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管陶写
后堂歌舞
紫芝歌(又作:歌紫芝)
南浦歌阑
郢歌(又作:歌阳春 ...)
垓下歌(又作:楚歌四面 ...)
山歌愁醉浔阳叟
华表歌
易水歌(又作:壮士悲歌 ...)
青眼高歌
歌长恨
团扇悲歌
麟凤悲歌
悲歌学楚囚
唐白居易有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徵之。
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期丧不废乐。
相关人物
禹为人谨厚,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它财物称是。禹性习知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筦弦。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二人异行。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崇每候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禹将崇入后堂饮食,妇女相对,优人筦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而宣之来也,禹见之于便坐,讲论经义,日晏赐食,不过一肉卮酒相对。宣未尝得至后堂。及两人皆闻知,各自得也。
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使皇太子卑辞束帛致礼,安车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语在留侯传。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筴,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閒,虽臣等百馀人何益。」吕泽彊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按:陈留志云「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甪里先生,河内轵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又孔安国秘记作「禄里」。此皆王劭据崔氏、周氏系谱及陶元亮四八目而为此说。
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商雒,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己。
四老:称美年高德劭者。唐张说《赠崔公》:“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
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于邺 斜谷道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 于鹄 题南峰(一作终南)褚道士(一作尊师)
许随黄绮辈,閒唱紫芝歌。 令狐楚 将赴洛下旅次汉南献上相公二十兄言怀八韵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令狐楚 赋山
旷哉远此忧,冥冥商山皓。 储光羲 效古二首之一
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 刘禹锡 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犹怜绮季深山里,唯有松风与石田。 刘禹锡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未五十薨殁岂早荣早枯之义
商山有病客,言贺舒庞眉。 刘禹锡 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
麦陇和风吹树枝,商山逸客出关时。 刘禹锡 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宾客
绮季衣冠称鬓面,吴公政事副词华。 刘禹锡 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身在行台为仆射,书来甪里访先生。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见寄
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刘禹锡 酬宣州崔大夫见寄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司空图 漫书五首
借问商山贤四皓,不知此后更何如。 吉皎 七老诗会
鸿在冥冥已自由,紫芝峰下更高秋。 吴融 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之一
若遇秦时雪髯客,紫芝兼可备朝餐。 吴融 送于员外归隐蓝田
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 姚合 送别友人
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 孟浩然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悠然紫芝曲,昼掩白云扉。 宋之问 春日山家
阮巷惭交绝,商岩愧迹疏。 崔备 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 张九龄 商洛山行怀古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 张九龄 商洛山行怀古
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 张九龄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忆昔炎汉时,乃知绮季贤。静默不能仕,养老终南山。 张光朝 获塘西庄赠房元垂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张志和 渔父
至乐三灵会,深仁四皓归。 张说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二首
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 张说 赠崔公
园绮生虽逢汉室,巢由死不谒尧阶。 徐夤 闻司空侍郎讣音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时必有年。 方干 赠中岩王处士
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李商隐 商于
固难寻绮季,可得信张仪。 李商隐 送丰都李尉
汉储何假终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李德裕 伊川晚眺
闲谣紫芝曲,归梦赤松村。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李德裕 忆药苗
遥羡商山翁,闲歌紫芝秀。 李德裕 早入中书行公主册礼事毕登集贤阁成咏
昔日徵黄绮,余惭在凤池。 李德裕 访韦楚老不遇
紫芝呈几曲,红藓閟千春。 李德裕 题寄商山石
绮皓岩中石,尝经伴隐沦。 李德裕 题寄商山石
徐生何代降坤维,曾伴园公采紫芝。 李洞 赠徐山人
南山四皓不敢语,渭上钓人何足云。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
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李白 别韦少府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李白 山人劝酒
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李白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此诗
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 李白 东武吟
眉如松雪齐四皓,调笑可以安储皇。 李白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高风动商洛,绮皓无馨香。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 李华 咏史十一首
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杜光庭 怀古今
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杜牧 题青云馆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杜牧 鹤
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杜甫 喜晴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 杜甫 幽人
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 杜甫 收京三首之二
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 杜甫 昔游
黄绮终辞汉,巢由不见尧。 杜甫 朝雨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杜甫 洗兵马
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杜甫 秋峡
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 杜甫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
