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便休
腹便便(又作:便便腹 ...)
便了沽酒
便面章台(又作:便面章台马 ...)
死便埋(又作:醉后死便埋)
借周郎便
人在舟中便是仙
西风便面障浮埃
不便
便可
便宜
便宜
便觉
相关人物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此君:咏竹。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吴融 岐阳蒙相国借宅因抒怀投献
皇王自有增封日,修竹徒劳号此君。 徐夤 松
绿阴十里滩声里,闲自王家看竹来。 李群玉 题王侍御宅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杜牧 题刘秀才新竹
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牟融 题陈侯竹亭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韦式 一字至七家诗竹
听莺情念友,看竹恨无君。 刘长卿 春过裴虬郊园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羊士谔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俗言三平二满,盖三遇平,二遇满,皆平稳得过之日。
太医孙君昉,字景初,为士大夫发药,多不受谢,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夫少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四休家有三亩园,花木郁郁,客来煮茗传酒,谈上都贵游人间可喜事,或茗寒酒冷,宾主皆忘。其居与予相望,暇则步草径相寻,故作小诗遣家僮歌之,以侑酒茗。
相关人物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也。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诏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韶之才捷皆此类也。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五经笥:喻指文人学识丰富。唐钱起《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姚馥清时醉,边韶白日眠。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尔腹为箧笥,应对如转丸。 杜甫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书此更何问,边韶唯昼眠。 卢纶 秋幕中夜(一作幕中秋月)独坐迟明因陪陈翃郎中晨谒上公因(一作聊)书即事兼呈同院诸公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钱起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
《僮约》曰:蜀郡王褒,以事止冤归杨惠舍,有一奴名便了。
相关人物
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
章台走马:指风流潇洒。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 储光羲 秦中送人觐省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刘禹锡 再伤庞尹
蹀躞朝驰过上苑,䟃𧽼暝走发章台。 乔知之 嬴骏篇
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崔国辅 长乐少年行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崔颢 渭城少年行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李商隐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一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李商隐 对雪二首之一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李商隐 柳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李商隐 临发崇让宅紫薇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李商隐 赠柳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 李白 少年子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李观 御沟新柳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之十九
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七十一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钱起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
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 韩翃 少年行
相关人物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相关人物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仙侣同舟:喻指知己,或指沽名人的光。唐杜甫《秋兴》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于瑰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之一
物外须仙侣,人间要使君。 姚合 寄绛州李使君
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 姚合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
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 孟浩然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江上舟中月,遥思李郭仙。 岑参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
李郭应时望,王杨入幕频。 崔峒 书怀寄杨郭李王判官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张继 重经巴丘
自怜如坠叶,泛泛侣仙舟。 张说 和朱使欣二首
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 戴叔伦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登舟惭郭泰,解榻愧陈蕃。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 李商隐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李峤 洛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登仙望绝李膺舟,从此青蝇点遂稠。 李群玉 献王中丞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李群玉 重经巴丘追感
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杜牧 洛阳长句二首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杜甫 秋兴八首之八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楼颖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神仙惭李郭,词赋谢曹刘。 武元衡 酬严维秋夜见寄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客是仙舟里,途从御苑西。 皇甫冉 河南郑少尹城南亭送郑判官还河东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卢照邻 咏史四首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羊士谔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之二
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 许浑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陪泛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许浑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之一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陈子昂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陈子昂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
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开筵枕德水,辍棹舣仙舟。 骆宾王 送郭少府探得忧字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 高适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相关人物
庾公权重,足倾王公。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
于时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镇于外。南蛮校尉陶称间说亮当举兵内向,或劝导密为之防。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又与称书,以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于是谗间遂息。时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
晋《郭子》曰:庾公名位渐重,足倾王公。时庾亮在石头,王公在城,忽风起扬尘,王公以扇拂之曰:「元规尘污人。」
元规尘:喻高官权贵气势凌人,又泛指尘污。唐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逾其实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李白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 殷尧藩 襄口阻风
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 韩偓 驿步
(2).指道教传说中仙人 李八百 。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参见“ 李八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