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涪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涪翁
第 14 句因包含“银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钩
第 21 句因包含“散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散人
第 28 句因包含“珠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玑
第 30 句因包含“羲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羲献
第 14 句因包含“银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钩
第 21 句因包含“散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散人
第 28 句因包含“珠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玑
第 30 句因包含“羲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羲献
为濮青士观察丈题山谷老人尺牍卷子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上
我诵涪翁诗,奥莹出妩媚。
冥搜贯万象,往往天机备。
世儒苦涩硬,了未省初意。
粗迹挦毛皮,后生渺津逮。
书何独不然,笔法摹讹伪。
九州炫赝本,蛇蚓使眼眯。
岩拓亦损真,略具银钩势。
望古忝邑子,遗墨期搆致。
邻寺守传幅,号称小三昧。
髫髻转郡国,坐失摩挲地。
属闻散人家,居奇千金利。
濮叟骚雅宗,袭珍辱持示。
阿谁乞伽佗,想见娱游戏。
风日发光妍,珠玑蕴温粹。
宛窥虞柳全,渐拾羲献坠。
锋锐敛冲夷,乃副儒者事。
取證内外集,波澜与莫二。
得此誇家鸡,政尔适寤寐。
后有五百年,永宝十行字。
劣咏污败毫,凭叟哂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