怅望聊歌紫芝曲,时危惨澹来悲风。 杜甫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閒思紫芝侣,归卧白云扃。 权德舆 送张詹事致政归嵩山旧隐
商山将避汉,晋室正藩周。 武元衡 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
无谋静国东归去,羞过商山四老祠。 段成式 题商山庙
柱下留伯阳,储闱登四皓。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一本此下有先生二字)微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媲人当绮皓,视秩即公卿。 牛僧孺 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王维 送李太守赴上洛
行当对侯归,肯访商山翁。 王维 送陆员外
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
人间老黄绮,地上散松乔。 白居易 冬初酒熟二首之二
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 白居易 题岐王旧山池石壁
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皇甫曾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舍弟未应丝作鬓,园公不用印随身。 窦牟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气强。 罗隐 武牢关
言是商山老,尘心莫问年。 耿湋 春寻柳先生
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
昔托游河乘,再备商山皓。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
商岭采芝寻四老,紫阳收朮访三茅。 许浑 亡题
庙前亦有商山路,不学老翁歌紫芝。 许浑 旌儒庙
更欲寻芝术,商山便寄家。 许浑 濡东题司马郊园
谏猎归来绮季歌,大茅峰影满秋波。 许浑 赠茅山高拾遗
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 许浑 送陆拾遗东归
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护国 归山作
二曰:劝君登商山,不用觅商山皓。 贯休 送卢舍人三首之二
寻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无。 贯休 遇道者
招贤已得商山老,托乘还徵邺下才。 贾曾 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
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贾至 寓言二首之一
怅望黄绮心,白云若在眼。 贾至 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
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 钱起 仲春晚寻覆釜山
如何丹灶术,能误紫芝焚。 钱起 哭常徵君
林间客散孙弘阁,城上山宜绮季家。 钱起 登刘宾客高斋
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绁。 钱起 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欲骖白蜺去,且为紫芝留。 钱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之二
如何紫芝客,相忆白云深。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
却思黄绶事,辜负紫芝心。 钱起 题玉山村叟屋壁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 陈子昂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谁能跼迹依三辅,会就商山访四翁。 骆宾王 畴昔篇
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 骆宾王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
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 黄滔 遇罗员外衮
陈琳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 齐己 寄梁先辈
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齐己 过商山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干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淩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崙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 ,鱼鳞鳞兮媵予。
相关人物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唐。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
巴人:指较俗的作品,或指民歌。唐权德舆《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墅即事书情奉献兼呈李裴相公》:“巴人宁敢和,空此愧游藩。”
巴歌:指通俗化的作品。唐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秋人诗人意,巴歌和者稀。”
曲高:喻指作品或言论因格调高雅而难于被人赏识。唐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
郢歌:指高雅的作品。唐张九龄《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郢曲思朋执,轻纱画胜游。 于濆 和绵州于中丞越王作二首
白头老尹三川上,双和阳春喜复惊。 令狐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
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储光羲 酬李处士山中见赠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刘希夷 春女行
一奏荆人白雪歌,如闻雒客扶风邬。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韵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刘禹锡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白雪和难成,沧波意空托。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刘长卿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巴曲谁堪听,秦台自有情。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
皇恩自抱丹心报,清颂谁将白雪酬。 吴融 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
更许穷荒谷,追歌白雪前。 吕温 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时西蕃使回。奉命追和)
醉来拔剑歌,字字皆阳春。 唐彦谦 樊登见寄四首之一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 孟浩然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孟浩然 和张二自稂县还途中遇雪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孟浩然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 孟浩然 秋日陪(一作和。题上无秋日二字)李侍御渡松滋江
江山增润色,词赋动阳春。 孟浩然 送崔遏
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 孟郊 送崔爽之湖南
大有好笑事,略陈三五个。巴歌唱者多,白雪无人和。 寒山 诗三百三首
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稀。 岑参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岑参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
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张九龄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渔为江上曲,雪作郢中词。 张九龄 酬王六寒朝见贻
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 张乔 郢州即事
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并序)
更许下才听白雪,一枝今过郤诜荣。 张道符 和主司王起
几年白雪无人唱,今日唯君上雪楼。 徐凝 送沈亚之赴郢掾
谢守来吟才更逸,郢词先至彩毫端。 方干 叙雪献员外
遍请玉容歌白雪,高烧红蜡照朱衣。 方干 陪李郎中夜宴(晏)
三展蜀笺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琼瑶。 施肩吾 酬同秀才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李世民 帝京篇十首
