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丘墙
 
及墙藩
 
及肩墙
  
子贡墙
 
数仞墙
 
圣门未窥
 
赐也墙
  
贤子贡

相关人物
子贡


《论语注疏·子张》~73~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简释

夫子墙:指道德学问高深莫测。唐钱起《寻司助李郎中不遇》:“重花不隔陈善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例句

夫子墙还峻,酂侯宅过谦。 姚合 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

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 姚合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

穷秋雨萧条,但见墙垣长。宣尼高数仞,固应非土壤。 姚合 题金州西园九首垣竹

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 李德裕 仆射相公偶话于故集贤张学士厅写得德裕与仆射旧唱和诗其时和者五人惟仆射与德裕皆列高位凄然怀旧辄献此诗

忝逐三千客,曾依数仞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八十韵

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墙。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状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亦知受业公门事,数仞丘墙不见山。 杨巨源 酬令狐舍人

重花不隔陈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钱起 寻司勋李郎中不遇

典故
千仞弹珠
 
弹隋珠
   
弹飞翼
 
弹鹊
 
明珠弹丸
 
珠抵鹊
  
随珠弹
 
参考典故
隋珠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7~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

例句

鹰鹯绕树探不得,随珠弹尽声转娇。 元稹 有鸟二十章第十章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 李白 送窦司马贬宜春

