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丛桂(又作:守桂丛 ...)
三径菊花丛
丛祠一炬
韩令裁成花丛
小丛(又作:盛小丛)
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丛林
芳丛
花丛
丛祠
蚕丛
丛丛
丛丛
扬雄《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拍濩、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到蚕丛,积三万四千岁,故曰兆基于上代也。秦惠王讨灭蜀王,封公子通为蜀侯。惠王二十七年,使张若与张仪筑成都城。其后置蜀郡,以李冰为守。」《地理志》曰:「蜀守李冰凿离堆,穿两江,为人开田,百姓飨其利。是时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故言开国于中古也。灵关,山名,在成都西南汉寿界。在前,故曰门也。玉垒,山名也,湔水出焉,在成都西北岷山界。在后,故曰宇也。江水出岷山,分为二江,经成都南,东流经之,故曰带也。」扬雄《蜀都赋》曰:「两江珥其前。峨眉,山名也,在成都南犍为界。面之,故曰抗也。」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晋·刘逵注引扬雄《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拍濩、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上到蚕丛,积三万四千岁,故曰兆基于上代也。」
相关人物
〈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仙者,虽身沈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罔兮沕,憭兮慄,虎豹穴。丛薄深林兮,人上慄。嵚岑埼礒兮碅磳磈硊,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腾或倚。状儿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淮南有小山,嬴女隐其间。 张昌宗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既荷大君恩,还蒙小山遇。 张说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赋得树字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李白 白毫子歌
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顾封人 月中桂树
莫恨殷勤留此地,东崖桂树昔同攀。 武元衡 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
独为高怀谁和继,掾曹同处桂同攀。 姚鹄 和陕州参军李通微首夏书怀呈同寮张裳段群二先辈
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储光羲 安宜园林献高使君
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储光羲 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九首
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刘禹锡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小山桂树比权奇,上林桃花况颜色。 乔知之 羸骏篇
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丛。 姚合 酬张籍司业见寄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崔备 清溪路中寄诸公
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 张易之 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
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佩兰长坂上,攀桂小山前。 杜淹 寄赠齐公
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杜甫 上已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杜甫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露裛思藤架,烟霏想桂丛。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杨炯 游废观
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 权德舆 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
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 权德舆 送梁道士谒寿州崔大夫
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皎然 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
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羊士谔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 骆宾王 早发淮口望盱眙
相关人物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其辞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来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其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王绩 田家三首
相关人物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高诱注《战国策》云『丛祠,神祠也。丛,树也。』」
丛祠一炬照秦川,雨散云飞二十年。 吴融 丛祠
相关人物
韩愈侍郎有疏从子侄自江淮来,年甚少,韩令学院中伴子弟,子弟悉为凌辱。韩知之,遂为街西假僧院令读书。经旬,寺主纲复诉其狂率,韩遽令归,且责曰:「市肆贱类营衣食,尚有一事长处。汝所为如此,竟作何物?」职拜谢,徐曰:「某有一艺,恨叔不知。」因指阶前牡丹曰:「叔要此花,?、紫、黄、赤,唯命也。」韩大奇之,遂给所须,试之。乃竖箔曲,尽遮牡丹丛,不令人窥。掘棵四面,深及其根,宽容人座。唯赍紫?、轻粉、朱红,旦暮治其根。凡七日,乃填坑,白其叔曰;「恨较迟一月」。时冬初也。牡丹本紫,乃花发,色白红历绿,每朵有一联诗,字色紫分明,乃是韩出宫时诗。一韵曰:「云横泰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十四字,韩大惊异。
相关人物
李尚书夜登越城楼,闻歌曰:「雁门山上雁初飞。」其声激切。召至,曰:「去籍之妓盛小丛也。」汝歌何善乎?」曰:「小丛是黎园供奉南不嫌女甥也,所唱之音,乃不嫌之授也。今老且废矣。」时察院崔侍禦自府幕而拜,李公连夕饯崔君于镜湖之光候亭,屡命小丛歌饯,在座各为赋一绝句赠送之。亚相为之首唱,崔下句云:「独向柏台为老吏。」皆曰:「侍禦凤阁中书即其程也,何以老于柏台?」众请改之。崔曰:「某但止于此任,宁望九迁乎!」是年秋,崔君鞫狱于谯中而终。
并序:「王敦举兵至湖阴,明帝微行,视其营伍。由是乐府有湖阴曲而亡其辞,因作而附之。」词云:「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虎髯拔剑欲成梦【虎须拔剑欲成梦】,日压贼营如血鲜。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五陵愁碧春萋萋,霸川玉马空中嘶。羽书如电入青琐,雪腕如槌催画鞞。白?天子金煌铓【白虬天子金煌铓】【白?天子金锽铓】【白虬天子金锽铓】,高临帝座回龙章。吴波不动楚山晚,花压兰干春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