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夜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夜气
第 12 句因包含“采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采珠
第 12 句因包含“珠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玉
第 15 句因包含“九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龄
第 45 句因包含“北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堂
第 52 句因包含“转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转烛
第 12 句因包含“采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采珠
第 12 句因包含“珠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玉
第 15 句因包含“九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龄
第 45 句因包含“北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堂
第 52 句因包含“转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转烛
飞来寺敬观先公丁卯年诗卷次原韵书后 其一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三
名山阅诗人,题记如笋束。
妙以文字缘,增益山水福。
兹山我重游,夜气万峰簇。
老僧出古纸,照字有山绿。
中有先迹存,庄诵猝难熟。
缅维我先公,文衡采珠玉。
岭南最先到,珊枝海难蓄。
是年吾九龄,初来自乡谷。
尚记诫儿语,不许出书屋。
岁暮使轺反,不解索绮縠。
跪受端石砚,喜极如新浴。
从兹识字始,恒恐为砚辱。
后来文衡多,典试兼学督。
镜照明不疲,秋洁霜无酷。
燕齐闽越间,琳琅归采掬。
教泽如江河,饮者皆满腹。
父子同典试,盛极运何促。
从来盛衰理,可畏如旋毂。
因思闽中游,欢嗣廿年躅。
如何粤外使,江山怆吾目。
言言情寓景,字字骨撑肉。
我读不终篇,怆泪强收缩。
使旋趋北堂,书盼鳞卅六。
遗稿见深山,攲篷自写录。
江风吹鹤头(鹤头,船名。),海气侵鸡足。
四十有三年,光阴如转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