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于豆湖之湄,长于归川之乡。
年垂强仕,挈眷入京。
自是鞅掌尘途,未尝一日偃息在床也。
总之在归川者为三十秋,去归川者为十九霜。
虽无定于转蓬,犹回恋于首邱。
梦长在于东湖,心常绕于云楼(天云楼,昔日所居处也。)
夫归川之为乡也,处杨广之交,临汕湿之会。
峡开山媚,沙明水浍。
朴瓛翁比之于西湖,李樊老拟之于蜀山者也
沿江十里之间,往往多名宦世居之村。
青滩为吕氏之园,斗陵称丁氏之湾(酉山丁学渊诗丁家湾接吕家矶。)
彼金凤之窈窕,寔先祖之攸卜
冈峦迤而环翠,涧溪澄而缭白。
挹蓝岛之春晓,揽云吉之秀色
响棹讴于鸦洲(白鸦洲在牛渚之下),聆樵歌于酒谷
分南北于阮里,连东西于陆屋。
右顾则平田膴膴,左眄则清流漪漪。
其木则有松有桧,其果则侯栗侯桃。
美称赵园之樱,香著韩氏之烟。
其鱼则斗尾之鲤,朗湖之鳜。
酒则牛渚佳酿,器则瓷院秘色
凡生民日用之需,游宴觞咏之具,可以取足于是矣。
于时仲父在堂,兄弟无故。
进有咏雪之欢,退有联床之乐。
窗明几净,身閒心适。
搜奇文而欣赏,玩古经而探索。
或听莺于梨园,或垂钓于湓曲
或挽棹而访友,或乘月而寻禅(金凤之椒有僧舍名明月庵)
弹琴于花树之亭(花树亭名),品茶于洗砚之泉
流憩于千章之阴,濯足于万里之波。
惟玆邱之信美,惬隐者之栖迟。
尔乃志有事于四方,耻埋没于田庐。
辞猿鹤于故山,飞轮毂于上都。
凌太行之危磴,驾滟滪之怒涛。
纷倾轴而摧樯,犹逡巡而未休。
阅名园与华屋,竟非吾之所有。
循泽畔而孤吟,感年岁之迟暮。
望故园于天涯,神邈邈而西驰。
树几围于手种,石曾温于坐矶。
嗟一身之漂泊,抚陈迹而累唏。
川原纡而路阻,知曷日而旋归。
夫人情穷必反本,倦则怀土。
是以三闾眷楚,仲尼思鲁。
卫女遐想于淇竿,汉祖兴悲于枌社。
班生望入于玉门,乌孙愿为乎黄鹄。
柳子忆善和之坊,苏君述眉州之俗。
自古贤智圣哲之士,莫不皆然。
余独何人,能不伤心而壹郁乎。
客有笑之者曰:夫人之怀乡井者,为有亲知与田宅耳。
子之去乡已久,亲戚凋谢。
朋旧零落,后生少年。
但闻子之名,不识子之面。
他日归去,得无似辽阳之鹤乎。
且子之在归川,素乏一棱之田。
又无数椽之屋,投老归里。
无所依庇,将欲作纥干之雀乎。
子有松坪蜗庐,尺赞薄田。
在牛鸣之地,尚不能身往一看,乃思三百里之归川乎。
是故达人委命,仁者安遇。
等飞鸿之雪泥,笑驽马之恋豆。
昔战国之游士,朝居秦而暮楚。
国尚犹然,乡于何有。
子谓江鲤湖鳜,何如海错之珍美。
牛渚佳酿,何如沔川之鹃酒(沔川邑人善酿杜鹃酒)
物无分于厚薄,地岂在于新旧。
因相与大笑,引满举白。
陶然而醉,山晖欲夕。
⑴ 昔瓛斋先生尝曰吾入燕时。逢钱塘举人。袖中出西湖图示之。察其山水形势。我国斗陵归川之间。可以当之。但少人功铺置耳。
⑵ 斗尾两峡参天。大江中流。俗传昔有人自中国得猿来者。至斗尾始啼。盖其山势如巫峡故也。东樊李晚用诗云山似蜀山江似吴。
⑶ 金凤。归川之主山名。在洌水东。先祖文贞公始卜居于此。
⑷ 蓝岛在南北江之中。云吉江北山名。有水钟寺。归川八景有蓝岛春晓,云吉晓钟。
⑸ 酒谷在金凤之右。居民皆以贩樵为业。
⑹ 归川中有一溪。天云楼在溪之西。溪东则宗人多居焉。
⑺ 瓷院或称分院。国中磁器以此为最。
⑻ 梨园在家后。湓曲在村口。梨园听莺,湓浦细柳。即八景之二。
⑼ 家后有泉出石间。流为曲水。常洗砚于此。石上有古人所刻洗砚岩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