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荀家兄弟
 
荀龙

相关人物
荀淑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荀淑 〉~2049~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安帝时,徵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及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之变,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淑对策,讥刺贵倖,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莅事明理,称为神君。顷之,弃官归,闲居养志。产业每增,辄以赡宗族知友。年六十七,建和三年卒。李膺时为尚书,自表师丧。二县皆为立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

例句

雄推三虎贾,群擢八龙荀。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 包何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

嵇鹤元无对,荀龙不在夸。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权德舆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在掖因而有咏

王家千里后,荀氏八龙先。 欧阳詹 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 沈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歧州

八龙三虎俨成行,琼树花开鹤翼张。 卢纶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八龙乘庆重,三虎递朝归。 祖咏 赠苗发员外

空愧荀家好兄弟,雁来鱼去是因缘。 罗隐 广陵秋日酬进士臧濆见寄

荀家兄弟来还去,独倚栏干花露中。 赵嘏 寄梁佾兄弟

典故
不肯过江东
 
八千子弟
 
八千弟子
 
江东小
 
乌江渡
 
羞面江东

相关人物
项梁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36~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例句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典故
九日黄花兄弟会
 
插萸人少
 
遍插茱萸
 
遥想弟兄把茱萸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案: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典故
三间屋
 
三间瓦屋
 
三间老屋
 
参佐廨中陆士龙
 
屋三间
 
有弟住东头
 
东头老屋
 
瓦屋三间
 
老屋高眠
 
茅三间
 
茅屋著机会
 
相关人物
陆机
 
陆云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43~
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馀,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例句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温庭筠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

典故
一叶桐
 
剪圭
  
成王剪桐
   
相关人物
叔虞
 
周成王


《吕氏春秋·览部》卷十八〈审应览·重言〉~56~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635~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例句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剪桐。 李世民 过旧宅二首之二

盘石圭多剪,凶门毂少推。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玉树阴初正,桐圭影未斜。 虞世南 奉和咏日午

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

典故
弟瘦

相关人物
赵孝


《汉书》卷三十九《赵孝传》
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谓曰:「可且归,更持米糒来。」

例句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典故
共话连床雨
  
弟兄对榻
 
连床谈至晓
 
相关人物
韦应物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八 韦应物〈示全真元常〉【案:元常。赵氏生。】
余辞郡符去,尔为外事牵。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始话南池饮,更咏西楼篇。无将一会易,岁月坐推迁。

简释

对床夜雨:喻好友、兄弟的欢聚。宋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捕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例句

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白居易 雨中招张司业宿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苏轼 东府雨中别子由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苏轼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典故
弟子谁从魏伯阳

相关人物
魏伯阳


《太平广记》卷二〈神仙二·魏伯阳〉~
魏伯阳者,吴人也,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丹成,知弟子心怀未尽,乃试之曰:「丹虽成,然先宜与犬试之,若犬飞,然后人可服耳;若犬死,即不可服。」乃与犬食,犬即死,伯阳谓诸弟子曰:「作丹唯恐不成,既今成而犬食之死,恐是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复如犬,为之奈何?」弟子曰:「先生当服之否?」伯阳曰:「吾背违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耻复还,死之与生,吾当服之。」乃服丹,入口即死。弟子顾视相谓曰:「作丹以求长生,服之即死,当奈此何?」独一弟子曰:「吾师非常人也,服此而死,得无意也。」因乃取丹服之,亦死。余二弟子相谓曰:「所以得丹者,欲求长生者,今服之即死,焉用此为?不服此药,自可更得数十岁在世间也。」遂不服,乃共出山,欲为伯阳及死弟子求棺木。二子去后,伯阳即起,将所服丹内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弟子姓虞,遂皆仙去。道逢入山伐木人,乃作手书与乡里人,寄谢二弟子,乃始懊恨。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凡三卷,其说是《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旨矣。
典故
董贤女弟

相关人物
刘欣(汉哀帝)
 
董贤


《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董贤传》
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钜万,贵震朝廷。……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赏赐昭仪及贤妻亦各千万数。

例句

董贤女弟在椒风,窈窕繁华贵后宫。 崔国辅 白纻辞二首之二

典故
二俱难
   
相关人物
陈元方
 
陈季方


《世说新语》上卷上《德行》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简释

二难:喻有贤德的兄弟或朋友唐罗隐《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

难弟难兄:亦喻两物并美,或指两者同样低劣、清魏源仁室行》:“太室之胜山内藏,少室之奇山外仰。难弟难兄孰相让?”


