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冬爱日
  
爱景挂扶桑
  
相关人物
贾季
 
赵衰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九上〈文公·传七年〉~38~
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赵宣子使因贾季问酆舒。且让之。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晋·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简释

赵日:喻冬天的太阳。清阮葵生、严长明《集陆耳山新居联句》:“寒避庄噫冲,暖迎赵日晒。

典故 
偷香人
 
偷香掾
 
外国香
 
惹香
 
爱香韩寿
 
满城香
 
熏衣
 
异香寄寿
 
窥韩
 
窃香
 
著人香
 
薰香
  
贾女
      
贾阁偷香
  
韩令偷香
   
韩寿沈
 
韩寿畏香飞
 
韩寿窃香
  
韩椽偷香
  
香传贾娘
 
香寄窥帘
 
香销韩袖

相关人物
贾充
 
贾午
 
韩寿


《世说新语》下卷下《惑溺》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蹻捷绝人,踰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馀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閤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馀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晋书》卷四十〈贾充列传·(孙)贾谧〉~72~
谧字长深。母贾午,充少女也。父韩寿,字德真,南阳堵阳人,魏司徒暨曾孙。美姿貌,善容止,贾充辟为司空掾。充每宴宾僚,其女辄于青璅中窥之,见寿而悦焉。问其左右识此人不,有一婢说寿姓字,云是故主人。女大感想,发于寤寐。婢后往寿家,具说女意,并言其女光丽艳逸,端美绝伦。寿闻而心动,便令为通殷勤。婢以白女,女遂潜修音好,厚相赠结,呼寿夕入。寿劲捷过人,踰垣而至,家中莫知,惟充觉其女悦畅异于常日。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而其门閤严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阳惊,托言有盗,因使循墙以观其变。左右白曰:「无馀异,惟东北角如狐狸行处。」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
《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香〉~4475~2~
晋·郭澄之《郭子》曰:「陈骞以韩寿为椽,每会,闻寿有异香气,是外国所贡,一著衣,历日不歇。骞计武帝唯赐巳及,贾充他家理无此香,嫌寿与巳女通,考问左右婢,具以实对骞,以女妻寿,寿时未婚。」

例句

韩寿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婵娟。 史凤 传香枕

药自偷来绝,香从窃去珍。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之三

卖珠曾被武皇问,薰香不怕贾公知。 吴融 赠李长史歌

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乔知之 倡女行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李商隐 无题四首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李端 妾薄命

拂镜羞温峤,熏衣避贾充。 李贺 恼公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杨巨源 独不见

心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 杨巨源 艳女词

比翼和鸣双凤皇,欲栖金帐满城香。 卢纶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

当时若是逢韩寿,未必埋踪在贾家。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

朝天御史非韩寿,莫窃香来带累人。 薛能 赠解诗歌人

醉凭青琐窥韩寿,闲掷金梭恼谢鲲。 赵光远 题妓莱儿壁

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 韩偓 闺情

典故
白俗
 
贾岛瘦
  
相关人物
孟郊
 
贾岛


《苏轼文集》卷六三〈祭柳子玉文〉
猗欤子玉,南国之秀。甚敏而文,声发自幼。从横武库,炳蔚文囿。独以诗呜,天锡雄咮。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嘹然一吟,众作卑陋。凡今卿相,伊昔朋旧。平视青云,可到宁骤。孰云坎轲,白发垂脰。才高绝俗,性疏来诟。谪居穷山,遂侣猩狖。夜衾不絮,朝甑绝馏。慨然怀归,投弃缨绶。潜山之麓,往事神后。道味自饴,世芬莫嗅。凡世所欲,有避无就。谓当乘除,并畀之寿。云何不淑,命也谁咎。顷在钱塘,惠然我觏。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南屏,莫宿灵鹫。雪窗饥坐,清阕间奏。沙河夜归,霜月如昼。纶巾鹤氅,惊笑吴妇。会合之难,如次组绣。翻然失去,覆水何救。维子耆老,名德俱茂。嗟我后来,匪友惟媾。子有令子,将大子后。颀然二孙,则谓我舅。念子永归,涕如悬霤。歌此奠诗,一樽往侑。
典故
相关人物
贾季
 
赵衰


《春秋左传·文公七年》
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晋·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例句

