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令
《汉语大词典》:脊令
亦作“ 脊鸰 ”。 即鹡鸰。水鸟名。《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毛 传:“脊令,雍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 郑玄 笺:“雍渠,三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于急难。”后因以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宋 黄庭坚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脊令飞鸣声不息,先急后悲何悽恻。”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班睽行雁列,原益脊鸰咨。”参见“ 鹡鸰 ”。
《国语辞典》:鹡鸰  拼音:jí líng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鸣禽类。体长约五至六寸。头黑,前额白,背黑,腹白,翼尾均长。因其鸣则天降雪,且性喜食雪,故也称为「雪姑」。筑巢于水滨石隙间,以昆虫为食。也称为「叹脊令」、「连钱」。

根据历代诗词可找到字在脊令一词中读声的确凿證据61例。具体如下:

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