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七字当琼浆
 
吟青案
  
四愁人
  
报君无玉案
  
平子四愁
 
平子诗
 
平子赋愁
 
张衡四愁
 
张衡四愁诗
 
张衡愁
 
愁心系平子
 
明珠青玉
 
每人错刀投
 
珠玑兼绣段
 
绣段诒
 
貂襜褕
 
遗四愁
 
酬锦绣
 
金刀绣段
 
金错赠
 
锦绣段
 
锦绣赠
 
错刀赠
 
相关人物
张衡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四愁诗四首〉~356~
序:「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衡下车,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滑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摛。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毙,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其辞曰: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躅,何为怀忧心烦纡?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简释

四愁:咏愁思。唐孟郊《百忧》:“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例句

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刘禹锡 答柳子厚

云沉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孟郊 百忧

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崔峒 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李商隐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 李白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馀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

赖君时一笑,方能解四愁。 李益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杜甫 又示宗武

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一作亭)重阳宴集作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

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王铎 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

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

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皎然 送李季良北归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窦庠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一作翰林王补阙

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来。 章孝标 次韵和光禄钱卿二首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护国 别盛安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韦承庆 凌朝浮江旅思(一作马周诗)

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 高骈 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

典故
不识金貂重
 
相如酒渴对文君
 
脱貂贳醑
 
裘貂醉
 
解金貂
  
贳貂裘
 
醉当貂裘
 
金貂不抵银瓶贵
  
金貂换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阮孚
 
卓文君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瞻弟)阮孚〉
孚字遥集。其母,即胡婢也。孚之初生,其姑取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曰:「胡人遥集于上楹」而以字焉。初辟太傅府,迁骑兵属。避乱渡江,元帝以为安东参军。蓬发饮酒,不以王务婴心。时帝既用申韩以救世,而孚之徒未能弃也。虽然,不以事任处之。转丞相从事中郎。终日酣纵,恒为有司所按,帝每优容之。琅邪王裒为车骑将军,镇广陵,高选纲佐,以孚为长史。帝谓曰:「卿既统军府,郊垒多事,宜节饮也。」孚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臣僶勉从事,不敢有言者,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皇泽遐被,贼寇敛迹,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转太子中庶子、左卫率,领屯骑校尉。
《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对饮。

简释

金貂换:文人狂放不羁,或喻喜好饮酒。唐温庭筠《寄卢生》:“他年犹拟金貂换,寄语黄公旧酒垆。”


例句

脱貂贳桂醑,射雁与山厨。 王维 过崔驸马山池

不识金貂重,偏惜玉山颓。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下机人
 
不下机
 
典却乌貂裘
 
剩貂裘
  
十上劳
 
尘暗旧貂裘
 
妻嫂欺
 
妻嫂笑
  
季子貂裘
 
季子贪
 
季子金尽
 
季裘
 
弊貂裘
 
耻妻嫂
 
惭妻嫂
 
应嗔不下机
 
怀书十上秦
 
敝洛阳
  
敝裘自愧
 
敝貂裘
 
敝黑貂裘
 
乌裘入秦
 
乌裘十上
 
乌裘敝
 
乌裘滞秦
 
乌貂裘
 
皂貂破敝
 
破却貂裘
  
秦貂没
 
落魄苏秦
 
苏家妇
 
苏秦耻妻嫂
 
苏秦憔悴
 
行看嫂下机
  
貂敝
  
貂裘不畏雪
 
貂裘尘满
 
貂裘敝
 
还家畏嫂轻
 
风尘黑貂
 
鸣机妇
 
黄金百斤尽
 
黄金尽
  
黑貂敝
 
黑貂裘
 
黑貂裘敝

相关人物
秦惠王
 
苏秦


《战国策》卷三〈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85~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224~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战国策》卷十八《赵策一》
李兑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镒。苏秦得以为用,西入于秦。

简释

季子裘:咏人奔波劳碌。唐杜甫《摇落》:“鹅费羲之墨,貂除季子裘。”


例句

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 吴仁壁 投谢钱武肃

铜梁剑阁几区区,十上探珠不见珠。 唐求 伤张玖秀才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孟浩然 南归阻雪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孟浩然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 戴叔伦 从军行

