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
《国语辞典》:温和 拼音:wēn hé
1.不冷不热。《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又蚕性畏寒怕热,惟温和为得候。」
2.人的性情或态度平和温顺。《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政崇温和,好才爱士。」《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宇为人恭俭温和,不肯当此大任,坚辞不受。」
2.人的性情或态度平和温顺。《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政崇温和,好才爱士。」《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宇为人恭俭温和,不肯当此大任,坚辞不受。」
根据历代诗词可找到和字在温和一词中读平声的确凿證据28例。具体如下:
例證:平读
- 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 曹魏·曹丕 夏日诗
- 调心理念语温和。 唐·敦煌曲子 易易歌 其八 解悟成佛九首
- 遥祈天鉴纳遗老,抃舞温和浑是春。 南宋·程叔达 进敬天图
- 遥怜迢递荒村路,幸对温和此日天。 北宋·吕南公 闻唐彦君益作计相过先以此寄用前韵
- 暂时借温和,耳热岂长久。 宋末元初·汪元量 开平
- 机关勿使招他谤,亮直温和自举升。 北宋·赵炅 逍遥咏 其五
- 是日公颜应喜悦,连霄御面赐温和。 金·李奎报 复次韵李侍郎所著女童诗
- 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 明·唐寅 一年歌
- 想得双文深意在,最宜人处是温和。 明末清初·王彦泓 丁卯春夏,余离居芙蓉湖外,久阔丁娘之索,屡勤徐淑之遗,触绪萦思,每物成咏,归舟追录,一过聊代晤言,置袖十年定不漫灭 其三 沉水
- 处心乐易都无闷,接物温和必尽情。 明末清初·吴竣 挽闵大司宪应协
- 小春晴暖梅先报,十月温和水未冻。 清初·查慎行 长律一章寄祝座主清溪徐公九十寿
- 天上烟云隐薜萝,园林清美气温和。 清·蒋士铨 题皇□□倚树图 其四
- 敦伦睦族抱全真,挹得温和胜饮醇。 清·刘鳌 哭培园叔四首 其二
- 或融为温和,春风扇柔蒂。 清·刘大观 范秋坪以近诗相质,书其卷后
- 深情缱绻多寒士,厚德温和少悍奴。 清·刘大观 感旧十八首 其一
- 虚怀只有娄师德,瑜瑾温和自古誇。 清·缪重熙 春晨即事六首 其四
- 喜惧萦心常爱日,温和对客不惊秋。 清·沈德潜 和顾景岳月满楼诗次章并当赠言 其二
- 不寒不热含温和,千人万人涤尘土。 清·唐仲冕 华清泉歌
- 整衣接其容,中严外温和。 晚清·文廷式 畅志诗十首壬辰秋日作 其五
- 祗愁纨扇西风捐,别爱温和煮热汤。 晚清·许传霈 咏竹夫人
- 乐士吐温和,愁人出悲愤。 清·许瑶光 五古十四首 其九
- 初冬时候恁温和,好换却单衣白袷。 清·杨芳灿 鹊桥仙 初冬
- 海气作云微惨澹,天心酿雪强温和。 清·袁枚 赴赣榆鞫狱道出海州
- 弟性既温和,弟颜亦美好。 清·袁枚 与家弟香亭陆甥豫庭居随园仿昌黎符读书城南诗作二首劝其所学 其一 示香亭
- 春夏之交水温和,秋深水寒奈若何。 清·张晋 捞上行
- 冷煖谁知参佛法,温和才许悟仙经。 清·张问陶 春水 其四
- 邱山重大尊名节,训子温和辨薄敦。 现当代·莫仲予 题张氏家谱十二首 其十二 张夔
- 公理认同仍抗忤,婆心劝说枉温和。 当代·陈振家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