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 李咸用 览文僧卷
有客为儒二十霜,酣歌郢雪时飘扬。 李咸用 送人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李商隐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 李商隐 喜雪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 李商隐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 李商隐 镜槛
郢中吟白雪,梁上绕飞尘。 李峤 歌
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 李损之 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李白 古风
郢客吟白雪,遗向飞青天。徒劳歌此曲,举世为谁传。 李白 古风之二十一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李白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巫山赋采云,郢路歌白雪。 李白 感遇四首之四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李白 淮海对雪赠傅霭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李白 秋登巴陵望洞庭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李白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一本此下有院内二字)诸学士
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李白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盈手入怀皆不见,阳春曲丽转难酬。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 李端 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
吟君白雪唱,惭愧巴人肠。 李绅 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
庶期白雪调,一奏惊凡聋。 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
掷笔落郢曲,巴人不能酬。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
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峡
送君扬楫去,愁绝郢城篇。 李群玉 送郑京昭之云安
莫道声容远,长歌白雪词。 李骘 读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三首
清论畅玄言,雅琴飞白雪。 杜正伦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
唱高知和寡,小子斐然狂。 杜牧 奉(一作春)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因酬郢中律,霜鬓数茎新。 杜荀鹤 和高秘书早春对雪登楼见寄之什
搜奇缀韵和阳春,文章不是人间语。 杨嗣复 赠毛仙翁
兴逸何妨寻剡客,唱高还肯寄巴人。 杨巨源 奉酬端公春雪见寄
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 杨巨源 早朝
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权德舆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 权德舆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巴人宁敢和,空此愧游藩。 权德舆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墅即事书情奉献兼呈李裴相公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权德舆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相公中书相公
雄词封禅草,丽句阳春曲。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 汪遵(一作遒) 郢中
白雪调歌响,清风乐舞雩。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并序)
欲和关山意,巴歌调更哀。 温会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长跪读书心暂缓,短章投我曲何高。 独孤及 喜辱韩十四郎中书兼封近诗示代书题赠
华筵重处宗盟地,白雪飞时郢曲春。 王传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一作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鱼)
遥仰高峰看白雪,多惭属和意屏营。 王甚夷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皎然 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鹡鸰峰兰若见怀
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 皎然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
新声殊激楚,丽句同歌郢。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
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 卢纶 奉和太常王卿酬中书李舍人中书寓直春夜对月见寄
草奏风生笔,筵开雪满琴。 卢纶 题金吾郭将军石伏茅堂
忽报阳春曲,纵横恨不如。 窦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疏讲青龙归禁苑,歌抄白雪乞梨园。 章孝标 蜀中赠广上人
近日篇章欺白雪,早年词赋得黄金。 罗隐 寄前户部陆郎中
闲吟寡和曲,庭叶渐纷纷。 耿湋 酬张少尹秋日凤翔西郊见寄
今日谢庭飞白雪,巴歌不复旧阳春。 薛涛 酬文使君
姑峰映仙质,郢路杂歌尘。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
布令滕王阁,裁诗郢客楼。 许浑 江西郑常侍赴镇之日有寄因酬和
郢歌莫问青山吏,鱼在深池鸟在笼。 许浑 酬杜补阙初春雨中舟次横江喜裴郎中相迎见寄
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许浑 酬江西卢端公兰口阻风见寄之什
遥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壶。 贯休 夜对雪寄杜使君
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 郎士元 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
定笑巴歌拙,还参丽曲馀。 钱起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蓬莱紫气温如玉,唯予知尔阳春曲。 钱起 山中寄时校书
蓬山才子怜幽性,白云阳春动新咏。 钱起 紫参歌
初见歌阳春,韶光变枯木。 钱起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
谁知绝唱后,更有难和曲。 钱起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
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韦应物 简卢陟
铮鏦闻郢唱,次第发巴音。 韦庄 三用韵
白雪篇篇丽,清酤盏盏深。 韦庄 对酒赋(一作赠)友人
雅曲终难和,徒自奏巴人。 骆宾王 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陀山寺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骆宾王 蓬莱镇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骆宾王 咏雪
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高适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
白发知苦心,阳春见佳境。 高适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高适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 高适 宋中别周梁李三子
兴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高适 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赠李右相林甫)
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 高适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阳春和已寡,扣寂竟徒然。 魏奉古 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
唯有阳春曲,永播清玉德。 鲍溶 悼豆卢策先辈
