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天涯吊鹤
 
宾惊吊鹤
  
鹤吊陶
 
鹤吊陶母
 
鹤拂碑

相关人物
陶侃之母湛氏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列传〉~769~
后以母忧去职。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时人异之。
《世说新语》下卷上《贤媛》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陶侃别传》:「侃母湛氏,贤明有法训。侃在武昌,与佐吏从容饮燕,常有饮限,或劝犹可少进,侃悽然良久曰:『昔年少,曾有酒失,二亲见约,故不敢踰限。』及侃丁母忧,在墓下,忽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遣随视之,但见双鹤冲天而去。」

简释

鹤吊陶:指吊丧。唐李商隐《过姚孝子庐偶书》:“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例句

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 张九龄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义

鱼因感姜出,鹤为吊陶来。 李商隐 过姚孝子庐偶书

祗应双鹤吊,松路更无人。 李德裕 寄题惠林李侍郎旧馆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 李洞 吊侯圭常侍

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三

停车遥望孤云影,翘首惊看吊鹤悲。 牟融 翁母些

忽见江南吊鹤来,始知天上文星失。 钱起 哭曹钧

宁知荒垄外,吊鹤自裴徊。 骆宾王 乐大夫挽词五首

典故
南越书生
 
吊终军
 
问长缨
 
持长缨
 
挥长缨
 
系南越
  
终童志
 
终军愤
 
终军请缨
  
请缨北阙
 
请缨手
 
请缨日
 
请缨系粤
 
请长缨
 
长绳缚
  
长缨缚
 
长缨缚戎主
 
长缨系

相关人物
终军


《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下·王褒〉~282~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壹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语在南越传。军死时年二十馀,故世谓之「终童」。唐·颜师古注:「言如马羁也。」

简释

请长缨: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例句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元稹 哭吕衡州六首之三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遂令辞短褐,仍欲请长缨。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见说圣君能仄席,不知谁是请长缨。 崔涂 己亥岁感事

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杜牧 东兵长句十韵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杜甫 岁暮

系越有长缨,封关祗一丸。 独孤及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岛夷今可料,系颈有长缨。 独孤及 送长孙将军拜歙州之任

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白居易 元和十三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 望蓟门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耿湋 旅次汉故畴

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 万齐融 仗剑行

吾君贤相事南征,独宿军厨负请缨。 薛能 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始见儒者雄,长缨系馀孽。 钱起 送薛判官赴蜀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起缨。 钱起 送郑书记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马戴 送武陵王将军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魏徵 叙怀

典故
三闾自沈
 
三闾魂
 
吊三闾
 
吊沅湘
 
吊湘魂
 
吊骚魂
 
孤臣水底魂
 
屈平魂怨
 
投汨
 
投汨自沈
 
楚江沈魄
 
楚译魂
  
汨罗恨
 
汨罗魂
 
沈楚臣
 
沈楚译
 
沈汨
 
沈湘人
 
湘水魂
  
葬鱼人
 
灵均泪

相关人物
屈原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2490~
屈原之江滨……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沈汨罗以死。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2490~
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證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
典故
吊屈
 
吊屈原
 
吊楚臣
 
吊沉湘
 
吊长沙
 
吊灵均
 
奠楚魂
 
投湘赋
 
诗吊汨罗魂

相关人物
贾谊
 
屈原


《史记》卷八十四《贾生列传》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韦昭云:『适,谴也。』」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
自屈原沈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简释

吊楚臣:指自伤身世。唐李白《赠崔秋浦》:“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例句

贾生方吊屈,岂敢比南昌。 储光羲 奉酬张五丈垂赠

屈平君莫吊,肠断洞庭波。 刘长卿 同姜浚题裴式微余干东斋

游吴经万里,吊屈过三湘。 刘长卿 送从弟贬袁州州(一作皇甫冉诗。题作送从弟豫贬远州)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 刘长卿 送李侍御贬郴州

应嗟独上涔阳客,排比椒浆奠楚魂。 吴融 南迁途中作七首溪翁

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孟浩然 晓入南山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孟浩然 经七里滩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宋之问 送杜审言

更怜湘水赋,还是洛阳才。 张九龄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 张九龄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之三

应念投沙客,空余吊屈悲。 李白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之一

题此涕滋笔,以代投湘赋。 杜牧 李甘诗

归时有诗赋,一为吊沉湘。 罗隐 郴江迁客

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雍裕之 听弹沉湘

南登有词赋,知尔吊长沙。 高适 送张瑶贬五溪尉

典故
人如玉
 
南州高士
 
奠生刍
 
徒步陈鸡絮
 
束刍吊
  
生刍一束
 
生刍人
 
空谷人如玉

相关人物
徐稚
 
郭太
 
郭林宗


《毛诗正义》卷十一之一〈小雅·鸿雁之什·白驹〉~379~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汉·郑玄笺:「此戒之也。女行所舍主人之饩虽薄,要就贤人,其德如玉然。」唐·孔颖达疏:「当得其人如玉者而就之,不可以贪饩而弃贤也。」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徐稚〉~747~
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例句