不脱弊裘轻锦绮,长吟佳句掩笙歌。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

归时傥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李白 别内赴征三首

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之七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李白 赠友人三首之三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书空閒度日,深拥破貂裘。 李群玉 旅泊

黑貂不免敝,斑鬓兀称觞。 杜甫 壮游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鹅费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杜甫 摇落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杜甫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挈带看朱绂,开箱睹黑裘。 杜甫 村雨

弊裘苏季子,历国未知还。 杜甫 远游

计偕十上竟无成,忽忆岩居便独行。 权德舆 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

都作无成不归去,古来妻嫂笑苏秦。 沈亚之 送庞子肃

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 潘唐 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

季子憔悴时,妇见不下机。 白居易 读史五首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 卢僎 途中口号

十上不可待,三年竟无成。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辄有所酬以申悲旧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尽取无因。 罗隐 东归

知己秦貂没,流年贾鵩悲。 罗隐 秋日怀孟夷庚

双垂素丝泪,几弊皂貂裘。 钱起 新丰主人

黄金装屡尽,白首契逾新。 陈子昂 送梁李二明府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雍裕之 四色

虽免十上劳,何能一战霸。 韩愈 悬斋有怀

玄草终疲汉,乌裘几滞秦。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骆宾王 途中有怀

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 高适 别孙䜣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高适 哭单父梁九少府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高适 酬裴秀才

典故 
狗续貂
 
续尾
   
貂可续


《晋书》卷五十九〈赵王伦列传〉~602~
伦从兵五千人,入自端门,登太极殿,满奋、崔随、乐广进玺绶于伦,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是岁,贤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将皆不试;计吏及四方使命之在京邑者,太学生年十六以上及在学二十年,皆署吏;郡县二千石令长赦日在职者,皆封侯;郡纲纪并为孝廉,县纲纪为廉吏。以世子荂为太子,馥为侍中、大司农、领护军、京兆王,虔为侍中、大将军领军、广平王,诩为侍中、抚军将军、霸城王,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张林等诸党皆登卿将,并列大封。其馀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昭明文选》卷三十八〈表下·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737~
唐·李善注引虞预《晋录》曰:「赵王伦篡位,时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满庭,貂蝉半座。时人谣曰:貂不足,狗尾续。」

简释

狗续貂:喻指以次续好。元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世笑乌非鹊,吾怜狗续貂。”

典故  

《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武冠〉~3668~
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胡广说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建武时,匈奴内属,世祖赐南单于衣服,以中常侍惠文冠,中黄门童子佩刀云。

例句

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崔颢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昔滥貂蝉长,同承雨露霏。 张说 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

貂蝉临野水,旌旆引春风。 戴叔伦 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

霄汉惭联步,貂蝉愧并簪。 武元衡 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 王维 哭祖六自虚

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之二

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赠杨常侍

典故
自兜鍪出
 
貂蝉出兜鍪
 
貂蝉自兜牟


《南齐书》卷二十九〈周盘龙列传〉~545~
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
《南史》卷四十六〈周盘龙列传〉~58~
寻出为兖州刺史,进爵为侯。角城戍将张蒲与魏潜通,因大雾乘船入清中采樵,载魏人直向城东门,坐为有司所奏,诏白衣领职。八坐寻奏复位,加领东平太守。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武帝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生耳。」寻病卒,年七十九。
典故
兜牟未换貂蝉
 
功名马上兜鍪出
 
貂蝉自兜鍪出


《南齐书》卷二十九〈周盘龙列传〉~543~
周盘龙,北兰陵兰陵人也。宋世土断,属东平郡。盘龙胆气过人,尤便弓马。……父子两匹骑,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盘龙父子由是名播北国。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永明元年,迁征虏将军、南琅邪太守。三年,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五年,转大司马,加征虏将军、济阳太守。世祖数讲武,常令盘龙领马军,校骑骋。后以疾为光禄大夫。寻出为持节、都督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州刺史。进爵为侯。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十一年,病卒,年七十九。赠安北将军、州刺史。
典故
狗尾貂蝉
 
