闇者,犹云或明或闇也,重言之以足文义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三:“遥望其内,光影陆离,波响腾沸,而行处犹闇闇也。” 王闿运 《上征赋》:“烛闇闇以乡晨,哽吾吊夫 三河 。”
(2).指昏昧的统治者。 汉 扬雄 《法言·修身》:“明明在上,百官牛羊,亦山雌也,闇闇在上,簞瓢捽茹,亦山雌也,何其臞!”
(3).稠密貌。 唐 杜甫 《宴胡侍御书堂》:“闇闇书籍满,轻轻花絮飞。” 唐 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 楚王 宫。”
(4).隐晦貌。 明 唐顺之 《俞孺人传》:“ 鈿 为人愿而善藏,其居众中退然不见辞色,而其介然有所不为。既训导於常,亦闇闇不自标帜。”
《漢語大詞典》:闇主
昏昧的君主。荀子·臣道:“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独。”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闇主众,明君寡·” 清 朱琦 《续苏明允〈谏论〉》:“又其是非乖异,闇主乱朝,乃至迁其刑於諫,迁其赏於不諫。”
分類:昏昧帝王
《漢語大詞典》:闇淡
不明显;不鲜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魏 汤 二尚书敭歷槐棘,多所发舒; 清献 摧折而愈显; 愚山 於其中最为闇淡。” 清 俞樾 《春在当随笔》卷一:“墨色闇淡,纸质亦多损坏。”
《高级汉语词典》:闇昧
暗淡;指人的隐私
《漢語大詞典》:昏闇
亦作“ 昏暗 ”。
(1).光线不足,阴暗。《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强风忽起,拔树吹沙,天地既不辩东西,昏闇岂知南北。”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蜕放光:“夜自庄舍还,而月色昏暗,殆不分道。”《英烈传》第四二回:“上面都是顽石生成,止有一个洞口,倒影天光,并不十分昏暗。” 曹禺 《日出》第一幕:“远处鸡鸣……屋内还是昏暗的。”
(2).指社会混乱,政治腐败。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吾生於昏闇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於世。”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但若政治昏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
(3).昏庸;愚昧。宋书·刘敬宣传:“ 牢之 以 道子 昏闇, 元显 淫凶,虑平 玄 之日,乱政方始。” 前蜀 贯休 《经吴宫》诗:“ 夫差 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三国志平话》卷下:“有 魏王 昏暗日甚,司马不能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孔明渊明:“ 孔明 治 蜀 ,不专主宽。盖以 刘璋 昏暗,故稍以法纪振之。”
(4).指文字模糊或某些物体不光洁明亮。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墨染纸不昏:“墨染纸三年字不昏暗者为上。”红楼梦第九五回:“ 贾母 打开看时,只见那玉比先前昏暗了好些。”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石油又不老牌,早熏得灯罩得昏暗。”
(5).指面色阴沉。《再生缘》第十五回:“我看你,近来气色常昏暗,倒只怕,头次兴师要失机。” 骆宾基 《生与死》:“他的前额有着阴天欲雨那样的昏暗色。”
《漢語大詞典》:黯闇
暗昧不明。 宋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然自昔抱不羣之材者,多为小人之所忌嫉;或中之以黯闇,或指之为党与,或诬之以大恶,或摘之以细故。” 宋 叶适 《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公争议曰:‘顷 寿皇 崩……精忠巨节,怫鬱黯闇,何以示后世。’”
分類:暗昧
《漢語大詞典》:闇投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后以“闇投”谓美好的事物人们一时难以接受。《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五》:“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 吕延济 注:“珪璋、明月虽宝也,以闇投人,必恐惧不受,今以仙道示俗,亦犹此也。” 明 何景明 《赠梁宗烈》之一:“谨子握中璧,时哉毋闇投。”
《國語辭典》:黮闇  拼音:tǎn àn
不明白的样子。《庄子。齐物论》:「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
《漢語大詞典》:闇懦
愚昧懦弱。后汉书·刘焉传:“ 张鲁 以 璋 闇懦,不復承顺。”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七年:“ 王晏权 闇懦,动禀 李维周 之命。”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八:“ 元帝 优游不断,闇懦不武, 恭显 擅权, 许 史 恃势。”
分類:愚昧懦弱
《國語辭典》:闇浅(闇淺)  拼音:àn qiǎn
愚昧寡识。《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廙传》:「臣才智闇浅,愿自比于韦弦。」
分類:愚昧浅薄
《國語辭典》:谅阴(諒陰)  拼音:liáng ān
古代天子居丧,政事全权委托大臣处理,默而不言。《论语。宪问》:「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也作「亮阴」、「凉阴」、「亮闇」、「凉闇」、「谅闇」、「梁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