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拾遗
拾翠
拾遗东阁
收拾桑榆
俯拾
拾紫(又作:青紫如拾芥 ...)
拾金丸
拾瑶草
于陵拾李
拾柴东野
拾尘(又作:拾尘惑孔)
拾芥
行歌拾穗
相关人物
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酆阴。是时胤十馀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此儿当致高名。」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胤字武子,南平人。父育,为郡主簿。太守王胡之有知人识,裁见,谓其父曰:『此儿当成卿门户,宜资令学问。』胤就业恭勤,博览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率。桓温在荆州取为从事,一岁至治中。胤既博学多闻,又善于激赏,当时每有盛坐,胤必同之,皆云:『无车公不乐。』太傅谢公游集之日,开筵以待之。累迁丹阳尹、护军将军、吏部尚书。」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于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桓温在荆州,辟为从事,以辩识义理深重之。引为主簿,稍迁别驾、征西长史,遂显于朝廷。时惟胤与吴隐之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谢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
《续晋阳秋》曰: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读书萤:喻勤学苦读。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东堂桂欲空,犹有收萤光。 于濆 感怀
囊疏萤易透,锥钝股多坑。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放萤去,不须留,聚吋少年今白头。青云杳渺不可亲,开囊欲放增馀怨。 刘言史 放萤怨
爱尔持照书,临书叹吾道。 司马扎 感萤
昔时书案上,频把作囊悬。 周繇 咏萤
只合沧洲钓与耕,忽依萤烛愧功成。 徐夤 自咏十韵
萤焰烧心雪眼劳,未逢佳梦见三刀。 李咸用 赠友弟
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 李咸用 赠陈望尧
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 李商隐 奉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李商隐 秋日晚思
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萤。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
久贫惊早雁,多病放残萤。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积学萤尝聚,微词凤早吞。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客来洗粉黛,日暮拾流萤。 杜甫 奉酬薜十二丈判官见赠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杜甫 萤火
无复随高凤,空馀泣聚萤。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乾死读书萤。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虔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王维 清如玉壶冰
鲲海已知劳鹤使,萤窗不那梦霓旌。 罗邺 献池州庾员外
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 裴铏 题文翁石室
萤聚帐中人已去,鹤离台上月空圆。 郑立之 哭林杰
勤苦流萤信,吁嗟宿燕知。 郑谷 投时相十韵
皇明如照隐,愿及聚萤人。 郑辕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钱起 和刘七读书
毕事驱传马,安居守窗萤。 韩愈 答张彻
应怜萤聚夜,瞻望及东邻。 韩浚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 骆宾王 秋萤
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 高适 留上李右相
风意犹忆瑟,萤光乍近书。 鲍溶 过薛舍人旧隐
金屋玉堂开照睡,岂知萤雪有深功。 齐己 灯
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
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
李白〈戏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生」、「何似生」之类是也。
相关人物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脩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洛川神:咏神仙或美女。唐孟浩然《和张二自稷县还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仪 题画障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冷朝阳 送红线
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孟浩然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孟浩然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羊公留宴岘山亭,洛浦高歌五夜情。 崔元范 李尚书命妓歌饯有作奉酬
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 庾抱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 牡丹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李商隐 代魏宫私赠
敢言西子短,谁觉宓妃长。 李商隐 判春
洛水妃虚妒,姑山客漫夸。 李商隐 喜雪
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 李商隐 袜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李峤 洛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李德裕 鸳鸯篇
扬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语。 李涉 醉赠崔膺
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 李白 感兴六首
凝云蔽洛浦,梦寐劳光彩。 李群玉 感兴四首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杜牧 书情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杨巨源 名姝咏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 权德舆 杂兴五首
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谢风流。 武元衡 赠佳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 武平一 妾薄命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温庭筠 莲花
犹残仙媛湔裙水,几见星妃度袜尘。 王初 银河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白居易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巫山洛浦本无情,总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阴有神艳,后来公子莫相轻。 罗虬 比红儿诗
若教瞥见红儿貌,不肯留情付洛神。 罗虬 比红儿诗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范元凯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 长孙无忌 新曲二首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 陈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体
今日尚追巫峡梦,少年应遇洛川神。 韦庄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峨峨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风月应相笑,年年病醉身。 韦庄 晚春
昨日屯军还夜遁,满车空载洛神归。 韦庄 睹军回戈
经过洛水几多人,唯有陈王见罗袜。 韩偓 密意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骆宾王 咏美人在天津桥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齐己 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
相关人物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馀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馀人。三年春,遣使者即拜异为征西大将军。会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引归,与异相遇,禹、弘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馀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馀人。禹得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溪阪,与麾下数人归营。复坚壁,收其散卒,招集诸营保数万人,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出兵以救之。贼见埶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馀众尚十馀万,东走宜阳降。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荅大勋。」唐·李贤注:「《前书》谷子云曰:『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閒。』桑榆谓晚也。」
「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唐·颜师古注:「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俛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也。」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 杜甫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始,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拾青:指以学问求富贵。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馀。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之所落,辄拾焉。
韩嫣金丸:喻贵族生活奢侈。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二:“韩嫣金丸莎覆绿,许公鞯汗杏黏红。”
少年挟弹遥相猜,遂使惊飞往复回。不辞奋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随后来。 刘长卿 小鸟篇上裴尹
伫将调玉铉,翻自落金丸。 刘长卿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兰大夫留后使之岭南时侍御先在淮南幕府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李白 少年子
有时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飞鸟。 李贺 哃少年
韩嫣金丸莎覆绿,许公鞯汗杏粘红。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金丸向鸟落,芳饵接鱼投。 沈佺期 三日独坐欢州思忆旧游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 皮日休 早春以桔子寄鲁望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金丸玉馔盛繁华,自言轻侮季伦家。 骆宾王 畴昔篇
相关人物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退想于陵子,三咽资李螬。斯道难为偕,沉忧安所韬。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相关人物
贫孟忽不贫,请问孟何如。卢仝归洛船,崔嵬但载书。江潮清翻翻,淮朝碧徐徐。夜信为朝信,朝信良卷舒。江淮君子水,相送仁有馀。我去官色衫,肩经入君庐。喃喃肩经郎,言语倾琪琚。琪琚铿好词,鸟鹊跃庭徐。书船平安归,喜报乡里闾。我愿拾遗柴,巢经于空虚。下免尘土侵,上为云霞居【上与云霞居】。日月更相锁,道义分明储。不愿空岧峣,但愿实工夫。实空二理微,分别相起予。经书荒芜多,为君勉勉锄。勉勉不敢专,传之方在诸。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祐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始,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唐·颜师古注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俛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也。俛即俯字也。」
轼、辙登科,明允曰:「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史阙》)
拾芥:喻极其容易。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誓将拾芥效,偿此三馀忙。”
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垄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2.折磨、惩处。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又不是老亲多事把我紧收拾。」
3.照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你今来见我之意,想是要我收拾你令郎么?」
4.准备、布置。《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四出》:「孩儿听启,疾忙收拾。」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俺在这梁园勾栏里做场,昨日贴出花招儿去,两个兄弟先收拾去了。」
(2).见“ 拾地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