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冰肤玉面
 
冰雪容
 
冰雪颜
  
姑射人
 
姑射仙人
 
姑射仙姿
 
姑射冰肌
 
姑射姿
 
姑射子
 
姑射山头仙客
 
姑射肌肤
 
姑射质
 
姑山冰肌
 
姑山客
 
姑峰仙质
 
玉雪姿
 
白雪姿
 
藐姑仙子
  
藐姑射山之神
 
雪肌肤
 
雪貌冰肤
 
霜雪姿
 
体如冰


《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28~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列子集释》卷二〈黄帝篇〉~44~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
《东坡乐府》卷上〈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例句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于瑰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杜甫 丈人山(山在青城县北。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柳宗元 夏日苦热登西楼

青岩类姑射,碧涧似汾阳。 杨师道 奉和夏日晚景应诏

洛阳佳丽本神仙,冰雪颜容桃李年。 武元衡 代佳人赠张郎中

蓬壶不可见,姑射不可识。 皮日休 李翰林

姑峰映仙质,郢路杂歌尘。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

青溪阻千仞,姑射藐汾阳。 赵中虚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芳字

典故

《法言义疏》卷十七〈渊骞〉~482~
张骞、苏武之奉使也,执节没身,不屈王命,虽古之肤使,其犹劣诸!晋·李轨注:「肤,美。」
典故
如红玉
 
红玉肤

相关人物
赵飞燕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
「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礼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皆擅宠后宫。」

