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
《汉语大词典》:须弥(须弥)
(1).见“ 须弥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汉语大词典》:须弥山(须弥山)
(1).梵语sumeru的译音。或译为 须弥楼 、 修迷卢 、 苏迷卢 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积”诸义。原为古 印度 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 帝释天 所居,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释氏要览·界趣:“《长阿含》起世因本经等云:四洲地心,即 须弥山 。此山有八山绕外,有大铁围山,周回围绕,并一日月昼夜回转照四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释氏书言, 须弥山 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封神演义》第七三回:“非铜非铁又非钢,曾在 须弥山 下藏。” 清 昭梿 啸亭续录·佛言须弥山:“佛经言 须弥山 高数万由旬,日月绕山周行,为其峰影所蔽,遂分昼夜。”亦省称“ 须弥 ”。 宋 苏轼 《观湖》之一:“ 须弥 有顶低垂日, 兜率 无根下戴鳌。” 清 姚鼐 《题〈四更山吐月图〉》诗:“环海世界中 须弥 ,光明隐蔽行两规。”
(2).指 喜马拉雅山 。 康有为 有《望须弥山云飞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国闻西藏又割地矣》诗。

根据历代诗词可找到字在须弥一词中读声的确凿證据95例,同时可找到读声的證据1例,显然读远少于读,故此建议作诗时字在须弥一词中作用。具体如下:

例證:
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