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河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河伯
第 4 句因包含“金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银台
第 4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4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10 句因包含“衔枚”,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衔枚
第 20 句因包含“吞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吞舟
第 22 句因包含“死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死灰
第 22 句因包含“死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死灰
第 26 句因包含“水犀,强弩,射潮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强弩射潮
第 27 句因包含“咄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咄咄
第 30 句因包含“山,蓬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莱
第 35 句因包含“冯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冯夷
第 39 句因包含“鲛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鲛绡
第 41 句因包含“龙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女
第 42 句因包含“九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曲
第 45 句因包含“颠倒,衣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颠倒衣裳
第 45 句因包含“大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第 48 句因包含“琼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琼瑰
第 4 句因包含“金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银台
第 4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4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10 句因包含“衔枚”,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衔枚
第 20 句因包含“吞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吞舟
第 22 句因包含“死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死灰
第 22 句因包含“死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死灰
第 26 句因包含“水犀,强弩,射潮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强弩射潮
第 27 句因包含“咄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咄咄
第 30 句因包含“山,蓬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莱
第 35 句因包含“冯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冯夷
第 39 句因包含“鲛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鲛绡
第 41 句因包含“龙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女
第 42 句因包含“九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曲
第 45 句因包含“颠倒,衣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颠倒衣裳
第 45 句因包含“大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第 48 句因包含“琼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琼瑰
由闸纪事 清 · 舒位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四
黑云夜立黄河隈,河伯突兀骑龙来。
冲寒直下三百里,太半排出金银台。
我方蒙头酣水宿,清梦正到江南梅。
忽闻有声发水上,耳侧以听心则猜。
纷如百灵肃拥节,疾若万马趋衔枚。
三更何为飞白练,九载乃欲诛黄能。
银海茫茫使我叹,玉山朗朗非人推。
水气积冰冰打水,冰水跌宕寒皑皑。
东船西舫各失手,篙缆橹楫帆樯桅。
灵鼍伐鼓轰如雷,吞舟之鱼扬其颏。
船娘摇手客子呆,僮仆对面立死灰。
当年驴背尚犹可,今兹鱼腹良堪哀。
安得钱唐水犀手,强弩飞射潮头回。
急则逼人计咄咄,巨斧横劈关门开。
直送行人渡江去,青山两朵如蓬莱。
行路艰难有如此,赋命穷薄何为哉。
敢云君子有无妄,毋乃天公哀不材。
又疑冯夷索奇句,故遣长箸圆珠催。
我诗本不一钱直,如此作恶诚难为。
愿乞鲛绡一丈五,却趁浪静风恬裁。
乃投东流赠龙女,报我九曲珊瑚钗。
书破许浑湿千首,捷若下水船之裴。
衣裳颠倒忽大笑,出险相属蒲桃醅。
海门苍苍上红日,梦中一泣歌琼瑰。