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内容因包含繁体或异体字,已被转换成“朴”进行查询。
《晋书》卷七十二〈葛洪列传〉~9~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也。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蒲齿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于馀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鍊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覈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鍊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其自序曰:洪体乏进趣之才,偶好无为之业。假令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犹欲戢劲翮于鹪鴳之群,藏逸于跛驴之伍,岂况大块禀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以至驽之蹇足?自卜者审,不能者止,又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而追飞兔之轨;饰嫫母之笃陋,求媒阳之美谈;推沙砾之贱质,索千金于和肆哉!夫僬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踬碍也;要离之羸而强赴扛鼎之势,秦人所以断筋也。是以望绝于荣华之途,而志安乎穷圮之域;藜藿有八珍之甘,蓬荜有藻棁之乐也。故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咨。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其至妙者不得宣之于翰墨,盖粗言较略以示一隅,冀悱愤之徒省之可以思过半矣。岂谓闇塞必能穷微畅远乎,聊论其所先觉者耳。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馀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也。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蒲齿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于馀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鍊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覈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鍊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其自序曰:洪体乏进趣之才,偶好无为之业。假令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犹欲戢劲翮于鹪鴳之群,藏逸于跛驴之伍,岂况大块禀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以至驽之蹇足?自卜者审,不能者止,又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而追飞兔之轨;饰嫫母之笃陋,求媒阳之美谈;推沙砾之贱质,索千金于和肆哉!夫僬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踬碍也;要离之羸而强赴扛鼎之势,秦人所以断筋也。是以望绝于荣华之途,而志安乎穷圮之域;藜藿有八珍之甘,蓬荜有藻棁之乐也。故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咨。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其至妙者不得宣之于翰墨,盖粗言较略以示一隅,冀悱愤之徒省之可以思过半矣。岂谓闇塞必能穷微畅远乎,聊论其所先觉者耳。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馀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
典故
相关人物
郑子真
耕谷口
寻谷口
子真谷口
躬耕谷口
谷口樵归
岩石卧
谷口郑夫子
谷口终身隐
生涯如谷口
子真矜谷口
子真谷口耕
相关人物
郑朴(子真)
《法言义疏》卷八〈问神〉~73~
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振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振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馀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彊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彊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杨子云诚知人!」君平年九十馀,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虖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两龚之絜,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馀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彊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彊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杨子云诚知人!」君平年九十馀,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虖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两龚之絜,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
简释
郑生谷:喻隐居或隐居之所。唐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懒。”
例句
柴门草舍绝风尘,空谷耕田学子真。 刘长卿 寻龙井杨老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张乔 七松亭
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饥。 徐夤 偶书
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徐夤 岚似屏风
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迹向尘中隐,书从谷口来。 李端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杜审言 夏日过郑七山斋
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杜甫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
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杜甫 江雨有怀郑曲设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 武元衡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废寺连荒垒,那知见子真。 卢纶 关口逢徐迈
如能固旷怀,谷口期穷年。 权德舆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时美城北徐,家承谷口郑。 皎然 答郑方回
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罗隐 皇陂
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 钱起 赠东邻郑少府
酒酣出谷口,世网何羁束。 钱起 过沈氏山居
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 钱起 题玉山村叟屋壁
路傍谁识郑公子,谷口应知汉逸人。 韩翃 送别郑明府
《后汉书》卷四十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子)应劭〉~64~
唐·李贤注引《尹文子》曰:「郑人谓玉未琢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
唐·李贤注引《尹文子》曰:「郑人谓玉未琢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
《战国策》卷五〈秦策·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20~
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璞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今平原君自以贤,显名于天下,然降其主父沙丘而臣之。天下之王尚犹尊之,是天下之王不如郑贾之智也,眩于名,不知其实也。」
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璞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今平原君自以贤,显名于天下,然降其主父沙丘而臣之。天下之王尚犹尊之,是天下之王不如郑贾之智也,眩于名,不知其实也。」
简释
鼠璞:指名不符实。宋张孝样《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之五:“连城鼠噗不足唾,千金敝帚谁能酬。”
《國語辭典》:棫朴(棫樸) 拼音:yù pú
1.《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棫朴,文王能官人也。」或亦指为颂美周王之诗。首章二句为:「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2.比喻贤才众多。《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纪上》:「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棫朴流咏。」
2.比喻贤才众多。《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纪上》:「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棫朴流咏。」
分類:众多
《漢語大詞典》:朴斲(樸斲)
亦作“ 朴斵 ”。 砍斫;削治。《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斵,惟其涂丹雘。” 孔 传:“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已劳力朴治斵削,惟其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贯休 《上裴大夫》诗之二:“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朴斵吁已勤,礱密审所宜。”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分類:治理
《漢語大詞典》:朴斲(樸斵)
见“ 朴斲 ”。
《漢語大詞典》:岩耕(巖耕)
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 唐 宋之问 《陆浑山庄》诗:“归来物外情,负杖閲巖耕。”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漢語大詞典》:谷口耕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废忘淹中学,迟迴 谷口 耕。”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郑生谷(鄭生谷)
同“ 郑谷 ”。 唐 岑参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缅怀 郑生谷 ,颇忆 严子瀨 。”
《漢語大詞典》:郑璞(鄭璞)
古代 郑国 人叫未经雕琢的玉为璞,后世因以“郑璞”喻才不出众的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一言之誉, 东陵 侔於 西山 ,一眄之荣, 郑 璞踰於 周 鼎。”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虚名同 郑 璞,散质类 庄 樗。”
分類:雕琢
《漢語大詞典》:郑鼠(鄭鼠)
《漢語大詞典》:郑璞(鄭璞)
古代 郑国 人叫未经雕琢的玉为璞,后世因以“郑璞”喻才不出众的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一言之誉, 东陵 侔於 西山 ,一眄之荣, 郑 璞踰於 周 鼎。”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虚名同 郑 璞,散质类 庄 樗。”
分類: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