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李绅 趋翰苑遭诬搆四十六韵

停觞一摇笔,聊寄生刍吟。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

禅草回中使,生刍引吊宾。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典故
元都观
   
刘郎去后
 
刘郎已经老
 
刘郎未见
 
梦得重来郎省
 
吊麦伤桃
 
桃满观
 
桃花句
 
桃花误刘郎
 
无人不道看花回
 
燕麦兔葵
 
燕麦凫葵
 
玄都前度
 
玄都看花
  
玄都观中游
 
看花君子
 
看花才子
 
观中桃谢
 
观桃
 
观里千树

相关人物
刘禹锡


《本事诗·事感》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郎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例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典故
南八男儿
 
吊南云
 
灭贺兰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忠义列传中·张巡〉~5538~
御史大夫贺兰进明代巨节度,屯临淮,许叔冀、尚衡次彭城,皆观望莫肯救。巡使霁云如叔冀请师,不应,遗布数千端。霁云嫚骂马上,请决死斗,叔冀不敢应。巡复遣如临淮告急,引精骑三十冒围出,贼万众遮之,霁云左右射,皆披靡。既见进明,进明曰:「睢阳存亡已决,兵出何益?」霁云曰:「城或未下。如已亡,请以死谢大夫。」叔冀者,进明麾下也,房琯本以牵制进明,亦兼御史大夫,势相埒而兵精。进明惧师出且见袭,又忌巡声威,恐成功,初无出师意。又爱霁云壮士,欲留之。为大飨,乐作,霁云泣曰:「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今主将之命不达,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归报中丞也。」因拔佩刀断指,一座大惊,为出涕。卒不食去。抽矢回射佛寺浮图,矢著砖,曰:「吾破贼还,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至真源,李贲遗马百匹;次宁陵,得城使廉坦兵三千,夜冒围入。贼觉,拒之,且战且引,兵多死,所至才千人。方大雾,巡闻战声,曰:「此霁云等声也。」乃启门,驱贼牛数百入,将士相持泣。贼知外援绝,围益急。众议东奔,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达。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巡西向拜曰:「孤城备竭,弗能全。臣生不报陛下,死为鬼以疠贼。」城遂陷,与远俱执。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众不能仰视。子琦谓巡曰:「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是?」答曰:「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子琦怒,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巡骂曰:「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子琦服其节,将释之。或曰:「彼守义者,乌肯为我用?且得众心,不可留。」乃以刃胁降,巡不屈。又降霁云,未应,巡呼曰:「南八!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霁云笑曰:「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亦不肯降。乃与姚訚、雷万春等三十六人遇害。
典故
吊三闾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贾生〉~249~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其辞曰:「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蹠廉;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
典故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562~
臣自抱衅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诚以天罔不可重离,圣恩难可再恃。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835~
故吏文学谢朓死罪死罪。即日被尚书召,以眺补中军新安王记室参军。眺闻潢污之水,愿朝宗而每竭;驽蹇之乘,希沃若而中疲。何则?皋壤摇落,对之惆怅;歧路西东,或以歍唈。况乃服义徒拥,归志莫从,邈若坠雨,翩似秋蒂。眺实庸流,行能无算。属天地休明,山川受纳,褒采一介,抽扬小善,故舍耒场圃,奉笔园。东乱三江,西浮七泽,契阔戎旃,从容宴语。长裾日曳,后乘载脂;荣立府庭,恩加颜色。沐发晞阳,未测涯涘;抚臆论报,早誓肌骨。不悟沧溟未运,波臣自荡;渤澥方春,旅翮先谢。清切藩房,寂寥旧荜,轻舟反溯,吊影独留。唐·李善注:「曹子建〈责躬表〉曰:『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典故
吊仲翔
 
吊客青蝇
 
吊青蝇
 
青蝇吊
 
青蝇吊客

相关人物
虞翻


《艺文类聚》卷四十〈礼部下·吊〉~728~
《别传》曰:翻放弃南方,自恨疏斥。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以典籍自慰。

简释

青蝇吊:用以悼亡。清王士禛《望剑州怀乔文衣》:“太息青蝇吊,交州几岁还?”

典故
吊魏武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陆机


《昭明文选》卷六十晋·陆士衡(机)《吊魏武帝文·序》
「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贻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又云:『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小忿怒,大过失……。』善乎达人之谠言矣!声类曰:『谠,善言也。』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例句