华貂难续
 
金貂续


《昭明文选》卷三十八〈表下·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736~
臣云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夫铨衡之重,关诸隆替,远惟则哲,在帝犹难。汉魏已降,达识继轨,雅俗所归,惟称许郭。拔十得五,尚曰比肩。其馀得失未闻,偶察童幼,天机暂发,顾无足算。在魏则毛玠公方,居晋则山涛识量,以臣况之,一何辽落!齐季陵迟,官方淆乱,鸿都不纲,西园成市,金章有盈笥之谈,华貂深不足之叹。草创惟始,义存改作,恭己南面,责成斯在。岂宜妄加宠私,以乏王事,附蝉之饰,空成宠章。求之公私,授受交失。唐·李善注引虞预《晋录》曰:「赵王伦篡位,时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满庭,貂蝉半座。时人谣曰:貂不足,狗尾续。」
典故
七叶汉貂
   
相关人物
张安世(字子孺)
 
许广汉
 
金日磾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汉·杨子云(雄)《解嘲》
「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乖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唐·李善注:「金日磾、张安世、许广汉、史恭、史高也。」
《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列传·盖宽饶〉~3247~
谏大夫郑昌悯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许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磾也。张,张安世也。此四家属无不听。」师古曰:「此说非也。许氏、史氏有外属之恩,金氏、张氏自托在于近狎也。属读如本字也。」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列传·金日磾〉~2967~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例句

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丘丹 忆长安四月

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事达江沙。 伊璠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吴融 卖花翁

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沉醉。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六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 王维 偶然作六首之五

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郑愔 夜游曲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 韦庄 咸通

典故
七叶貂蝉

相关人物
金日磾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咏史八首〉~988~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冑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唐·李善注引班固《汉书·金日磾赞》曰:「夷狄亡国,羁虏汉庭。七叶内侍,何其盛也。七叶,自武至平也。」又《张汤传赞》曰:「张氏之子孙相继,自宣、元已来,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馀人。功臣之后,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珥,插也。董巴《舆服志》曰:「侍中、中常侍冠武弁,貂尾为饰。」
典故
千貂避路