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张正元 冬日可爱

典故
比屋封

相关人物
陆贾


《新语·无为》~65~
夫法令所以诛暴也,故曾、闵之孝,夷、齐之廉,此宁畏法教而为之者哉?故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何者?化使其然也。故近河之地湿,而近山之木长者,以类相及也。高山出云,丘阜生气,四渎东流,百川无西行者,小象大而少从多也。

例句

辟门通舜宾,比屋封尧德。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典故
相关人物
贾谊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例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 杜牧 雪中书怀

典故
绛灌谗陷
 
贾生困长沙
 
贾生流落
 
贾生谪
 
贾谊贬
 
贾长沙
  
长沙客
 
长沙宦
 
长沙容
 
长沙愁
 
长沙才子
 
长沙谪

相关人物
贾谊

参考典故
贾谊
 
鵩鸟赋
 
宣室
 
宣室召
 
洛阳才子
 
贾生恸


《史记》卷八十四《贾生列传》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鸟兽上·鵩鸟赋〉~604~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

简释

长沙谪:喻指有才者遭贬滴。唐刘长卿《听笛歌》:“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例句

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 刘长卿 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先曾谪居此州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刘长卿 新年作

绛老更能经几岁,贾生何事又三年。 刘长卿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刘长卿 听笛歌

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刘长卿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刘长卿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刘长卿 送李使君贬连州

长沙今贾傅,东海旧于公。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汉主思英才,贾生被排迁。 吴筠 览古十四首

才非贾傅亦迁官,五月驱羸上七盘。 吴融 南迁途中作七首登七盘岭二首

汉朝共许贾生贤,迁谪还应是宿缘。 姚合 寄主客郎中

长沙事可悲,普掾罪谁知。 姚合 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孟浩然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孟浩然 送王昌龄之岭南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崔涂 湘中秋怀迁客

独无谢客赏,况复贾生心。 张九龄 将至岳阳有怀赵二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 张九龄 酬王六寒朝见诒

孟轲应有命,贾谊得无冤。 张九龄 酬王履云游园林见贻

贾生憔悴说不得,茫茫烟霭堆湖心。 张碧 秋日登岳阳楼晴望

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 张说 岳州别梁六入朝

自怜心问景,三岁客长沙。 张说 巴丘春作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 戴叔伦 送张南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 方干 送郑端公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李商隐 哭刘司户贲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李嘉祐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李嘉祐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

闻君却作长沙傅,便逐秋风过洞庭。 李涉 送杨敬之倅湖南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李白 巴陵赠贾舍人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李白 田园言怀

君为长沙客,我独之夜郎。 李白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李白 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李白 行路难二首

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李白 赠常侍御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李白 送别得书字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李白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馀。 杜牧 朱坡绝句三首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杜牧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杜甫 入乔口

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长沙哀糺纆,汉阴嗤桔槔。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 柳宗元 闻籍田有感

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䰉。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贾生非不遇,汲黯自堪疏。 王维 上张令公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

贾傅竟行矣,邵公唯泫然。 卢纶 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户

将相猜贾谊,图书归马融。 卢象 赠程秘书

规谏扬雄赋,邅回贾谊官。 罗隐 寄侯博士

才子长沙暂左迁,能将意气慰当年。 羊士谔 客有自渠州来说常谏议使君故事怅然成咏

官卑杨执戟,年少贾长沙。 卫象 伤李端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许浑 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汉文思贾傅,贾傅遂生还。今日又如此,送君非等闲。 贯休 送吴融员外赴阙

一言偶未合尧聪,贾生须看湘江水。 贯休 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

我同长沙行,时事加百忧。 贾至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

灵均精魄如能问,又得千年贾傅词。 陆龟蒙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静思屈原沉,远忆贾谊贬。椒兰争嫉妒,绛灌共谗谄。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静思屈原沉,远忆贾谊贬。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雨寺独宿有题一首献杨常侍

贾生只是三年谪,独自无才已四年。 顾况 寄秘书包监

迁来贾谊愁无限,谪过灵均恨不堪。 齐己 潇湘

典故
相关人物
屈原
 
贾谊

参考典故
楚大夫
 
宣室
 
宣室召
 
洛阳才子
 
贾生恸
 
长沙谪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贾生〉~249~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后岁馀,贾生徵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248~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閒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柰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例句

