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褰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褰裳
第 5 句因包含“火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火伞
第 12 句因包含“蓬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瀛
第 13 句因包含“升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升堂
第 23 句因包含“咄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咄咄
第 5 句因包含“火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火伞
第 12 句因包含“蓬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瀛
第 13 句因包含“升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升堂
第 23 句因包含“咄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咄咄
谢珍午招观鉴亭荷花并柬幼点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押庚韵
村夫累月不入城,旧馆红遍芙蕖茎。
主人钩帘忽见省,故假花事要诗盟。
褰裳欲从畏火伞,药铛经案前后横。
磔禳傩索震衢郭,叩门亲故频相惊。
羡君书丛拥香卧,百沴谁敢当墨兵?
等閒游赏亦有分,咫步邈若瞻蓬瀛。
尔时升堂愧左海,风露自喜愚池清。
手莳三岁再被潦,鱼鳌狼藉初华赪。
阜比避贤夙勇撤,惧以蹇薄殃黉英。
宁知咎徵卒不贳,李既玉折刘珠倾(李生景先善论史,刘甥腾业为算学斋翘楚,均死于疫。)。
他时委弃等一败,蓦地摧枉能无情?
花前咄咄凭子问,天运如此吾安程?
碧栖书来幸安健,多恐笛谱成秋声。
注:【题】《近代诗钞》无「谢」字,「花」下有「赋此报之」四字。 【前后】同上作「前交」。 【拥香】同上作「拥书」。 【幸安健】同上作「常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