例句

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 罗隐 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

典故 
相关人物
陆机
 
陆云


《诗品》卷中
清河之方平原,殆如陈思之匹白马;于其哲昆,故称二陆。
《晋书》卷五十四〈陆云列传〉~48~
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例句

香名冠二陆,精鉴逢山涛。 刘长卿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

洛中推二陆,莫久恋乡关。 喻凫 送石贲归吴兴

二陆文苑秀,岧峣怀所钦。惜我入洛晚,不睹双南金。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 王维 同崔傅答贤弟

兄弟真二陆,声名连八裴。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典故
山谷品题
  
水仙兄事
 
水仙梅弟
 
涪翁品花

相关人物
黄庭坚


《宋诗钞·山谷诗钞》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典故 
寿夭荣辱在天
 
富贵功名皆由命


《论语注疏·颜渊》~06~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典故
苟弟转酷

相关人物
苟晞


《晋书》卷六十一〈苟晞列传〉~666~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东海王越为侍中,引为通事令史,累迁阳平太守。……领青州刺史,进为郡公。晞乃多置参佐,转易守令,以严刻立功,日加斩戮,流血成川,人不堪命,号曰「屠伯」。……。晞出屯无盐,以弟纯领青州,刑杀更甚于晞,百姓号「小苟酷于大苟」。

例句

苟弟转酷,严母扫墓。 李瀚 蒙求

典故
士衡兄弟
  
陆机兄弟

相关人物
陆机
 
陆云


《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陆抗〉~360~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机云别传》曰:晋太康末,俱入洛,造司空张华,华一见而奇之,曰:「伐吴之役,利在获二俊。」遂为之延誉,荐之诸公。太傅杨骏辟机为祭酒,转太子洗马、尚书著作郎。云为吴王郎中令,出宰浚仪,甚有惠政,吏民怀之,生为立祠。后并历显位。机天才绮练,文藻之美,独冠于时。云亦善属文,清新不及机,而口辩持论过之。

例句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李益 中桥北送穆氏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士衡兄弟旧齐名,还似当年在洛城。 武元衡 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并王念八仲周