试与屈贾招清魂,荒唐大树悉楠桂。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

中间屈贾辈,谗毁竟自取。 杜甫 上水遣怀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 杜甫 壮游

典故
入宣室
  
及苍生
 
君王思贾
 
问鬼神
 
夜半前席
 
宣室再见时
 
宣室前席
 
宣室召
 
宣室夜
 
宣室对
 
宣室征还
 
宣室鬼神
 
汉皇前席
 
膝屡前
 
虚前席
 
贾生前席
 
贾谊久不见
 
长沙召贾
 
召贾生

相关人物
贾谊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贾生〉~249~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后岁馀,贾生徵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例句

运筹时所贵,前席礼偏深。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归当再前席,适远非历试。 杜甫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汝翁草明光,天子正前席。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之五

拜恩稽首纷无已,凝旒前席皇情喜。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 章八元 酬刘员外月下见寄

汉主前瑶席,穰侯许凤池。 钱起 喜李待御拜郎官入省

前席命才彦,举朝推令名。 钱起 送蒋尚书居守东都

唯理心无党,怜才膝屡前。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韩偓 赠僧

握兰多具美,前席有嘉谋。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典故
天香满袖
 
惹御香
 
朝衣染御香
 
满袖疑香雾

相关人物
贾至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五〈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熏天紫陌长【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衣冠身染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案:贾至。洛阳人。与父曾俱为中书舍人。】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九天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案:原注。舍人先世尝掌丝纶。】,池上于今有凤毛【池上于今得凤毛】【池上如今有凤毛】【池上如今得凤毛】。
典故
愁单阏

相关人物
贾谊


《史记》卷八十四《贾生列传》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止于坐隅,貌甚閒暇。异物来集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筴言其度。」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徐广曰:『岁在卯曰单阏。文帝六年岁在丁卯。』」

典故
杵臼程婴

相关人物
屠岸贾
 
程婴
 
公孙杵臼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783~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彊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赵孤名曰武。……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例句

提携裤中儿,杵臼及程婴。立孤就白刃,必死辉丹诚。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典故
倚堂门
  
慈颜望久
 
相关人物
王孙贾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
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

例句

且副倚门望,莫辞趋府劳。 刘长卿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

遥知倚门处,江树正氛氲。 刘长卿 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

遥知骢马色,应待倚门看。 刘长卿 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觐

新年向国泪,今日倚门心。 刘长卿 酬郭夏人日长沙感怀见赠

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孟郊 游子

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 岑参 送裴校书从大夫溜觐省

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

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 张说 岳州别子均

闻道慈亲倚门待,到时兰叶正萋萋。 李嘉祐 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停停倚门念,瑟瑟风雨夕。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猗欤白华秀,伤心倚门夕。 李群玉 送魏圭觐省

已结门庐望,无令霜雪残。 杜甫 别董颋

宁闻倚门夕,尽力洁飧晨。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倚门固有望,敛衽就行役。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还申供帐别,言赴倚门期。 独孤及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 王冷然 淮南寄舍弟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王维 送友人南归

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王维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怜君展骥去,能解倚门愁。 钱起 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

将趋倚门望,还念同人别。 高适 宋中别李八

典故  
沽哉


《论语·子罕》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例句

去矣时难遇,沽哉价莫酬。 杜牧 牧陪昭应卢郎中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周岁公宰昭应牧在淮安縻职叙旧成二十二韵用以投寄

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盻云高羽翼,待贾蕴璠玙。 杨衡 寄田仓曹湾

典故
一寒如此
 
一寒如许
 
娣袍范叔寒
 
恋恋绨袍
 
恋绨袍
 
有意袍
  
绨袍惠
 
绨袍怀旧
 
绨袍恋恋
 
绨袍故
 
绨袍赠
 
范叔一寒
 
范叔寒
 
范叔绨
 
范叔袍
 
范叔贫
 
范叔骨相寒
 
范寒
 
范雎绨袍
 
赠绨袍
 
赠袍

相关人物
范雎
 
须贾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范雎〉~243~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閒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须贾曰:「吾马病,车轴折,非大车驷马,吾固不出。」范雎曰:「愿为君借大车驷马于主人翁。」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待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简释

范叔袍:指贫困时所受帮助。清赵翼《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之二:“民犹争诵廉公裤、我敢相矜范叔袍。”


