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婆娑,老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婆娑老子
第 2 句因包含“绮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绮罗
第 5 句因包含“蒲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蒲柳
第 6 句因包含“废,蓼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废蓼莪
第 8 句因包含“夜如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夜如何
第 2 句因包含“绮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绮罗
第 5 句因包含“蒲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蒲柳
第 6 句因包含“废,蓼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废蓼莪
第 8 句因包含“夜如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夜如何
予癸巳在京口因郡中元夕张灯偶阅国史靖康丙午正月十五日辛巳祐陵南巡驻跸是郡二月二十三日己未始还京师凡居郡三十有八兹闻箫鼓感旧兴叹不胜潸然因涉笔以记大略而僧有冲希者乃携以示正伦彼谓予讽己遂架大怨迄兴妄狱圣明察知其冤予复将指前漫尽白因悼正伦之殁闵其左计亮其初心附昔所作诗于后 南宋 · 岳珂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驾轺老子久婆娑,坐听笙歌拥绮罗。
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
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
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灯频问夜如何(以上《玉楮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