请君骑马望西陵,为我殷勤吊魏武 李颀 送刘方平

典故
一身吊影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562~
臣自抱衅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诚以天罔不可重离,圣恩难可再恃。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835~
故吏文学谢朓死罪死罪。即日被尚书召,以眺补中军新安王记室参军。眺闻潢污之水,愿朝宗而每竭;驽蹇之乘,希沃若而中疲。何则?皋壤摇落,对之惆怅;歧路西东,或以歍唈。况乃服义徒拥,归志莫从,邈若坠雨,翩似秋蒂。眺实庸流,行能无算。属天地休明,山川受纳,褒采一介,抽扬小善,故舍耒场圃,奉笔园。东乱三江,西浮七泽,契阔戎旃,从容宴语。长裾日曳,后乘载脂;荣立府庭,恩加颜色。沐发晞阳,未测涯涘;抚臆论报,早誓肌骨。不悟沧溟未运,波臣自荡;渤澥方春,旅翮先谢。清切藩房,寂寥旧荜,轻舟反溯,吊影独留。唐·李善注:「言舟反而己留也。〈洛神赋〉曰:『浮轻舟而上溯』。曹子建〈责躬表〉曰:『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典故
只鸡斗酒吊新丘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后汉书》卷五十一〈李陈庞陈桥列传·桥玄〉~697~
初,曹操微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及后经过玄墓,辄悽怆致祭。自为其文曰:「故太尉桥公,懿德高轨,汎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幽灵潜翳,邈哉缅矣!操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增荣益观,皆由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哉?怀旧惟顾,念之悽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享之!」
《國語辭典》:吊古(弔古)  拼音:diào gǔ
感念往昔的人事。唐。李端〈送友人〉诗:「闻说湘川路,年年吊古多。」宋。朱熹 短句奉迎荆南幕府诗二首之二:「吊古宁忘恨,开尊且破愁。」
分類:凭吊往古
《國語辭典》:凭吊(憑弔)  拼音:píng diào
对著遗迹追念古人或旧事。如:「他站在山上,凭吊那座古庙。」
《國語辭典》:吊鹤(弔鶴)  拼音:diào hè
相传晋人陶侃的母亲去世,有二客来吊,随而化为双鹤飞去。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刘孝标注引《陶侃别传》。后用来指吊丧的人。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五首之四:「宁知荒陇外,吊鹤自裴徊。」
分類:颂扬死者
《國語辭典》:鹤吊(鶴弔)  拼音:hè diào
传说陶侃丧母,有二位客人来吊丧,不哭而退,化鹤飞去。见《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后遂以此指吊丧。
分類:陶侃去职
《漢語大詞典》:系虏(係虜)
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繫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一本作“ 係虏 ”。晋书·江统传:“老幼繫虏,丁壮降散。”宋书·索虏传论:“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繫虏。”
(1).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係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太祖 以粮少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然兵连众结,锋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係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新唐书·萧铣传赞:“若 铣 力困计殫,以好言自释於下,係虏在廷,抗辞不屈,伪辩易穷,卒以殊死, 高祖 圣矣哉!”
(2).指俘获的人。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柔远以仁,则还其係虏;赏近以礼,则泽及后昆。”
(3).拘囚,囚系。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拔 吕蒙 於戎行,识 潘濬 於係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呜呼! 思文皇后 之死在行在, 烈皇后 之死在宫中, 永明皇后 之死在係虏。虽先后不同,其成仁取义则一也。”
《國語辭典》:请缨(請纓)  拼音:qǐng yīng
汉武帝时,南越与汉和亲,武帝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入朝归顺。终军自己请命,愿意接受此任务,必使南越王来朝。典出《汉书。卷六十四下。终军传》。后比喻自请从军。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宋。刘克庄 水调歌头。一卷阴符词:「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分類:请求
《國語辭典》:长缨(長纓)  拼音:cháng yīng
1.长带子。《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二》:「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
2.比喻达官贵人。《文选。江淹。杂体诗。陆平原》:「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漢語大詞典》:楚魄
指朝云暮雨的 巫山 神女。 宋 范成大 《次韵王浚明用时举苦热韵见赠》:“鑠石谁能招 楚 魄,斲冰我欲访 湘君 。”
分類:巫山神女
《國語辭典》:湘累(湘纍)  拼音:xiāng léi
累,冤死的人。屈原投湘江自绝,故称为「湘累」。汉。扬雄〈反离骚〉:「钦吊楚之湘累,惟天轨之不辟兮。」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八出:「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累怨。」
分類:贬黜
《國語辭典》:生刍(生芻)  拼音:shēng chú
1.乾草。比喻微薄的礼品。《诗经。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2.吊丧的祭礼。《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漢語大詞典》:兔葵燕麦(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凉。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引:“重游 玄都 ,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 宋 程先 《锁窗寒》词:“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 清 方文 《宿姜开先衍园》诗:“瑶草琼花何处覔?兔葵燕麦不胜情。”
分類:景象荒凉
《國語辭典》:前度刘郎(前度劉郎)  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人,还乡后二人于太康年间重入天台山的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著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漢語大詞典》:玄都观(玄都觀)
(1). 北周 、 隋 、 唐 道观名。原名 通道观 , 隋 开皇 二年改名为 玄都观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南 崇业坊 。见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后废。 唐 刘禹锡 《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 金 元好问 《玄都观桃花》诗:“前度 刘郎 復 阮郎 , 玄都观 里醉红芳。”
(2).泛指道观。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好将 金谷 楼中女,改作 玄都观 里仙。”
《國語辭典》:吊影(弔影)  拼音:diào yǐng
独居无伴,对影自怜。形容孤独之极。南朝梁。江淹〈恨赋〉:「拔剑击柱,吊影惭魂。」《聊斋志异。卷六。菱角》:「淹留既久,适大寇据湖南,家耗遂隔。成窜民间,吊影孤惶而已。」
分類:孤独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