例句

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 戎昱 冬夜宴梁十三厅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知罃怀褚中,范叔恋绨袍。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白居易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高适 咏史

《國語辭典》:爱日(愛日)  拼音:ài rì
1.爱惜光阴。《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汉。王符《潜夫论。爱日》:「圣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国之基,故务省役而为民爱日。」
2.事亲必须及时,不可须臾懈怠。语出汉。扬雄《法言。孝至》:「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后指事奉父母。
3.可爱的阳光。唐。宋璟〈梅花赋〉:「爱日烘晴,明蟾照夜。」
《漢語大詞典》:畏日
(1).左传·文公七年:“ 赵衰 ,冬日之日也; 赵盾 ,夏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称夏天的太阳为“畏日”,意为炎热可畏。 唐 杜甫 《过洞庭湖》诗:“破浪南风正,回檣畏日斜。” 宋 苏轼 《春贴子词·皇太妃阁》之四:“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麦黍报丰年。”
(2).怕犯日忌。古人迷信,认为某些年、月、日不宜做某种事情,称为日忌。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 永 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漢語大詞典》:赵日(趙日)
左传·文公七年有“ 赵衰 ,冬日之日也”的记载。后因以“赵日”比喻冬天的太阳。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应钟十月》:“胡风起截耳之冻,赵日兴曝背之思。” 清 阮葵生 严长明 《集陆耳山新居联句》:“寒避庄噫衝,暖迎赵日晒。”参见“ 赵盾日 ”。
《漢語大詞典》:赵盾日(趙盾日)
左传·文公七年:“ 酆舒 问於 贾季 曰:‘ 赵衰 、 赵盾 孰贤?’对曰:‘ 赵衰 ,冬日之日也; 赵盾 ,夏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以“赵盾日”为夏天烈日之代称。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喜雨》:“久苦 赵盾 日,欣逢 傅説 霖。”亦省称“ 赵盾 ”。 宋 张耒 《仲夏》:“云间 赵盾 益可畏,渊底 武侯 方熟眠。”
分類:夏天烈日
《國語辭典》:偷香  拼音:tōu xiāng
晋时贾充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后为贾充识破,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或说与寿私通者是陈骞之女,后因未婚而女亡,寿乃娶贾充之女。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刘孝标注引《郭子》。后世用此语指男女私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你将那偷香手,准备著折桂枝。」
《漢語大詞典》:贾充香(賈充香)
晋 贾充 女与 韩寿 私通, 贾充 有异香,一著人则历月不歇, 贾 女窃香与 寿 。 贾充 闻香而察其事,遂嫁女与 寿 。见晋书·贾充传。后因以“贾充香”表示男女倾情之物。 元 周文质 《蝶恋花·悟迷》套曲:“朱门深闭 贾充 香,兰房强揣 郑生 玉,青楼空掷 潘安 果。”
《國語辭典》:贾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晋时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使用;后为贾充侦悉,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以贾女香指男女倾情之物。宋。黄庭坚 酴醾诗:「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漢語大詞典》:贾娘(賈娘)
指 晋 贾充 之女 贾午 。 唐 杨巨源 《独不见》诗:“香传 贾娘 手,粉离 何郎 面。”参见“ 贾女香 ”。
《國語辭典》:贾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晋时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使用;后为贾充侦悉,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以贾女香指男女倾情之物。宋。黄庭坚 酴醾诗:「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漢語大詞典》:贾氏窥帘(賈氏窺簾)
晋 贾充 属吏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女在门帘后窥见而悦之,两人私通。 贾 女窃异香与 寿 , 贾充 闻香而察其事,遂嫁女与 寿 。见晋书·贾充传。后因以“贾氏窥帘”形容女子对所爱之人倾心相慕。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 贾氏 窥帘 韩掾 少, 宓妃 留枕 魏王 才。”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掷家图国》:“道我似 贾女 私窥,忍捐恩负主,应猜做偷香情绪。”
《漢語大詞典》:贾袖传香(賈袖傳香)
指 晋 贾充 女与 韩寿 私通,偷 武帝 赐 充 异香赠 韩 事。 宋 史达祖 《眼儿媚·代答》词:“期花等月, 秦 臺吹玉, 贾 袖传香。”参见“ 贾女香 ”。
