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比
《汉语大词典》:排比
(1).亦作“ 排批 ”、“ 排枇 ”。安排,准备。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杂说:“至十二月内,即须排比农具使足。”《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排批舟船,横军渡水。”《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是时大王排枇銮驾,亲自便往天祀神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文:“公闻之,即处分所司,排比迎新使。” 明 汤显祖 《邯郸记·闺喜》:“天来大喜音热坏我的耳朵,则排比十里笙歌接着他。”
(2).排列连比;编排。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则 李 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偶因见《岭海杂记》,有载六目龟出 钦州 ,只两眼,馀四目乃斑纹,金黄色,圆长,中黑,与真目排比,端正不偏。子细辨认,方知为非真目也。”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诗林广记〉参评:“ 潜溪 所谓搜求事迹,排比对偶,出于勉强之言,甚当。”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晚侨 江 淮 ,海警沓至,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椟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复,先出其专涉兵事及尝所论议若干篇,为十有四卷。”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将其中的关于驾御 汉 人,批评文化,利用文艺之处,分别排比,辑成一书。”
(3).修辞方式之一。由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句子成分接连构成。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词句排比过长,有失于含蓄。”

根据历代诗词可找到字在排比一词中读声的确凿證据21例。具体如下:

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