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趋庭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趋庭
第 4 句因包含“凌云,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凌云志
第 9 句因包含“折,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折桂
第 12 句因包含“香案,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香案吏
第 15 句因包含“如旧,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如旧识
第 24 句因包含“衣彩斑,老莱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老莱戏
第 4 句因包含“凌云,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凌云志
第 9 句因包含“折,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折桂
第 12 句因包含“香案,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香案吏
第 15 句因包含“如旧,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如旧识
第 24 句因包含“衣彩斑,老莱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老莱戏
送权翰林归觐岭南 明 · 李湜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四雨亭集卷之上
有美人生杰,可就不可致。
已受趋庭训,久抱凌云志。
胸中大华蟠,笔下涛澜起。
气格似秋天,襟怀若秋水。
青春先折桂,世人谁得似。
飞步策佳名,今为香案吏。
而我欲追随,宿愿良未遂。
相逢如旧识,一言相汝尔。
亹亹忘町畦,肝胆倾相示。
今朝忽辞归,欲留将何以。
乡关在双亲,白发垂两耳。
君归衣彩斑,同为老莱戏。
四邻各相贺,草木光亦被。
时秋积雨霁,野迥笼烟翠。
登高豁醉眸,佳致尽堪记。
定应好兴开,新诗书万纸。
归来须寄我,括目当欲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