相关人物
赵石虎


《晋书》卷一百六〈石季龙载记上〉~2769~
时豪戚侵恣,贿托公行,季龙患之,擢殿中御史李矩为御史中丞,特亲任之。自此百僚震慑,州郡肃然。季龙曰:「朕闻良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典故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诸将五首〉
〈诸将五首〉其四:「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冥冥氛祲不全销】。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只在忠良翊圣朝】。【案:钱谦益曰。此深戒朝廷。不当使中官出将也。杨思勖讨安南五溪。残酷好杀。故越裳不贡。吕太一收珠南海。阻兵作乱。故南海不靖。李辅国以中官拜大司马。所谓殊锡也。鱼朝恩等以中官为观军容使。所谓总戎也。炎风朔雪。皆天王之地。只当精求忠良。以翊圣朝。安得偏信一二中人。据将帅之重任。自取溃偾乎。】」
《杜诗详注》卷十六
清·仇兆鳌注引《唐书》:「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与左右常侍、中书令,并金蝉珥貂。」
《國語辭典》:貂裘  拼音:diāo qiú
用貂皮制成的裘衣。《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
《國語辭典》:貂蝉(貂蟬)  拼音:diāo chán
1.古代武官帽子上的装饰。明。徐渭《雌木兰》第一出:「领人马一千,扫黑山一战。俺则教花腮上旧粉扑貂蝉。」
2.世传东汉王允有歌姬名貂蝉,王允本许貂蝉嫁吕布,后却改献董卓,欲离间两人,吕布因此杀卓,复娶貂蝉。
《國語辭典》:貂蝉冠(貂蟬冠)  拼音:diāo chán guān
以貂尾和蝉装饰的帽冠,为古代达官贵臣所戴。《宋史。卷一五二。五舆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御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等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也称为「蝉冠」。
《國語辭典》:金貂  拼音:jīn diāo
古代侍从贵臣的帽饰。见《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后用以代指侍从贵臣。《文选。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文选。江淹。杂体诗。王侍中》:「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
《漢語大詞典》:四愁
(1).“ 四愁诗 ”的省称。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四愁七哀:“《四愁》, 汉 张衡 所作,伤时之文也。” 唐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诗:“ 宋玉 怨三秋, 张衡 復‘四愁’。” 清 姚鼐 《送一青归因寄仲郛》诗:“天末‘四愁’思莫致,秋来‘九辨’送将归。”
(2).泛指愁思。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四愁连 汉水 ,百口寄随人。” 唐 孟郊 《百忧》诗:“智士日千虑,愚夫惟四愁。”参见“ 四愁诗 ”。
分類:愁思
《國語辭典》:四愁诗(四愁詩)  拼音:sì chóu shī
诗名。东汉张衡所作。内容描写怀人的愁思,为张衡做河间相时郁郁不得志所作。
《國語辭典》:四愁诗(四愁詩)  拼音:sì chóu shī
诗名。东汉张衡所作。内容描写怀人的愁思,为张衡做河间相时郁郁不得志所作。
《漢語大詞典》:报珠(報珠)
相传 隋侯 见大蛇伤断,为敷药救治,后蛇衔明月珠相报。见《淮南子·览冥训》 高诱 注。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漢語大詞典》:青玉案
(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刘良 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 李善 注。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2).借指回赠之物。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唐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 建溪 新饼截云腴。”
(3).泛指古诗。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 宋 叶适 《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 明 刘兑 《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
(4).词牌名。名本 汉 张衡 《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 宋 贺铸 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國語辭典》:貂裘换酒(貂裘換酒)  拼音:diāo qiú huàn jiǔ
晋人阮孚曾经以貂裘换取美酒。典出《晋书。卷四九。阮藉传》:「尝以金貂换酒,复为劾,帝宥之。」后用以形容富贵者的豪放不羁。
《漢語大詞典》:金貂取酒
见“ 金貂换酒 ”。
《國語辭典》:金貂换酒(金貂換酒)  拼音:jīn diāo huàn jiǔ
晋代阮孚任高官后,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换酒来喝。见《晋书。卷四九。列传。阮籍》。后用以形容富贵者放荡不羁。如:「他一向出手豪阔,兴致一来,金貂换酒,一掷千金,丝毫不以为意。」
《國語辭典》:金貂换酒(金貂換酒)  拼音:jīn diāo huàn jiǔ
晋代阮孚任高官后,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换酒来喝。见《晋书。卷四九。列传。阮籍》。后用以形容富贵者放荡不羁。如:「他一向出手豪阔,兴致一来,金貂换酒,一掷千金,丝毫不以为意。」
《漢語大詞典》:十上
