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隐,君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隐君子
岐亭五首,并叙 其一 1080年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季常自尔不复杀,而岐亭之人多化之,有不食肉者。其后数往见之,往必作诗,诗必以前韵。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馀日也。七年四月余量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慈湖,而季常独至九江。乃复用前韵,通为五首以赠之。
昨日云阴重,东风
远林草木暗,近舍烟火湿。
下有隐君子啸歌自得
知我寒来,呼酒意颇急。
抚掌邻里,绕村捉鹅鸭
房栊锵器声,蔬果照巾羃。
久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
洗盏鹅黄磨刀熊白
须臾我径醉,坐睡落巾帻
醒时夜向阑唧唧铜瓶泣。
黄州岂云远,但恐朋友缺。
我当安所主,君亦无此客。
朝来静庵中,惟见峰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