《國語辭典》:贾女香(賈女香)  拼音:jiǎ nǚ xiāng
晋时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并将武帝赠充之外国奇香交予寿使用;后为贾充侦悉,遂嫁其女与韩寿。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以贾女香指男女倾情之物。宋。黄庭坚 酴醾诗:「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漢語大詞典》:遗寿(遺壽)
未尽天年;短寿。 元 袁桷 《林处士哀辞》:“寿而无德与名,君子耻之,故修短有命,遗寿焉犹可言也。名德不至,则澌尽腐灭,又安所取哉!”
分類:未尽天年
《漢語大詞典》:韩寿(韓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后因以“韩寿”借称美男子,多指出入歌楼舞榭的风流子弟。 唐 乔知之 《倡女行》:“昨宵綺帐迎 韩寿 ,今朝罗袖引 潘郎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当时若是逢 韩寿 ,未必埋踪在 贾 家。”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套曲:“大筵排回雪 韦娘 ,小酌会窃香 韩寿 。”
《國語辭典》:韩寿偷香(韓壽偷香)  拼音: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晋韩寿与大臣贾充之女贾午私通,贾午以晋武帝赐贾充的外国奇香偷赠韩寿的故事。见《晋书。卷四○。贾充传》。后用来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鲸《双珠记》第一一出:「不但偷铃,韩寿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也作「韩寿分香」。
《漢語大詞典》:韩寿香(韓壽香)
晋 贾充 女 午 与 韩寿 私通,并把皇帝赐其父之外域异香赠 寿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香”指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唐 史凤 《传香枕》诗:“ 韩寿 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嬋娟。” 唐 刘禹锡 《秦娘歌》:“ 秦嘉 镜有前时结, 韩寿 香销故篋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韩香 ”。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问甚时説与,佳音密耗,寄将 秦 镜,偷换 韩 香。” 明 秦楼外史 《男王后》第三折:“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韩寿偷香 ”。
《國語辭典》:韩寿偷香(韓壽偷香)  拼音: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晋韩寿与大臣贾充之女贾午私通,贾午以晋武帝赐贾充的外国奇香偷赠韩寿的故事。见《晋书。卷四○。贾充传》。后用来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鲸《双珠记》第一一出:「不但偷铃,韩寿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也作「韩寿分香」。
《漢語大詞典》:韩香(韓香)
见“ 韩寿香 ”。
《漢語大詞典》:韩寿香(韓壽香)
晋 贾充 女 午 与 韩寿 私通,并把皇帝赐其父之外域异香赠 寿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香”指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唐 史凤 《传香枕》诗:“ 韩寿 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嬋娟。” 唐 刘禹锡 《秦娘歌》:“ 秦嘉 镜有前时结, 韩寿 香销故篋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韩香 ”。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问甚时説与,佳音密耗,寄将 秦 镜,偷换 韩 香。” 明 秦楼外史 《男王后》第三折:“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韩寿偷香 ”。
《漢語大詞典》:郊寒
唐 代 孟郊 诗,清峭寒瘦,好作苦语,故称。 宋 朱熹 《西江月》词:“句稳翻嫌 白 俗,情高却笑 郊 寒。” 清 谭嗣同 《阻风洞庭湖赠李君时敏》诗之四:“ 援 晚可怜成画虎, 郊 寒苦恨不为龙。”
分類:孟郊
《國語辭典》:郊寒岛瘦(郊寒島瘦)  拼音:jiāo hán dǎo shòu
对于唐代诗人孟郊与贾岛作品风格的评论。参见「岛瘦郊寒」条。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漢語大詞典》:比德
(1).指结党营私的行为。《书·洪范》:“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 孔 传:“民有安中之善,则无淫过朋党之恶、比周之德。” 蔡沉 集传:“比德,私相比附也。”
(2).同心同德。国语·晋语八:“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赞事,比也。”《楚辞·大招》:“比德好间,习以都只。” 王夫之 通释:“比德,同心。”
谓德行、德教可与之比拟、比配。《礼记·玉藻》:“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记·商君列传:“故吾以彊国之术説君,君大説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 殷 周 矣。”后汉书·杨震传:“拟踪往古,比德哲王。” 明 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诗:“比德亮无瑕,抱节诚可久。”
