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句因包含“三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韩
第 6 句因包含“飞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廉
第 7 句因包含“秦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皇
第 9 句因包含“风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风驭
第 10 句因包含“火枣,交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火枣交梨
第 11 句因包含“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瑶台
第 11 句因包含“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瑶台
第 11、40 句因包含“玉楼,玄圃,玉京,十二楼五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楼
第 12 句因包含“丹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丹丘
第 18、52 句因包含“海上,山,蓬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海上山
第 26 句因包含“郁郁,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郁郁松
第 27 句因包含“阳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阳侯
第 27 句因包含“海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海若
第 33 句因包含“凤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凤笙
第 33 句因包含“凤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凤笙
第 34 句因包含“银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甲
第 35 句因包含“歌,遏云,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遏云歌
第 39 句因包含“霓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霓裳
第 48 句因包含“濯,沧浪,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濯沧浪缨
第 49 句因包含“濯,缨,尘,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濯尘缨
第 55 句因包含“青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琐
第 57 句因包含“遨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遨头
三神山行。赠襄阳太守李君(𡐔)之行戊戌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出处:白轩先生集卷之十二散地录
三神山三韩三韩之人多未观。
云藏雾遮深复深鸟道萦回千万盘。
况复溟渤势粘天,飞廉吼怒波澜
所以秦皇汉武不敢窥,玉轪金辂驱驰
霞衣风驭孰能攀,火枣交梨谁试之。
瑶台玉楼固难详,玄圃丹丘何渺茫
我言神仙不在彼,只在东海之东东阁里。
东阁何处更称佳,争道岭东襄阳是。
襄阳形胜无双海上有山山下江。
岳顶磨空雪色古,洛山晓日碧窗
长笛横吹相台沧溟万里红云开。
鬓毛飒飒双袂举,六月寒风天上来。
东海仙坛俨且幽,松桂郁郁千秋
阳侯海若出没穹龟老龙沈浮
归来太平楼上登,朱栏迥压云千层
绮食珍羞罗似星,金浆玉醴多如绳。
凤笙龙管次第发,铁拨银甲朱弦仍。
纤歌妙曲遏云声,一时争唱襄阳行。
襄阳真可乐,恍如帝傍玉女来相迎。
霓裳羽衣玉京玉京十二楼五城
玉京无由飞上一观览,须赏此间绮绣飘扬檐楹
乃知真人官府别馆飞阁雕甍
城郭逶迤翠微烟霞半捲川河明。
川河明兮即银河,醉咏沧浪濯缨
濯吾缨兮尘念消,为吏隐兮心迹清。
君今向此行,此行真是登蓬瀛
常惜君未骋云衢世途险巇嗟可惊。
向使君青琐直,那能去踏鸣沙程。
遨头可但遨游,且将惠露沾洒海隅苍生
然后更上太平楼太平之楼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