例句

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 李贺 贵主征行乐

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慢。 白居易 陵园妾

《國語辭典》:肌肤(肌膚)  拼音:jī fū
肌肉与皮肤。《史记。卷一○。孝文帝本纪》:「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三国演义》第六八回:「皮肉肌肤,如同刀剜。」
《漢語大詞典》:肤寸(膚寸)
(1).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肤寸而合。” 何休 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
(2).借指下雨前逐渐集合的云气。 晋 张协 《杂诗》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唐 王昌龄 《悲哉行》:“长云数千里,倐忽还肤寸。”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五:“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 清 郑廷旸 《天香·淡巴菰和樊榭》词:“縈雾难分,撩云不定,也同肤寸俄泛。”参见“ 肤寸而合 ”。
(3).比喻极小或极少。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齐 人伐 楚 ,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 齐 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尚无肤寸功,岂免窃食嫌。” 清 刘銮 《五石瓠·盆景》:“今人以盆盎閒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鱼虫,概称盆景。”
《漢語大詞典》:肤寸而合(膚寸而合)
谓(云气)逐渐集合。《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尔。” 阮福 《肤寸而合解》:“所谓肤寸而合者,如云出山,散而不合,则不得雨。今肤寸而合,如人以两手之四指平铺,先分两处向下覆之,由分而合,渐肖云合之状,合之甚易,故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天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摠至,溪涧盈溢。”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愿哀愍黔首,霈垂沾渥,呼风召云,肤寸而合。”亦省作“ 肤合 ”。 汉 蔡邕 《九疑山碑》:“巖巖 九疑 ,峻极于天,触石肤合,兴播建云。”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气触石而结蒸兮,云肤合而仰浮。”
《漢語大詞典》:肤使(膚使)
指能圆满完成使命的使者。 汉 扬雄 《法言·渊骞》:“ 张騫 、 苏武 之奉使也,执节没身,不屈王命,虽古之肤使,其犹劣诸?” 李轨 注:“肤,美也。”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维此肤使,文优以仕。” 清 林则徐 《祭海神文》:“爰进舌人,代宣申禁,有惭肤使,同矢寅恭。”
《國語辭典》:皮肤(皮膚)  拼音:pí fū
包覆动物的最外层构造,人体皮肤由外而内可细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具有保护、排泄或调节体温等功用。
《漢語大詞典》:发肤(髮膚)
(1).头发与皮肤。《孝经·开宗明义》:“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忘髮肤之明戒,寻乾没於难冀。”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生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2).借指身体。国语·齐语:“霑体涂足,暴其髮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髮肤是父母所生。” 明 刘基 《短歌行》:“髮肤剥削稜骨生,鲜芳菸邑成枯茎。” 章炳麟 《訄书·通谶》:“人偶万物,而视以己之髮肤,髮肤有触,夫谁不感觉?”
《國語辭典》:肤敏(膚敏)  拼音:fū mǐn
壮美而敏捷。《诗经。大雅。文王》:「殷士肤敏,裸将于京。」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叙传下》:「不疑肤敏,应变当理,辞霍不婚,逡遁致仕。」
《國語辭典》:肤功(膚功)  拼音:fū gōng
大功。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望君家肤功蚤建,俺也得分馀耀。」
《國語辭典》:肤公(膚公)  拼音:fū gōng
大功。《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以奏肤公。」宋。王安石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文武佐时惭吉甫,宣王征伐自肤公。」
分類:大功
《國語辭典》:肤公(膚公)  拼音:fū gōng
大功。《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以奏肤公。」宋。王安石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文武佐时惭吉甫,宣王征伐自肤公。」
分類:大功
《漢語大詞典》:雪肤(雪膚)
(1).洁白的皮肤。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中有一人字 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秦牧 《艺海拾贝·神速的剪影》:“通过这二十几个字,一个雪肤花貌、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云鬓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2).指白花。 宋 苏轼 《花落复次前韵》:“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
(3).指洁白的纸张。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苍鼠奋髯饮松腴, 剡 藤玉板开雪肤。” 王十朋 集注:“雪肤言纸之白。”
《國語辭典》:肤浅(膚淺)  拼音:fū qiǎn
浮浅而不深切。晋。范宁 春秋谷梁传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事类》:「故魏武称张子之文为拙,然学问肤浅,所见不博,专拾掇崔杜小文,所作不可悉难,难便不知所出,斯则寡闻之病也。」
分類:肤浅浅薄
《國語辭典》:剥肤(剝膚)  拼音:bō fū
损害肌肤。语本《易经。剥卦。六四。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比喻灾害迫近人身。《明史。卷二三四。董洪春传》:「设奸人窜其中,一旦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及备,此公等剥肤患也。」
分類:灾祸
《漢語大詞典》:玉肤(玉膚)
(1).白润如玉的肌肤。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然荣华势利诱其意,素颈玉肤惑其目。” 唐 杜牧 《宫词》之二:“蝉翼轻綃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
(2).指物体细嫩洁白的质地。 宋 苏轼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海山仙人絳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明 杨焯 《宣德窑脂粉箱歌》:“小炉精製金盘固,匹纸流光玉肤好。”
《漢語大詞典》:冰姿
淡雅的姿态。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梅花》词:“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金 庞铸 《梨花》诗:“縞袂清无染,冰姿淡不粧。”
分類:淡雅姿态
《漢語大詞典》:冰肌
庄子·逍遥游:“ 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用“冰肌”形容女子纯净洁白的肌肤。 宋 朱淑真 《暑月独眠》诗:“一篆炉烟笼午枕,冰肌生汗白莲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参见“ 冰雪 ”。
《國語辭典》:冰雪  拼音:bīng xuě
冰与雪。比喻晶莹纯洁。《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文苑英华。卷二三三。南朝陈。江总。再游栖霞寺言志诗》:「静心抱冰雪,暮齿通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國語辭典》:冰肌玉骨  拼音:bīng jī yù gǔ
1.形容美人的体肤洁白晶莹。宋。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你看他雾鬓云鬟,冰肌玉骨,花开媚脸。」
2.形容花朵秀雅耐寒。《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
分類:女子洁美
《漢語大詞典》: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國語辭典》:藐姑射  拼音:miǎo gū yè
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山。《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分類:仙女山名
《漢語大詞典》: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