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国章。礼乐其康。
掌在宗伯。司乎太常。
所以纳九土之器物。崇百王之经教。
命伶伦使调准。徵夔龙使典效。
于以游止。非礼不履。
于以观焉。惟乐之先。
去澜漫之淫视。咏清贞之雅篇。
是瞻是赏。必诚必信。
游方有日。同季札之来观。
入庙以时。类孔宣之每问。
观其有典有则。为纪为纲。
土木异象。金石殊光。
宫商节其声韵。丝竹分其短长。
错龟龙以为饰。会云霞而作章。
垂钟炫以清布。农瑟穆以高张。
堂庭别悬置之次。左右分文武之行。
节柷敔以鼓动。流戛击以抑扬。
远而瞻。则金石丝竹杂之而殊状。
俯而察。则东西南北悬之而异方。
乃既埏埴。为之埙篪。
貌有古象。制无新规。
其气混。其音吹。
此土之器也。及夫汶阳之筱入用。
曲沃之匏见娱。爰裁爰截。
为笙为竽。其气散。
其音吁。此匏之器也。
收犬羊之皮。取虎豹之鞟。
为鼗为路。是模是度。
其气勃。其音博。
此革之器也。峄阳之桐孤生。
荆山之玉秀出。是鍊是斲。
为琴为瑟。其气清。
其音密。此木之器也。
皆能协六律。畅八声。
合天地。交神明。
调风雨以顺序。布阴阳以元亨。
既粲然以盈目。盖难得而缕名。
且夫颂功乃作乐。因乐乃造器。
乐盛而德崇。器存而乐备。
乐为和物之所。器乃积声之地。
所以观器者思述其由。听声者愿歌其事。
伊小人之不敏。终援翰而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