机云笔舌临文健,沈宋章篇发咏清。 薛昭纬 华州榜寄诸门生

《國語辭典》:八龙(八龍)  拼音:bā lóng
1.神话传说中的八匹马。《楚辞。屈原。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汉。王逸。注:「言己乘八龙神智之兽。」
2.东汉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号称为「八龙」。《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后遂用以称誉人家兄弟有才望。唐。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
《國語辭典》:颍川(潁川)  拼音:yǐng chuān
郡名。秦朝设置,汉、晋均沿置,辖境约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汉治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县治;晋移治许昌,为今河南省许昌县东北。唐废郡,改曰许州。
《漢語大詞典》:陆家老屋(陸家老屋)
陆机 兄弟入 洛 后,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 士龙 住东头, 士衡 住西头。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 清 钱谦益 《移居》诗之六:“ 杜氏 草堂元两地, 陆 家老屋总三间。”
分類:陆机兄弟
《漢語大詞典》:剪桐
吕氏春秋·重言:“ 成王 与 唐叔虞 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 唐叔虞 曰:‘余以此封女。’ 叔虞 喜,以告 周公 。 周公 以请曰:‘天子其封 虞 邪?’ 成王 曰:‘余一人与 虞 戏也。’ 周公 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於是遂封 叔虞 于 晋 。”后因以“剪桐”为分封的典实。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剪桐疏爵,分茅建社。”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漢語大詞典》:桐圭
亦作“ 桐圭 ”。 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后以“桐珪”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桐圭作瑞,凤毛曜丹穴之英;茅壤分维,麟距冠元丘之俊。”圭,一本作“ 珪 ”。 唐 许孟容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桐珪早贵,象輅追设。”
《漢語大詞典》:桐叶封弟(桐葉封弟)
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 史佚 因请择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 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后因以“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桐叶封弟辩》。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开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诗:“忆昔 邵陵 全盛时,桐封爱子万年枝。”
《漢語大詞典》:桐叶戏(桐葉戲)
指桐叶封弟故事。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参见“ 桐叶封弟 ”。
《漢語大詞典》:桐叶封弟(桐葉封弟)
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 史佚 因请择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 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后因以“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桐叶封弟辩》。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开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诗:“忆昔 邵陵 全盛时,桐封爱子万年枝。”
《漢語大詞典》:对床夜雨(對牀夜雨)
风雨之夜,两人对床而眠。喻亲友相聚的欢悦。 唐 白居易 《雨中招张司业宿》:“能来同宿否,听雨对牀眠。” 宋 苏轼 《送刘寺丞赴馀姚》:“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牀听夜雨。” 宋 苏辙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诗:“射策当年偶一时,对牀夜雨失前期。”参见“ 对牀 ”。
《漢語大詞典》:对床(對牀)
两人对床而卧。喻相聚的欢乐。 唐 韦应物 《示全真元常》诗:“寧知风雪夜,復此对牀眠。” 宋 陆游 《访僧支提寺》诗:“共夜不知红烛短,对牀空嘆白云深。” 金 元好问 《寄答景元兄》诗:“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牀。” 郁达夫 《寄养吾二兄》诗:“来岁秋风思返棹,对牀应得话沉沦。”
分類:相聚欢乐
《國語辭典》:风雨对床(風雨對床)  拼音:fēng yǔ duì chuáng
原指朋友相聚,对床共语。语本唐。韦应物 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比喻兄弟或亲友团聚重逢,倾心交谈之情。宋。苏辙 舟次磁湖前篇自赋后篇次韵:「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也作「对床风雨」、「对床夜语」、「夜雨对床」。
《國語辭典》:二难(二難)  拼音:èr nán
1.两件难以达成的事。《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2.贤主人与嘉宾。因两者难兼得,故称为「二难」。唐。王勃 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盼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三出:「四美二难真际会,九棘三槐尽我俦。」
3.贤兄弟。因二者俱佳,难以别高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唐。包何 和苗员外寓直中书诗:「朝列称多士,君家有二难。」
《國語辭典》:难兄难弟(難兄難弟)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如:「当年我们在战场上是同生共死的难兄难弟。」
《國語辭典》:难兄难弟(難兄難弟)  拼音:nán xiōng nán dì
陈元方和陈季方兄弟二人才德相当,难分高下,其父亲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见南朝宋《世说新语。德行》。用以称人兄弟才学品德均佳。《旧唐书。卷一五五。穆宁等传。赞曰》:「薛氏三门,难兄难弟。」后亦用以讽称两人为差不多的货色,有贬斥的意味。《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
《國語辭典》:难兄难弟(難兄難弟)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如:「当年我们在战场上是同生共死的难兄难弟。」
《漢語大詞典》:难弟难兄(難弟難兄)
见“ 难兄难弟 ”。
《國語辭典》:难兄难弟(難兄難弟)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如:「当年我们在战场上是同生共死的难兄难弟。」
《國語辭典》:难兄难弟(難兄難弟)  拼音:nán xiōng nán dì
陈元方和陈季方兄弟二人才德相当,难分高下,其父亲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见南朝宋《世说新语。德行》。用以称人兄弟才学品德均佳。《旧唐书。卷一五五。穆宁等传。赞曰》:「薛氏三门,难兄难弟。」后亦用以讽称两人为差不多的货色,有贬斥的意味。《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
《國語辭典》:二陆(二陸)  拼音:èr lù
1.晋代陆机、陆云兄弟的合称。《晋书。卷五四。陆云传》:「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2.南宋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的合称。《宋史。卷四三四。儒林传四。陆九龄传》:「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
《漢語大詞典》:陆弟(陸弟)
指 陆机 之弟 陆云 。 唐 王维 《同崔傅答贤弟》诗:“ 周郎 陆 弟为儔侣,对舞前溪歌《白苧》。” 赵殿成 笺注:“ 陆 弟,谓 陆机 之弟 陆云 。”
分類:陆机陆云
《漢語大詞典》:梅兄
对梅花的雅称。 宋 黄庭坚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枚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宋 杨万里 《烛下和雪折梅》诗:“梅兄衝雪来相见,雪片满鬚仍满面。” 元 戴良 等《对菊联句》:“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
分類:梅花雅称
《漢語大詞典》:四海皆兄弟
见“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國語辭典》: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內皆兄弟)  拼音: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全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水浒传》第四四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何伤乎!且请坐。」
《漢語大詞典》:机云(機雲)
晋 陆机 、 陆云 两兄弟的并称。亦借称两位杰出的兄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岳湛 曜联璧之华, 机 云 标二俊之采。”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诗之一:“ 陆 公餘德 机云 在,如我酬恩合执鞭。” 清 吴伟业 《九峰草堂歌》:“勋业将衰文字兴,江山秀弱 机 云 出。” 郁达夫 《寄曼兄》诗:“谁从乱世识 机 云 ,兄弟飘零几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