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长风,万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长风万里
第 9 句因包含“六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六龙
第 12 句因包含“桃花,桃源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路
第 13 句因包含“大夫,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夫松
第 17 句因包含“秦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皇
第 23 句因包含“振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振衣
第 26 句因包含“鸿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濛
第 27 句因包含“蓬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莱
第 29 句因包含“赤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城
第 30 句因包含“登山,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山屐
第 34 句因包含“金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银台
第 34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34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37 句因包含“投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投簪
第 9 句因包含“六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六龙
第 12 句因包含“桃花,桃源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路
第 13 句因包含“大夫,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夫松
第 17 句因包含“秦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皇
第 23 句因包含“振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振衣
第 26 句因包含“鸿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濛
第 27 句因包含“蓬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莱
第 29 句因包含“赤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城
第 30 句因包含“登山,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登山屐
第 34 句因包含“金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银台
第 34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34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37 句因包含“投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投簪
偕汤比部觉轩同登泰山因作登岱歌以纪胜 明 · 龚勉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我适登泰山,三月春欲暮。
万里来长风,当空捲云雾。
须臾雾尽见山色,苍翠参天与天逼。
层层石磴蹑云升,万壑千崖转奇特。
御道萦回六龙舞,峭壁飞泉挂瀑布。
遥看一坞桃花红,却疑又入桃源路。
大夫松,何落落,无字碑,何巍巍。
秦皇汉帝今安在,惟有此松此碑无倾颓。
巑岏怪石满山立,磨崖字久苍苔湿。
灵山秘迹不可穷,深岩时有蛟龙蛰。
振衣再上最高峰,大地山河一望中。
眼空不啻小天下,独超太古窥鸿濛。
东向蓬莱但咫尺,西顾昆崙近可陟。
赤城王屋眉睫间,烟霞缭绕登山屐。
胜游至此何快哉,排空大叫天门开。
云端玉女两两下,招我直上金银台。
顾我自愧尘凡质,稽首群仙谢非及。
惟愿投簪学向平,遍游名山栖少室。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泰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