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耿湋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荆玉终无玷,随珠忽已弹。 郑愔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弹随空被笑,献楚自多伤。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典故
振衣千仞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七〈左思·咏史诗八首〉~733~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炎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國語辭典》:千仞  拼音:qiān rèn
古制八尺为一仞,千仞形容非常高。《文选。贾谊。吊屈原文》:「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连峰竞千仞,背流各百里。」
分類:八尺
《国语辞典》:万仞(万仞)  拼音:wàn rèn
形容山势很高。《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上。王勃传》:「孤峰绝岸,壁立万仞。」
分类:山势
《漢語大詞典》:九仞
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孔 传:“八尺曰仞。” 陆德明 释文:“七尺曰仞,一云八尺曰仞。”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 赵岐 注:“軔,八尺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没地无慙,顾九仞之深可匿。” 宋 叶适 《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诗:“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 郭沫若 《谢陈代新》:“说了一句外行话,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
分類:七十二
《漢語大詞典》:百仞
八尺为仞。百仞,形容极深或极高。列子·汤问:“引盈车之鱼於百仞之渊、汩流之中。”隋书·天文志上:“今悬珠於百仞之上,或置之於百仞之前,从而观之,则大小殊矣。” 明 方孝孺 《贫乐窝记》:“戚然若蒙不洁而恐人之觉也,凛然若临百仞之渊而忧其坠也。”
分類:八尺
《漢語大詞典》:墙仞(牆仞)
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意谓 孔子 之才德不可企及,后因以“墙仞”喻贤者之门。 唐 刘禹锡 《上中书李相公绛启》:“伏自不窥墙仞,九年于兹。” 宋 苏轼 《贺孙枢密启》:“某限以郡符,阻趋墙仞。”
《骈字类编》:十仞
战国策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已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汉书食货志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勿能守也 管子十仞见水不大潦五尺见水不大旱 庄子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 韩非子十仞之城楼季弗能踰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乎吕览善钓者出鱼乎十仞之下饵香也善弋者下鸟 百仞之上弓良也其司马光答许奉世书夫玉韫穷山十仞之土不能掩 光珠潜深渊岸草为之不枯足下姑进德修业勿病人之不已知也下李绅龟山诗见一峰
《漢語大詞典》:门仞(門仞)
(1).语本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借指师门。 唐 黄滔 《蒋先辈启》之一:“ 滔 自违门仞,寻达家山,拜慈亲而聚族生光,述弘造而一时泣下。盖以生平事业,出自宗师,岂惟特异之恩知,仍契非常之事分。”
(2).犹高门。对人府第的敬称。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门仞尚远,日增企望。” 宋 欧阳修 《与晏元献公书》:“﹝ 魏广 ﹞新以进士及第为 滎阳 主簿,今因吏役至府下,非有它求,直以卑贱不能自达,欲一趋门仞而已。”
(3).指学派。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朱笠亭说诗:“又或取法於古,各立门仞。”
《漢語大詞典》:充仞
犹充满。史记·殷本纪:“﹝ 紂 ﹞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盈衍储邸,充仞郊虞。” 前蜀 杜光庭 《纪道德》:“既鼓铸於乾坤品物,信充仞乎东西南北。”
分類:充满
《漢語大詞典》:重仞
(1).累仞;数仞。形容高。语出论语·子张:“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汉 蔡邕 《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宫墙重仞,允得其门。”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茅蓬不能动万钧之鏗鏘,侏儒不能看重仞之弘丽。”
(2).借以称颂 孔子 。 晋 陆云 《移书太常府荐张赡书》:“初慕圣门,栖心重仞。”
分類:称颂孔子
《骈字类编》:三仞
唐书虞世南传臣愚以为霸陵因山不起坟自然高显今所卜地势即平宜依周制为三仞之坟明器一不得用金银铜铁事讫刻石陵左以明示大小高下之式一藏宗庙为子孙万世法岂不美哉 管子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之淮南子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
《骈字类编》:二仞
周礼考工记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
《漢語大詞典》:步仞
广一步,高一仞。形容低小。庄子·庚桑楚:“步仞之丘陵,巨兽无所隐其躯。” 陆德明 释文:“六尺为步,七尺曰仞,广一步高一仞也。 孔安国 云:八尺曰仞。《小尔雅》云:四尺曰仞。”
分類:一步低小
《漢語大詞典》:夫子墙(夫子牆)
论语·子张:“ 子贡 曰:‘……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本为 子贡 形容 孔子 学问道德之高,后以“夫子墙”比喻人之才德高不可攀。 唐 柳宗元 《献弘农公五十韵》:“独弃傖人国,难窥夫子墙。”
《漢語大詞典》:赐墙及肩(賜牆及肩)
语出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 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 贤于 仲尼 。’ 子服景伯 以告 子贡 ,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以“赐墙及肩”喻才学浅露。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 赐 墙及肩人得见,公才槃槃一都会。”
分類:才学浅露
《漢語大詞典》:弹随(彈隨)
以 随 珠弹雀。谓得不偿失的可笑之事。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弹 随 空被笑,献 楚 自多伤。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 陈熙晋 笺注:“《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今且有人於此,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参见“ 弹雀 ”。
《漢語大詞典》:弹雀(彈雀)
(1).射雀。论衡·书解:“蛢弹雀则失鷜,射鹊则失鴈。” 南朝 陈 张正见 《艳歌行》:“调鹰向新市,弹雀往 睢阳 。”
(2).庄子·让王:“今且有人於此,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后以“弹雀”比喻轻重倒置、得不偿失的行动。 清 黄宗羲 《〈淮安戴氏家谱〉序》:“天下之书,最不可信者有二:郡县之誌也,氏族之谱也。郡县之誌,狐貉口中之姓氏,子孙必欲探而出之,始以贿赂,继之哃喝。 董狐 、 南史 之笔,岂忍弹雀?”
《漢語大詞典》:弹雀(彈雀)
(1).射雀。论衡·书解:“蛢弹雀则失鷜,射鹊则失鴈。” 南朝 陈 张正见 《艳歌行》:“调鹰向新市,弹雀往 睢阳 。”
(2).庄子·让王:“今且有人於此,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后以“弹雀”比喻轻重倒置、得不偿失的行动。 清 黄宗羲 《〈淮安戴氏家谱〉序》:“天下之书,最不可信者有二:郡县之誌也,氏族之谱也。郡县之誌,狐貉口中之姓氏,子孙必欲探而出之,始以贿赂,继之哃喝。 董狐 、 南史 之笔,岂忍弹雀?”
《漢語大詞典》:隋珠弹雀(隋珠彈雀)
比喻处事轻重失当。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道存则尊,德胜则贵; 隋 珠弹雀,知者不为。” 明 张居正 《与南台长言中不干外政》:“ 隋 珠弹雀,羣虎捕羊,殊可笑也。”参见“ 随珠弹雀 ”。
《國語辭典》:随珠弹雀(隨珠彈雀)  拼音:suí zhū tán què
用宝珠打鸟。比喻贵物贱用,不得其当。语本《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國語辭典》:随珠弹雀(隨珠彈雀)  拼音:suí zhū tán què
用宝珠打鸟。比喻贵物贱用,不得其当。语本《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