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句因包含“途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途穷
第 37 句因包含“云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云梦
第 41 句因包含“山阴,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山阴兴
第 42 句因包含“曾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曾参
第 50 句因包含“遵渚”,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遵渚
第 60 句因包含“九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疑
第 62、64 句因包含“大鹏,南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鹏
第 67 句因包含“衔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衔芦
第 37 句因包含“云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云梦
第 41 句因包含“山阴,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山阴兴
第 42 句因包含“曾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曾参
第 50 句因包含“遵渚”,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遵渚
第 60 句因包含“九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疑
第 62、64 句因包含“大鹏,南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鹏
第 67 句因包含“衔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衔芦
回雁峰赋(以色峙晴空回翔此际为韵) 唐 · 王棨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
衡岳云开。见一峰兮。秀出崔嵬。彼偫雁以遥翥。抵重峦而尽回。岂非渐木有程。宜从兹而北向。随阳既远。不过此以南来。观夫苍翠遐标。嵚岑孤峙。轻岚侵碧落之色。斜影染晴江之水。彼则俟时而动。渺塞外以爰来。此惟无得而踰。望岩前而载止。拂此穹崇。归心忽同。遇瀑布而如惊飞𥐊。映垂藤而若避虚弓。绝顶千仞。悬崖半空。遥观增逝之姿。似随风退。潜究知还之意。不为途穷。盖以应候无差。来宾有则。敛飘飘之云翰。阻岩岩之黛色。亦犹鸲鹆。踰清济以无因。何异鹧鸪。度澄江而不得。于时洞庭木落。云梦霜晴。肃肃方临于鸟道。嗈嗈俄背于猿声。稍类乎王子乘舟。巳尽山阴之兴。曾参命驾。因闻胜母之名。若夫壁立天南。屏开空际。信紫阁以难匹。何香炉之可媲。徒见其似恨山堑。如悲迢递。遽旋遵渚之心。倏别参云之势。殊不知识其分而不越。守其心而有常。若戢藻以咀菱。可居彭蠡。若浮深而越广。自有潇湘。志在养毛羽。违雪霜。何集九疑而栖息。历五岭以翱翔。大鹏闻而笑之曰。余北海而来。南溟是徙。高飞而万里倏忽。下视而千峰逦迤。嗟乎衔芦违漠之偫。年年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