独唱郢中雪,还游天际霞。 鲍溶 送僧东游
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 黄滔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先将寄示因书五十六字
阳春唱后应无曲,明月圆来别是珠。 黄滔 酬杨学士
药中求见黄芽易,诗里思闻白雪难。 齐己 寄曹松
郢唱转高谁敢和,巴歌相顾自销声。 齐己 对雪寄荆幕知己
愧把黄梅偈,曾酬白雪才。 齐己 谢王拾遗见访兼寄篇什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应劭曰:「楚歌者,谓鸡鸣歌也。汉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鸡鸣时歌也。」
楚歌: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唐李商隐《泪》:“人去紫台秋人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相关人物
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船中夜弹琵琶者【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铮铮然有京邑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诗云:「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琶琵声停欲语迟。移全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犹把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转轴拨弦三五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撚抹复桃,初为霓裳后六幺【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幽咽泉流冰下滩】【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咽泉流水下难】。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唯有江心秋月白】。沈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蜀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閒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啼妆泪落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我从去年离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小处无音乐【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就中泣下谁最多】【就中泣泪谁最多】【座中泣泪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相关人物
《搜神记》曰:辽东城门有华表柱,忽有一白鹤集柱头,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白鹤归:喻人去世。唐李德裕《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辽东鹤:喻久别重归而叹世事变迁,或喻人去世,或指鹤。唐杜甫《卜居》:“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硅。”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于武陵 赠王道士
人传访道沧海上,丁令王乔每往还。 任华 寄李白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 储嗣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阮郎迷里巷,辽鹤记城闉。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鹤鸣华表应传语,雁度霜天懒寄书。 刘商 归山留别子侄二首之二
空有缄题报亲爱,一千年后始西归。 刘威 送元秀才入道
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 刘沧 宿题天坛观
空夜露残惊堕羽,辽天秋晚忆归程。 刘沧 月夜闻鹤唳
鹤归辽海春光晚,花落闲阶夕雨晴。 刘沧 题王母庙
乡关不是无华表,自为多惊独上迟。 司空图 自河西归山二首
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司空图 长亭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司空曙 送曲山人之衡州
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 司空曙 送王尊师归湖州
尘中旧侣无音信,知道辽东鹤姓丁。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
何言斯物变,翻覆似辽东。 孔德绍 赋得华亭鹤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崔融 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
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 张继 秋日道中
谁言辽东鹤,千年往复回。 张说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戴叔伦 哭朱放
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方干 送道人归旧岩
秦世老翁归汉世,还同白鹤返辽城。 施肩吾 桃源词二首
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从此暂辞华表柱,便应千载是归程。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曹邺 寄嵩阳道人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李商隐 喜雪
神物龟酬孔,仙才鹤姓丁。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李德裕 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
碧落高高云万重,当时孤鹤去无踪。不期陵谷迁朝市,今日辽东特地逢。 李涉 逢旧二首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李白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之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李白 姑熟十咏灵墟山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李白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李白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李白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李端 与道者别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李绅 灵汜桥
人间华表堪留语,剩向秋风寄一声。 李縠 和皮日休悼鹤
高笼华表鹤,静对幽兰琴。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李贺 嘲雪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 杜甫 卜居
襄王薄行迹,莫学冷如丁。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杜荀鹤 送九华山道士游茅山
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杨嗣复 赠毛仙翁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 杨衡 题玄和师仙药室
将军易道令威仙,华发清谈得此贤。 权德舆 扬州与丁山人别
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 武元衡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苖考功同游昊天观时中书寓直不得陪随因追往年曾与旧僚联游此观纪题在壁已有沦亡书事感怀辄以呈寄兼呈东省三给事之作杨君见徵鄙词因以继和
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王勃 八仙径(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有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
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
不为碧鸡称使者,唯令白鹤报乡人。 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一无拜扫二字)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白居易 池鹤二首
燕归巢已尽,鹤语冢难寻。 卢纶 赋得馆娃宫送王山人游江东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 秦系 题洪道士山院
