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七〈僖公·传三十年〉~285~
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辞曰。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吾何以堪之。晋·杜预注:「昌歜,昌蒲菹。白熬稻,黑熬黍。」
邴歜 朝代:春秋齐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齐国人。齐懿公为公子时与歜之父争夺田地,不胜。及即位,歜父已死,乃掘其尸而断其足,又使歜为之驾车。又夺阎职之妻,而使职参乘。歜遂与职杀懿公。
《漢語大詞典》:昌歜
(1).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 菖 ”。古以飨他国之来使,以示优礼。
(2).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 菖 ”。传说 周文王 嗜昌歜, 孔子 慕 文王 而食之以取味。后以指前贤所嗜之物。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唐 皮日休 《郢州孟亭记》:“既慕其名,亦覩其貌,盖 仲尼 思 文王 ,则嗜昌歜。” 宋 苏轼 《仁宗皇帝御飞白记》:“存昌歜以追嗜好,不若因褒贬以想见其所与之人。” 宋 陆游 《夜坐观小儿作拟毛诗欣然有赋》:“即今见汝尚懽欣,此癖真同嗜昌歜。”
(3).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 菖 ”。端午节有食菖蒲菹与饮菖蒲酒之俗。 宋 范成大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之三:“黍筒小费名田课,昌歜多浮乐圣杯。” 清 宫鸿历 《长安午日》诗:“綵结灵符聊辟鬼,盘堆昌歜故愁吾。”
《漢語大詞典》:菖歜
用菖蒲根切制成的腌制品。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端阳游赏》:“菰黍连菖歜,琼彝倒玉舟。” 清 周亮工 《追报亡友黄汉臣书》:“若谬许声气于 亮 ,有菖歜之嗜者,启予荒芜。”
《漢語大詞典》:颜歜抱璞(顔歜抱璞)
战国 齐 人 颜斶 ,隐居不仕。尝说 齐宣王 礼贤下士, 宣王 悦服,请致弟子之礼,许以富贵。 斶 辞去,愿得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见战国策·齐策四。 颜歜 即 颜斶 。后用以指隐逸生涯。后汉书·蔡邕传:“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 石门 守晨, 沮溺 耦耕, 颜歜 抱璞, 蘧瑗 保生, 齐 人归乐, 孔子 斯征, 雍渠 驂乘,逝而遗轻。”
《漢語大詞典》:羊枣昌歜(羊棗昌歜)
曾晳 嗜羊枣, 楚文王 嗜昌歜,后以“羊枣昌歜”喻人之癖好。 明 吕坤 《答孙月峰书》:“吾辈若不叛 孔子 ,即博涉此书,为羊枣昌歜,有何不可?”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诗文六艺与博襍记问,昔尝强力好之,近始觉其羊枣昌歜之嗜。”参见“ 昌歜羊枣 ”。
分類:癖好
《漢語大詞典》:昌歜羊枣(昌歜羊棗)
据传 周文王 嗜昌歜, 春秋 鲁 曾点 嗜羊枣。后以“昌歜羊枣”指人所偏好之物。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詰其所以然者。”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 蔡邕 祕弗视人, 葛洪 赞弗容口, 刘子玄 槌提 班马 不遗餘力,而独尊信是书,三子皆鸿生硕彦,目无古今,乃昌歜羊枣,异代同心,何哉?”
《漢語大詞典》:昌歜羊枣(昌歜羊棗)
据传 周文王 嗜昌歜, 春秋 鲁 曾点 嗜羊枣。后以“昌歜羊枣”指人所偏好之物。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詰其所以然者。”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 蔡邕 祕弗视人, 葛洪 赞弗容口, 刘子玄 槌提 班马 不遗餘力,而独尊信是书,三子皆鸿生硕彦,目无古今,乃昌歜羊枣,异代同心,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