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势盘龙虎
 
成龙成虎
   
金陵龙虎势
 
钟山龙盘
 
龙盘王气
  
龙虎势
 
龙虎地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六〈州郡部二·京都下〉~887~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据《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二〈舆地考八·江苏省〉~0555~2~
诸葛武侯云:「金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
《能改斋漫录》卷九〈地理·石头之名有二〉~27~
予尝考之。盖江南有两石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与夫王敦苏峻之所据者。此隶乎金陵者也。

例句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四

龙虎势衰佳气歇,凤皇名在故台空。 李群玉 秣陵怀古

典故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颂赞·颂·酒德颂〉~2099~
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
《國語辭典》:虎踞  拼音:hǔ jù
1.比喻地势险要。唐。李白 永王东巡歌:「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真乃为霸业之乡,诚为虎踞龙蟠之势也。」
2.形容怪石的形状。唐。王绩〈游北山赋〉:「石当阶而虎踞,泉度牖而龙吟。」
3.比喻以极优越的条件或地位,而雄据一方。《明史。卷一二三。明玉珍列传》:「近者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三国演义》第四○回:「孙权虎踞六郡,且有大江之险,亦不易取。」
《國語辭典》:箕踞  拼音:jī jù
两腿舒展而坐,形如畚箕,是一种随意不拘礼节的坐法。《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或据案观书,或箕踞自适,各随其便。」也作「箕倨」、「箕坐」。
《國語辭典》:盘踞(盤踞)  拼音:pán jù
盘结占据。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馀党,盘踞于内。」也作「盘据」。
《國語辭典》:踞坐  拼音:jù zuò
伸开两只脚,双膝弓起坐著。这种姿态带有倨傲不恭、旁若无人之意。《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见一巨物来,亦类夜叉状,竟奔入洞踞坐鸮顾。」
《國語辭典》:高踞  拼音:gāo jù
高坐在上面。唐。韩愈 石鼎联句。序:「道士高踞大唱曰:『刘把笔,吾诗云云。』」
《國語辭典》:蹲踞  拼音:dūn jù
张开双腿蹲著。《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正要将砖放在棺上,只见棺上有一件东西,蹲踞在上面。」
《國語辭典》:蟠踞  拼音:pán jù
盘结占据。宋。苏辙《栾城集。卷四四。论渠阳蛮事劄子》:「杨晟台等手下兵丁谁止五六千人,然种族蟠踞溪洞,众极不少。」
《國語辭典》:雄踞  拼音:xióng jù
强而有力的占据。形容地位稳固。如:「他能雄踞成衣界这么多年,全凭不断的奋斗和求新变化。」
《漢語大詞典》:踞觚
谓倚着灶角。语本《南华逸编》:“ 仲尼 读春秋, 老聃 踞灶觚而听。” 柴萼 《梵天庐丛录·袁昶》:“少寇 吴公 昔尝与予踞觚语此,引为深忧。” 周作人 《知堂回想录·三味书屋》:“ 李越缦 有一篇《城西老屋赋》,写家塾情状的有一段很好,其词曰:‘予之童騃,踞觚而读。’”
《漢語大詞典》:踞厕(踞廁)
坐在厕屋里。一说,坐于床侧。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 青 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厕音侧,谓牀边,踞状视之。一云溷厕也。” 三国 魏 伏义 《与阮嗣宗书》:“古人称窃简写律,踞厕读书,诵之可悼。”
分類:屋里裴骃
《漢語大詞典》:踞盘(踞盤)
亦作“ 踞蟠 ”。 犹盘据。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宠遇:“﹝ 太祖 杜斅 联句:﹞踞盘龙虎肇豪英,五色卿云炫月明。”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若有待侯,鬼兵踞蟠。夭阴髣髴,长刀大旗。” 清 周龙藻 《大墙上蒿行》:“蒿生蒿死曾足计,但恨踞盘难得地。”
分類:盘据
《國語辭典》:踞肆  拼音:jù sì
骄慢放肆。《汉书。卷一○○。叙传上》:「书云『乃用妇人之言』,何有踞肆于朝?」
《漢語大詞典》:踞见(踞見)
踞坐而见客。形容待人傲慢。汉书·高帝纪上:“足下必欲诛无道 秦 ,不宜踞见长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
《國語辭典》:虎踞龙蟠(虎踞龍蟠)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宋。辛弃疾〈念奴娇。我来吊古〉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真乃为霸业之乡,诚为虎踞龙蟠之势也。」
《國語辭典》:虎踞龙盘(虎踞龍盤)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势周旋,形曲折,虎踞龙盘仙子宫。」
《國語辭典》:龙盘虎踞(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像龙盘绕,像虎蹲踞。语本《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州郡部。叙京都下》:「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形容地势宏伟险要。《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有地名曰西山,龙盘虎踞,水绕山环,当出异人。」也作「龙蟠虎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
《國語辭典》:龙蟠虎踞(龍蟠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唐。李白 永王东巡歌:「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英烈传》第一三回:「我看金陵乃龙蟠虎踞,真圣主之都。」
《國語辭典》:龙盘虎踞(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像龙盘绕,像虎蹲踞。语本《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州郡部。叙京都下》:「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形容地势宏伟险要。《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有地名曰西山,龙盘虎踞,水绕山环,当出异人。」也作「龙蟠虎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