辽鹤虚空语,冥鸿未易亲。 罗隐 期徐道者不至
辽水华亭旧所闻,病中毛羽最怜君。 罗隐 病中题主人庭鹤
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罗隐 自贻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 薛能 和府帅相公
凭人转觉多相误,尽道皤然作令威。 薛能 失鹤二首
华表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两堪疑。 薛能 失鹤二首
刘郎别后无遗履,丁令归来有旧巢。 薛能 许州题观察判官厅
故园华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褚载 晓感
鵩上承尘才一日,鹤归华表已千年。 许浑 经故丁补阙郊居
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赵嘏 送王龟拾遗谢宫后归浐水山居
空留华表千年约,才毕丹炉九转功。 郑璧 和袭美伤顾道士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
借问飞鸣华表上,何如粉缋彩屏中。 钱起 画鹤篇(省中作)
闲教辨药僮名甲,静识窥巢鹤姓丁。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韦应物 送丘员外还山
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 韩偓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徵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已巳年)
未作千年别,犹应七日还。 魏知古 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
姓丁黄鹤辽东去,客倩仙翁海上人。 鲍溶 寄卢给事汀吴员外丹
黄鹤亦姓丁,寥寥何处飞。 鲍溶 感兴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黄滔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
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黄滔 寄杨赞图学士
相关人物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伉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燕丹客:喻勇士。唐骆宾王《送郑少府人辽共赋快客运从戎》:“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李咸用 猛虎行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李白 少年行二首
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李白 发白马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歌酣易水动,鼓震丛台倾。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李白 赠友人三首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李白 鲁邵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旧说泾关险,犹闻易水寒。 皎然 送韦秀才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贾岛 壮士吟
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骆宾王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 鲍溶 壮士行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鲍溶 秋思三首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齐己 剑客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谚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青眼:喻对人看重或喜爱,亦指知己。唐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三贤异七圣,青眼慕青莲。”
青眼客:指知心朋友。唐王维《赠韦穆十八》:“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 刘商 题禅居废寺
旅途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 刘沧 秋日寓怀
愿盛黄金膏,寄与青眼郎。 刘轲 赋得花藤药合寄颍阴故人
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 唐彦谦 绯桃
辄有时人至,窗前白眼看。 严维 赠万经
相逢青眼日,相叹白头时。 张祜 喜王子载话旧
青云宾从纷交驰,白眼向人多意气。 戴叔伦 行路难
西伯纵逢头已白,步兵如在眼应青。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四座眼全青,一麾头半白。 李绅 移九江
又恐无人肯青眼,事须凭仗小还丹。 李群玉 将游荆州投魏中丞
尝闻郭邑山多秀,更说官僚眼尽青。 李郢 秦处士移家富春发樟亭怀寄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赤眉犹世乱,青眼只途穷。 杜甫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杜甫 饮中八仙歌
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 杨衡 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
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不啻回青眼,应疑似碧云。 无可 大理正任二十和江淹拟古诗二十章寄示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王维 与卢员外像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 王维 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 白居易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
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秦韬玉 吹笙歌
不是主人多野兴,肯开青眼重渔师。 秦韬玉 题刑部李郎中山亭
若不他时更青眼,未知谁肯荐临邛。 罗隐 抚州别阮兵曹
青眼真知我,玄谈愧起予。 羊士谔 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
昔年顾我长青眼,今日逢君尽白头。 许浑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
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 郑谷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景深青眼下,兴绝彩毫端。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向人方白眼,违俗有青岩。 陈翊 寄邵校书楚苌
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韩翃 送郑员外
相关人物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青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云鬓花冠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芙蓉帐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閒暇【承欢侍寝无閒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汉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尽日君王听不足】。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军不发知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回首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栈纡登剑阁【云栈栈回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目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马嵬坡下尘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西宫南内多秋草】,宫叶满阶红不扫【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秋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旧枕故衾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临邛方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为感君王展转恩】,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排云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慌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楼殿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金阙两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九华帐下梦魂惊】。揽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银屏逦迤开【珠箔银钩逦迤开】【珠箔银钩迤逦开】【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含情凝涕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回头下问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空持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恨绵绵无尽期】。