《國語辭典》:鞭笞  拼音:biān chī
1.用鞭子抽打。《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吒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共故之。」也作「鞭打」。
2.鞭策驱使。《汉书。卷四三。陆贾传》:「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
《漢語大詞典》:长沙傅(長沙傅)
指 西汉 贾谊 。 文帝 时 贾谊 被谪为 长沙王 太傅,故称。 唐 宋之问 《新年作》诗:“已似 长沙 傅,从今又几年。” 唐 张九龄 《咏史》:“轻既 长沙 傅,重亦边郡徙。”亦省作“ 长沙 ”。 元 张养浩 《沉醉东风》曲:“万言策 长沙 不还,六韜书 云梦 空嘆。”
分類:贾谊长沙
《漢語大詞典》:屈贾(屈賈)
战国 屈原 与 汉 贾谊 的并称。两人平生都忧谗畏讥,从容辞令,遭遇相似。 南朝 梁武帝 《设谤木肺石二函诏》:“怀 傅 吕 之术,抱 屈 贾 之叹。” 唐 杜甫 《壮游》诗:“气劘 屈 贾 垒,目短 曹 刘 墙。” 宋 欧阳修 《送赵山人归旧山》诗:“ 屈 贾 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明 张居正 《与吴川楼给谏书》:“假令 屈 贾 之儔,少留意於此,则 汨罗 无不返之魂, 长沙 无赋鵩之感矣。”
《國語辭典》:前席  拼音:qián xí
1.移坐向前以相接近。《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至夜半,文帝前席。」
2.位于前面的座位。唐。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分類:接近向前
《國語辭典》:倚门(倚門)  拼音:yǐ mén
1.形容父母急切盼望子女回家。《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唐。王维 送友人南归诗:「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2.靠在门边。《红楼梦》第二三回:「刚至穿堂门前,只见袭人倚门立在那里,一见宝玉回来,堆下笑来。」
3.妓女靠在门边招揽顾客。
《國語辭典》:倚门卖笑(倚門賣笑)  拼音:yǐ mén mài xiào
靠在门上装出笑脸来招揽客人。语本《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指娼妓生涯。《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儜看我们这样打扮,并不像那倚门卖笑的娼妓。」也作「倚门卖俏」。
分類:妓女卖淫
《漢語大詞典》:门闾望(門閭望)
见“ 门閭之望 ”。
《漢語大詞典》:门闾之望(門閭之望)
战国策·齐策六:“ 王孙贾 年十五,事 閔王 。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閭而望。’”后用“门閭之望”谓父母对子女的想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严君 老泉居士 ,家慈 程氏安人 ,春风庭畔,每叨诗礼之闻;夜雨灯前,时念门閭之望。”《花月痕》第四五回 栖霞居士 评:“高歌有鬼,徒为沟壑之填;食字无灵,莫慰门閭之望。”亦省作“ 门閭望 ”。 唐 杜甫 《别董颋》诗:“已结门閭望,无令霜雪残。”
《國語辭典》:善价(善價)  拼音:shàn jià
高价。如:「善价而沽」。也作「善贾」。
分類:善价高价
《漢語大詞典》:善贾(善賈)
高价。贾,通“ 价 ”。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分類:高价
《國語辭典》:善贾(善賈)  拼音:shàn gǔ
善于经商。《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國語辭典》:善贾(善賈)  拼音:shàn jià
高价。《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也作「善价」。
分類:经商
《國語辭典》:待贾(待賈)  拼音:dài gǔ
等待高价出售。比喻等待时机出仕做官。《论语。子罕》:「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漢語大詞典》:待贾而沽(待賈而沽)
亦作“ 待价而沽 ”。 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记》:“遂决计待价而沽,不图速成。” 徐迟 《牡丹》三:“奇货可居,应该待价而沽,大学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亦省作“ 待价 ”、“ 待贾沽 ”、“ 待沽 ”。文选·嵇康〈琴赋〉:“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张铣 注:“待价谓待人来求也。”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贾琼 请《六经》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坠也。’子曰:‘尔将为名乎?有美玉姑待价焉。’” 阮逸 注:“待明王出,当自求行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 清 曹寅 《瑮亭》诗:“有质温而栗,待沽已后期。”
《國語辭典》:绨袍(綈袍)  拼音:tí páo
粗缯制成的袍子。唐。岑参 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诗:「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唐。高适 别王八诗:「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