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
《国语辞典》:将军  拼音:jiāng jūn
1.职官名。春秋时代诸侯以卿统军,故卿通称为将军。战国时始为武官名。汉代置大将军、骠骑将军等。临时出征的统帅则别加称号,如楼船将军、材官将军。魏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很多,职权各不相同。唐代的将军为环卫之官和武散官。宋、元、明多以将军为武散官,而殿廷武士亦称为将军。清代的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或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和临时出征的统帅。目前我国武职高级将官统称为将军,分为一级上将、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四级。
2.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帅,称为「将军」。后亦比喻为受制于对方。

根据历代诗词可找到字在将军一词中读声的确凿證据331例,同时可找到读声的證据4例,显然读远少于读,故此建议作诗时字在将军一词中作用。具体如下:

例證:
反例:
  • 他年饮马论功日,谁传嫖姚霍将军。 明末清初·邝露 初拜官呈陈乔生黄门
  • 自知性懒嵇中散,莫笑数奇李将军。 明·徐居正 复用前韵
  • 英雄论定三遗矢,市道交成再将军。 清·黄景仁 廉颇冢
  • 黎阳城北石羊坟,古迹犹堪说将军。 清·杨汝舟 石羊坟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