相关人物
〈序〉:「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玉台》此诗有序云: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云云。
自鸿嘉后,上稍隆于内宠。倢伃进侍者李平,平得幸,立为倢?。上曰:「始卫皇后亦从微起。」乃赐平姓曰卫,所谓卫倢伃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自微贱兴,踰越礼制,盛于前。班倢伃及许皇后皆失宠,稀复进见。鸿嘉三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倢伃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许皇后坐废。考问班倢伃,倢伃对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无知,愬之何益?故不为也。」上善其对,怜悯之,赐黄金百斤。赵氏姊弟骄妒,倢伃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倢伃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
班女怨:指妇女因失宠而哀怨。唐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于武陵 长信宫二首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书。 刘庭琦 奉和圣制瑞雪篇
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 刘方平 长信宫
君恩不可见,妾岂如秋扇。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刘云 婕妤怨
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天宝宫人 题洛苑梧叶上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宋之问 望月有怀
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 庾抱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官内知友
无金可买长门赋,有恨空吟团扇诗。 张窈窕 寄故人(一作杜羔妻诗)
今夜故山依旧见,班家扇样碧峰东。 徐凝 却归旧山望月有寄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徐贤妃 长门怨
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 李商隐 喜雪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李嘉祐 古兴
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辛。 李峤 倡妇行
光含班女扇,韵入楚王弦。 李峤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李白 惧谗
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李益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 李贺 感讽六首
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杜审言 赋得妾薄命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 权德舆 杂诗五首
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武平一 妾薄命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 西宫秋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王昌龄 长信秋词五首
传闻纨扇恩未歇,预想蛾眉上初月。 王谭 后庭怨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卢殷 悲秋
长为蕣花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 卢汝弼 薄命妾
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六宫谁买相如赋,团扇恩情日日疏。 罗隐 閒居早秋
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翁绶 婕妤怨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许浑 赠萧链师
簟委班姬扇,蝉悲蔡琰琴。 韦庄 同旧韵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项斯 古扇
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 鲍溶 上阳宫月
欲和古诗成窦锦,倍悲秋扇损齐纨。 鲍溶 赠远
陆生誇妙法,班女恨凉飙。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
相关人物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
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锄商,采薪于大野,获麟焉,折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弃之于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害,吾是以伤焉。」
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今麟出非其时,虚其应而失其归,此圣人所以为感也。绝笔于「获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为终也。
「及西狩见麟,(孔子)曰:『吾道穷矣!』」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麟者,太平之兽,圣人之类也。时得而死,此天亦告夫子将殁之證,故云尔。」
悲麟:指感叹生不逢时。唐李商隐《失题》:“斯文虚梦鸟,吾道欲悲麟。”
麟笔:指著作。宋陆游《小轩》:“麟笔残功成水品,蛇图余思入棋枰。”
获麟书诸册,豢龙醢为臡。 元稹 青云驿
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唐彦谦 吊方于处士二首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李峤 笔
汉祀应祥开,鲁郊西狩回。 李峤 麟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李白 古风
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高兴知笼鸟,斯文起获麟。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时伤大野麟,命问长沙鵩。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如经麟见处,驻马瞰荒丘。 许棠 送刘校书游东鲁
偶持麟笔侍金闺,梦想三年在故溪。 吴融 送弟东归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孟郊 寄张籍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李白 上崔相百忧章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此诗。萧土赞云是伪作。)
二侯行事在方册,泣麟老人终困厄。 李白 鞠歌行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李隆基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呜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不但时人惜,祗应吾道穷。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鸾凤有铩翮,先儒曾抱麟。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 杜甫 积草岭
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 卢纶 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八