谓多次上书言事。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始将连横説 秦惠王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仰 长安 而就日,赴帝乡以望云。虽文闕三冬,而书劳十上。”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虽免十上劳,何能一战霸。” 唐 贾岛 《即事》诗:“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徵。”
分類:上书言事
《漢語大詞典》:季子裘
季子 的貂裘。指 战国 时 苏秦 入 秦 求仕,资用耗尽而归之事。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絶,去 秦 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状有归色。”后以“季子裘”谓旅途或客居中处境困顿。 唐 殷尧藩 《九日》诗:“壮怀空掷 班超 笔,久客谁怜 季子 裘。” 宋 陆游 《舟中夜赋》诗:“千里风尘 季子 裘, 五湖 烟浪 志和 舟。” 明 唐顺之 《十五夜旅怀》诗:“镜有 潘郎 鬢,囊无 季子 裘。”
《漢語大詞典》:敝裘
破旧的皮衣。 唐 岑参 《闻宇文判官西使还》诗:“白髮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明 刘基 《呼灯》诗:“西风一夜吹庭树,惊起呼灯问敝裘。” 清 黄鷟来 《雨中感怀》诗:“起行视天宇,太息揽敝裘。”
分類:破旧皮衣
《漢語大詞典》:秦裘
指破旧的皮衣。 唐 骆宾王 《宿山庄》诗:“拾青非 汉 策,化緇类 秦 裘。” 陈熙晋 笺注:“ 唐 都 秦中 ,故曰 秦 裘。兼用 苏秦 裘敝去 秦 事。”
分類:破旧皮衣
《漢語大詞典》:裘敝金尽(裘敝金盡)
见“ 裘弊金尽 ”。
《國語辭典》:裘弊金尽(裘弊金盡)  拼音:qiú bì jīn jìn
皮衣破败,钱财用尽。形容生活穷困窘迫。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如:「他因为生活奢侈,又加上投资失败,没多久就弄得裘弊金尽。」
《漢語大詞典》:黑裘
紫貂皮制成的裘。 唐 杜甫 《村雨》诗:“揽带看朱紱,开箱覩黑裘。” 唐 温庭筠 《过西堡塞北》诗:“白马犀匕首,黑裘金佩刀。”
分類:貂皮
《國語辭典》:狗尾续貂(狗尾續貂)  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
比喻任官太滥,或事物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参见「貂不足,狗尾续」条。《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美恶不称,谓之狗尾续貂。」
《國語辭典》:续貂(續貂)  拼音:xù diāo
1.滥竽充数的官吏。参见「狗尾续貂」条。明。刘基 夜坐有怀呈石末公诗:「雄豪窃据皆屠狗,功业舆台总续貂。」
2.比喻事物前后衔接不相称,后续者不及前者。今多用以自谦接续他人未完成的事业或著作。《红楼梦》第七六回:「我意思想著你二位警句已出,再若续时,恐后力不加;我竟要续貂,又恐有玷。」
《漢語大詞典》:貂不足
谓狗尾续貂,以次充好。 明 徐渭 《论中五》:“《大学》首篇,人人熟之者也,而文之体要尽是矣……多此者,添虵足也;不及此者,断隺足也;而昧此而妄作者,貂不足也。”参见“ 貂不足,狗尾续 ”。
分類:以次充好
《國語辭典》:珥貂  拼音:ěr diāo
1.在冠旁插上貂鼠尾作装饰。为汉时侍中、常侍的服饰。《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南史。卷六二。朱异传》:「历官自员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
2.比喻显贵的近臣。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
《漢語大詞典》:七叶貂(七葉貂)
汉 时中常侍冠上插貂尾为饰, 金日磾 一家自 武帝 至 平帝 七朝,世代皆侍中,为内庭宠臣。后因以“七叶貂”喻世代显贵。 晋 左思 《咏史》之二:“ 金 张 籍旧业,七叶珥 汉 貂。”珥,插。 宋 苏轼 《再和刘贡父春日赐幡胜》:“舆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孩儿自惭鳩拙,怎绳七叶之貂。”
《漢語大詞典》:许史(許史)
(1). 汉宣帝 时外戚 许伯 和 史高 的并称。汉书·盖宽饶传:“上无 许 史 之属,下无 金 张 之託。”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许伯 , 宣帝 皇后父。 史高 , 宣帝 外家也。”后借指权门贵戚。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见鐘鼎於 金 张 ,闻絃歌於 许 史 。”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五:“ 许 史 相经过,高门盈四壮。” 清 陆寅 《歧路行》诗:“朝 金 张 ,暮 许 史 ,拔剑欲为知己死。”
(2).本指 晋 道士 许逊 。后亦泛指道士。 元 萨都剌 《茅山道士》诗:“山中紫府 茅君 宅,《肘后》丹方 许史 传。”
《漢語大詞典》:金张许史(金張許史)
汉 时, 金日磾 、 张安世 并为显宦。 许广汉 为 宣帝 许皇后 之父。 史 指 史恭 及其长子 史高 。 恭 为 宣帝 祖母 史良娣 之兄。 宣帝 即位, 恭 已死,封 高 为 乐陵侯 。 许 史 两家皆极宠贵。后因以此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 汉 扬雄 《解嘲》:“有谈 范 蔡 之説於 金 张 许 史 之间,则狂矣。” 前蜀 韦庄 《咸通》诗:“ 咸通 时代物情奢,欢杀 金 张 许 史 家。”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对此抚几长叹息, 金 张 许 史 皆徒然。”
《漢語大詞典》:侍中貂
唐 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郁达夫 《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 苏武 节,朝廷宴赐侍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