鲁圣虚泣鳞,楚狂浪歌凤。 鲍溶 寓兴
乐矣贤颜子,穷乎圣仲尼。 齐己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相关人物
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楚奏:指囚人,或喻对故国家园思念。唐骆宾王《幽絷书情简知己》:“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 储光羲 同张侍御宴北楼
楚奏絷钟仪,商歌劳宁戚。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南音入谁耳,曲尽头自白。 刘驾 久客
绝粒感楚囚,丹衷犹照耀。 戴叔伦 曾游
天网初开释楚囚,残骸已废自知休。 李涉 硖石遇赦
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 李涉 谢王连州送海阳图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李白 流夜郎闻酺不预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李白 万愤词投魏郎中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声飕飗。 王昌龄 箜篌引
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
独有南冠客,耿耿泣离群。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 长安晚秋
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骆宾王 宪台出絷寒夜有怀
(2).指 唐 白居易 女侍 小蛮 。 白居易 尝有“樱桃 樊素 口,杨柳 小蛮 腰”之句。 清 赵文哲 《探春·新柳》词:“一捻腰支,二分眉嫵,絶忆 阿蛮 娇小。”
(3). 杨贵妃 的小名。 唐 罗隐 《帝幸蜀》诗:“ 马嵬 山色翠依依,又见鑾舆幸 蜀 归。泉下 阿蛮 应有语,这迴休更怨 杨妃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杨妃小字》:“ 杨妃 小字,《外传》诸书皆曰 玉环 。《鹤林玉露》载 唐 狄昌 诗曰:‘ 马嵬 烟柳正依依,又见鸞舆幸 蜀 归。地下 阿蛮 应有语,这回休更罪 杨妃 。’ 阿蛮 又似妃之小字。况 狄昌 唐 人,必知之真。”
(2).管理花园的仆人。《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孟夫人 与女儿商量停当了,唤园公 老欧 到来。”《说岳全传》第十三回:“不多路,已到花园。园公出来跪接。”
(2). 汉 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 ,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 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 , 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汉 张衡 《西京赋》:“ 东海 黄公 ,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
(3).指 东汉 太尉 黄琼 。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德行》:“ 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 ,后 黄公 亡殁, 孺子 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4).泛指卖酒者。 唐 白居易 《晚春沽酒》诗:“醉卧 黄公 肆,人知我是谁。” 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 黄公 酒舍归。”参见“ 黄公酒壚 ”。
(5).指 秦 末之 黄石公 。又称 圯上老人 。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 黄公 ,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
(6).指 夏黄公 。四皓之一。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 苏武 元还 汉 , 黄公 岂事 秦 ?” 仇兆鳌 注:“ 黄公 ,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 。”参阅《史记·留侯世家》。
(7).鸟名。黄鹂。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 王文诰 辑注:“黄公,黄鸝也。”
2.通俗的文学艺术。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参见「下里巴人」条。《文选。陆机。文赋》:「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老残游记》第一○回:「岂敢,岂敢,只是下里之音不堪入耳。」
3.地下黄泉。《汉书。卷九○。酷吏传。田延年传》:「茂陵富人焦氏、贾氏,以数千万阴积贮炭苇诸下里物。」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死者归蒿里,葬地下,故曰下里。」
2.书名:(1)宋赵闻礼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录宋代不传之作品,约二百馀家。(2)元杨朝英编撰。全名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前后集各分五卷,词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数。
3.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东周战国。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2.书名:(1)宋赵闻礼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录宋代不传之作品,约二百馀家。(2)元杨朝英编撰。全名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前后集各分五卷,词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数。
3.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东周战国。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2).旧指胡人,后指白种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 明 徐渭 《沉叔子解番刀为赠》诗:“鏤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
(2).指 春秋 末期。《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餘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歷 秦 汉 至於 后魏 ,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独至获麟以后,迄於 秦始 ,实为 中国 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
(3).指 汉武帝 太始 二年捕获白麟事。《汉书·武帝纪》:“往者( 太始 二年)朕郊见上帝,西登 陇首 ,获白麟以馈宗庙。”《后汉书·班彪传》:“ 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马迁 ……据 楚 汉 列国时事,上自 黄帝 ,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
(4).喻指著作的绝笔。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智,余将养性养神,获麟於《金楼》之制。” 唐 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之一:“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2).指 春秋 末期。《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餘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歷 秦 汉 至於 后魏 ,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独至获麟以后,迄於 秦始 ,实为 中国 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
(3).指 汉武帝 太始 二年捕获白麟事。《汉书·武帝纪》:“往者( 太始 二年)朕郊见上帝,西登 陇首 ,获白麟以馈宗庙。”《后汉书·班彪传》:“ 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马迁 ……据 楚 汉 列国时事,上自 黄帝 ,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
(4).喻指著作的绝笔。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智,余将养性养神,获麟於《金楼》之制。” 唐 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之一:“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